楔子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青瓷产品,比欧洲早1000多年。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为轻工部陶瓷工艺科学研究所题词:“陶瓷之源,与国齐名。”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足见瓷器在外国人眼中的重要地位,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骄傲。我国古代的茶具历史悠久,早期茶的饮用相对粗放,因此茶具也以陶制为主,并存在着一器多用的现象,渐渐地随着饮茶的进一步精致化,到了唐代开始出现瓷器专用茶具。
我国的瓷器,分为白瓷、青瓷、黑瓷三大瓷器系列。人们也许都知道江西景德镇的白瓷和浙江龙泉的青瓷,而福建建阳“建窑”出产的黑釉瓷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沉埋无声。殊不知,这种被誉为瓷坛皇冠上“黑珍珠”的建盏,在宋代,宋徽宗皇帝不仅视为掌上明珠,还亲自为其撰文、赋诗;自宋以降,范仲淹、苏东坡、黄庭坚、杨万里、蔡襄、陆游、梅尧臣、欧阳修、晁补之等大文豪、大诗人均为其留下赞叹的诗文;此种瓷器流传到日本,竟为一盏宋产的建窑黑釉盏而平息一场战乱!迄今,此盞仍被日本人视为国宝。
纵观国内官、哥、钧、定、汝等五大名窑出产的瓷器,还真没有能与建窑宋代出产的黑釉瓷器享有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博得宋代皇帝以及日本等国外行家如此至爱的垂青!
一、建窑建盏的前世
因茶而生的黑釉茶盏
有人说,读懂了唐三彩,就读懂了大唐太平盛世的豪气干云;读懂了明家具,就读懂了明朝清廉简刻的涉世之法;同样,读懂了宋“建盏”,就读懂了宋人饮茶返朴归真的闲雅意境。
何谓“建盏”?“建盏”即指宋代在福建建州(今建瓯市)辖区的水吉后井、池中村(今属南平市建阳区管辖)一带瓷窑出产的黑釉瓷器。因瓷器产于建州,故称“建盏”。要想了解建盏,就不得不提“斗茶”。古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在古书中也常有描绘。但知道“斗茶”这种习俗的却似乎不多。茶在中国,历来和高深莫测的禅学哲理这种“精神食粮”有着若有似无的联系——既然高深,就意味难成风靡气候,而要形成人人“斗茶”的社会风气,更是只能在宋朝这种独特的历史背景下才能产生。
斗茶之风始于唐代,盛于宋朝。当时的人们刚刚经历了大唐盛世的物质极大繁荣,社会开始抛弃了原来只求“励志图强”的物质价值追求,上升到一种渴求精神满足的探索之中。有人说宋朝的诗歌看似无风无骨,却别有一番有容乃大的韵味,原因也与此——“斗茶”不无关系。
斗茶之风始创于以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省建州茶乡。地处闽北的建州是宋代首开斗茶风范的地域,这是因为此地盛产极品茶叶“建茶”。当时斗茶所用的茶叶,大都为建茶中的白茶。朝廷于是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完善的贡茶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定茶叶品位高下的形式规矩,斗茶之风由此而生。每年春季新茶制成以后,“斗茶风”初始时,是茶农比茶优劣的一项赛事活动。
由于这个地方自宋室南渡后,相继涌现出游酢、杨时、李侗、李纲、罗从彦、朱熹、陆游、辛弃疾、柳永、蔡襄、刘克庄等儒家鼻祖、诗界巨匠、一代词宗等众多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每到斗茶季节,文人雅士汇聚至此“斗茶斗诗”,于是这项活动也就随这些诗文在全国各地迅速流传开来。唐称“茗战”,宋代文人则进一步把这种高级娱乐推而广之,于是斗茶盛行朝野,从高居庙堂之上的皇宗贵戚到行吟泽畔的骚客墨士;从策马御轻的公子哥儿到引车卖浆的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形成了“一日不可无此君”的比屋之饮。
北宋著名茶学家蔡襄在《茶录》中细致刻写了斗茶的过程和要诀,提出斗茶赢家的标准要“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斗茶者先要将茶叶碾成细粉,置于茶碗之中,然后用沸水注入,使茶与水融合到一种最协调的程度。在比斗过程中,首先要看茶末是否浮出水面,如果茶末浮在水面,茶不能与水交融,说明茶末碾得不够细致;再看茶的颜色,对白茶来说,茶色越好,说明它的品种越纯,品级就越高。在“斗茶”中,因茶末讲究黑白,又必须有黑釉瓷的茶盏,最为匹配。皆因斗茶最讲究是斗色,茶为白茶,茶汤呈白,黑与白的对比才能最为分明,因此,黑瓷茶盏最为贵重。《茶录》里写的很明确:“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建安(今指建阳)所造纯黑兔毫,是当时最好的极品。就连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为此,黑釉建盏便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
在晚唐五代时期,建窑仅是一个生产青釉器和酱釉器的普通窑场,后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为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叶文程告诉笔者说:从青釉→酱釉→普通黑釉→建盏釉,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其显著特点是,坯与釉的氧化铁含量越来越高,釉层越来越厚,使烧制工艺难度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宋人饮茶较之唐人更加细腻和精致,并且更讲究艺术化,点茶和斗茶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于是宋代的茶具又有了新的要求。对于茶饮的神往则直接刺激了茶具的生产,全国各地的窑场林立,生产的茶具数量惊人,但因建窑出产的独一无二的黑釉茶盏,因其釉色与器型结合,釉色美丽、黑白分明而独占鳌头。它的黑艳釉色正好迎合了当时建茶的点茶、斗茶的方式,既能满足文人们的审美趣味,也能满足普通百姓实用功能需求。建盏独特的釉色在易衬显现茶汤乳花的同时,还能在饮茶过程中供人赏玩,给人以许多饱含意蕴的遐思,因此建盏成为“雅俗共赏”的茶盏。宋朝廷因以另眼相看,选为“供御”、“进琖”之物,一时荣盛至极。建茶与建盏成为宋代文人点茶的绝佳组合,建盏与建茶的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共同成就了宋代茶文化的一段佳话。由此,建窑的炉火愈烧愈旺。
宋代建窑遗址主要散布于水吉镇池中村、后井村周围的芦花坪、大路后门、源头坑、牛皮崙、营长墘、庵尾山等处山坡上,范围达12万平方米。相传;宋徽宗至宋理宗的一百多年间,水吉窑址群曾一度多达数十座龙窑。1989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在大路后门、芦花坪一带建窑窑址上挖掘出数条龙窑,其中大路后门的一条龙窑,长达135.6米,创下国内已知龙窑最长记录,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龙窑,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偶然的巧合,在此地的池中学校教过一阵书。每天傍晚都得护送池中、后井、南山的学生回家,都得途经建窑最大的遗址——芦花坪。那时,真还没想到这里就是八百多年前最为兴盛的宋代著名的建窑窑场。家访学生家中,随时可见当地百姓家家户户都有此黑不溜秋的黑盏、黑碗用来盛茶或作鸡鸭喂食盆。半个世纪过后,笔者站在芦花坪堆满残破瓷片的缓坡上,足下的瓷片依然发出晶莹透亮的光芒。从这片堆积如山的匣钵、建盏残片上,依然可以领悟出窑火熊熊的昔日辉煌。
无与伦比的建盏之美
建窑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建窑出产的黑釉瓷器,因它的釉面杜绝了人为绘制的彩釉,而是纯属自然形成的变幻莫测的奇异斑纹,一整窑上过釉水的数以千百件茶盏进窑烧制后,出窑时,每件瓷品的斑纹都异彩纷纭,千姿百态,绝不雷同,每件都是孤品。因此有“一窑一世界,一盏一孤品”之说。
日本静冈文化艺术大学校长、著名日本茶文化学者熊仓功夫评介“天目茶盏”时说:“一件建盏竟能由此平息战乱,绝不是耸人听闻。在日本战国年代(公元1467-1590年),各路诸侯频发战争,争夺地盘。1568年,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因战争失败,失去了征夷大将军的职位而被赶出京都。为寻求复辟的帮助,他周转于各地诸侯之间。由于一方诸侯织田信长知晓足利将军家藏有一件曜变天目盏,便帮助足利义昭夺回了征夷大将军的职位,平息了战乱。足利义昭为信守承诺,便忍痛将曜变天目盏作为礼物馈赠给织田信长。后又因织田家族为此宝碗争权夺利,最终宝碗落入稻叶将军之手。1924年(昭和九年)进行拍卖,被岩崎家购入,现置于岩琦家所建的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此件号称“天下第一宝碗”的曜变“稻叶天目宝盏”即是出土建窑的黑釉茶盏。“天目”二字皆因缘自日本镰仓时代一位在浙江天目山修行的日本和尚,将此件“建盏”带回日本,在当地惊艳一时,名声日盛。日本茶界便称此盏为“天目盏”,“稻叶天目”是因稻叶将军主人所持有。
缘何此盏博得日本人的如此垂青?皆因日本崇尚的茶道精神是早在九世纪就从中国流传过去的。尤其是1586年日本丰臣秀吉执政时期,茶道兴盛上至宫廷,下至市井。茶道讲究茶艺,与斗茶相似。点茶时最看重的茶盏首选黑釉盏,尽管八百多年过去,中国饮茶风俗改变后,国人已喜用青、白瓷、彩瓷,而日本依然看重黑釉瓷器。日本文化厅将重要文物划分为三个等级,国宝为上,重要文化财(重要文化遗产)次之,重要美术品再次之。日本文化厅仅认证14件陶瓷类文物为日本国宝,其中有4件即是建窑出产的极品建盏。分别藏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京都大德寺龙光院、大阪藤田美术馆。据日本室町幕府时代(对应中国明朝前中期)成书的《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斑建盏是第三重宝,值三千匹绢。”可见一件极品建窑曜变盏在16世纪就已经是富可敌国的宝物。
1981年夏,在建阳县举办的“恢复仿制兔毫建盏鉴定会”会上,笔者曾采访过我国著名陶瓷专家、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教授陈显球教授。之后,他有幸亲眼到日本见过珍藏在京都大德寺龙光院里的第二號曜变天目茶碗。他在其著作《扶桑鉴宝记》中有过极其精彩的描述:“这次我们得到慷慨允诺,特意去鉴赏国宝,第二号曜变天目茶碗,它最初为津田宗及所有。自龙光院创建以来,这只茶碗已是当时的重要珍宝,从来都是不出院门的。
知客僧在廊檐下铺上约两米长一米宽的棉垫,然后把白布包着的一个大木箱打开,把四重的一个比一个小的箱子逐一取出,打开后,从小布袋取出这只国宝。主人们客气地先请我到廊上鉴赏。开始时并未引起我的特别注意,然而数分钟后,阳光突然耀眼地从太空射来,正好使廊上洒满了灿烂的金光。知客僧匍伏在垫上,双手不离地持碗绕其轴线缓慢地做360度不断旋转,碗内的釉面上放射出道道霞光。虽然釉面的曜斑分布量比静嘉堂国宝较少,但闪烁着的七彩,丝毫也没有逊色,特别是在碗壁和碗底交界处的某些部位,明显放射着鲜蓝色和青绿色而且边界鲜明的毫纹。
最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整个宝物的黑色釉层内放射出紫蓝色的霞光,随着不断转动满室宝光浮动,正应‘紫气东来之兆,冥冥间如有神在,这就是宝气?这就是此宝的艺术之神?其艺术的精髓随着紫光洒向人间并永恒地与世长存?釉层透睛蓝,万道紫色霞光正是此宝的特征,是其他曜变所没有的。其神韵是无法从彩色照片上所表现出丝毫的。”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恺在2014年访日参加大阪藤田美术馆60周年成立馆庆时写下一段文字:“作为镇馆之宝的国宝曜变天目盏,极少公开展出。有记载仅在1990年和2000年时展出几天。而这次馆庆时才拿出来。那天,当人们亲眼看到这只曜变天目的油滴并不规律,在黑色的釉底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各种斑点,很多是圆形,然后这些圆形又挤成一团团,如果固定在一个点观看,还看不到闪烁的斑点。但是围绕在玻璃柜四周转圈,最美丽的曜变光斑出现了,本来只是黑釉的地方开始出现了幽幽的蓝色光点,像浩瀚星空。尤其是联成片的地方,则是想象中的星云团。不得不钦佩宋人的审美,也难怪日本人将之视为‘一个碗中可以观看到的宇宙,特别珍惜之。”
言及宋人的审美,其实,不只是日本人才会欣赏建盏。早在北宋宋徽宗时期,这位治国无能的当朝皇帝,把个宋室江山落入敌手,兄弟二人被俘他乡,但这位皇帝好诗好书好茶,琴棋书画俱佳,算得上是一位大艺术家。他独创一体的“瘦金书”,迄今无人超越;他画的《芙蓉锦鸡图》画艺精到,无人企及;他著作的《大观茶论》,堪为茶史经典。在他的推动下,品茗斗茶,有力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建盏能在宋代诸多名瓷中独领风骚,卓尔不群,与这位将“建盏”写进《大观茶论》的皇帝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在赞誉“建盏”的《宣和宫词》一诗里写道:
螺细珠玑宝盒装,
玻璃瓮里建芽香。
兔毫连盏烹云液,
能解红颜入醉乡。
其意指用兔毫建盏烹建溪上好的茶饼,香云缭绕,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进入梦乡。
纵观陶瓷史,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种古代瓷器,能博得包括皇帝在内的如此众多的名臣、鸿儒、诗词泰斗级人士齐赞一种瓷器,而且是黑釉色衬底的,这是绝无仅有的茶文化现象。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与同僚章岷斗茶时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诗曰:
黄金碾畔绿尘飞,
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
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意思说:用贵如黄金的小龙凤团茶饼飞快碾出的茶末犹如绿色的尘沫,放在建窑烧成的紫玉瓯中用沸水冲泡,茶水如雪花涌起,好看极了。斗茶出的那美味连佳肴美酒也逊色,斗茶出的那香味就连兰花荷花也不如。
建盏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建窑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生产底足铭有“供御”、“进琖”的建盏进贡朝廷。除了范仲淹外,在南宋,众多文坛巨匠纷纷畅怀讴歌建盏,简直是到了极致。
宋朝著名的书法四大名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每人都有诗词直接咏叹建窑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旷世奇迹。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一位道人为之接风,拿出上好的茗茶和兔毫建盏匹配,引得苏东坡惊喜万分,当场赋诗道:
道入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毫斑,
打作春瓮鹅儿酒。
著名茶专家蔡襄在《北苑十咏·试茶》中赞誉“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大诗人黄庭坚描绘的“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松风转蟹眼,乳花明兔毛。”都可看出这些文学巨匠对兔毫建盏格外垂青。著名书法家米芾在《满庭芳》词里写的“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米芾在这里将玉乳与紫瓯相提并论,都具浑圆之效果,可一个白、一个黑,在茶汤的香风雾气中,相映成趣。从这里可以看出,建窑盏在这些文人雅士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雅致时尚。
还有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陆游被朝廷贬到武夷任武夷冲佑观主持时,时常用建盏斗茶,以文会友。他对建盏赞誉有加。他在《闲中》一诗中赞道:“活眼砚凹宜黑色,长毫瓯小聚香茗。”诗人在斗茶中,认为用建盏斗茶最适宜。尽管兔毫盏瓯小,但斗出的茶香令人叫绝。诗人杨万里极爱茶,对建窑兔毫盏的珍爱,可以说在古代文人墨客中,是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了。在他的诗词中一再提到兔毫盏,而且认识特别深入,使用的兔毫盞也很有讲究。“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这一句中,“松风”与“蟹眼”一样,指的是水沸腾的程度。这句可以这么理解,“鹰爪”新茶末被刚刚开始沸腾的水调成了羹状,茶汤进一步沸腾到“蟹眼”时,开始点注,茶汤中泛起的雪白泡沫“乳花”,与兔毫盏中如霜的毫纹交相辉映。
诗因茶而诗兴更浓,茶因诗而茶名愈远。同样,作为建茶绝配的茶具——建盏也因此名声大增。建盏诗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价值,有力地增强了茶文化氛围,使之成为茶文化的巨大助推器。建盏诗词无疑是中国茶文化园中的一朵惊艳四射的奇葩。
“一带一路”的高贵使者
建盏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实用功能不仅令国人叹为观止,成为宋代社会的特殊文化载体,而且,它还伴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军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风靡海外,成为“一带一路”最为高贵的使者。
早在宋元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大量外销海外。特别是南宋时期,朝廷鼓励出口,同时,为防止钱币外流,规定换取外货不得使用金银铜钱,而以瓷器绢帛为代价兑换,因而瓷器外销出口量很大。早在镰仓幕府时代(公元1192-1333年),日本的僧侣们来到浙江天目山学佛,回国时就带走了一批建窑建盏。因此,日本人故称“天目瓷”。伴随着中国茶道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建盏愈来愈受到日本各界的青睐。1976年,在韩国新安海域发现一艘从宁波出发的元代沉船。船内出水的物品中,发现有大量的建窑建盏。据《高丽图经》载:宋代末年,中国商人频繁到朝鲜经商,除去带上武夷山的建茶外,也带去了大量上等的茶具建盏。
建盏的外销既有陆路,也有水路。宋元时期,福建的泉州、福州等港口均从海运将建盏出口到伊朗、埃及等西亚、北非和中欧等国家。泉州港当时为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号称“东方的威尼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站。2007年4月,“南海一号”沉船从广东阳江一带打捞出水的文物中发现了大量的黑釉建盏。为此,笔者作了专题报道。翻阅采访笔记,记录了当年7月10日,笔者通过电话连线,拨通新华社海南分社记者周慧敏的手机。这位女记者告知笔者:“今年5月8日,在海口市举行的‘南海一号沉船和西沙‘华光礁一号沉船出水的珍贵文物展览时,拍下了不少古瓷器,其中有色彩绚丽的黑釉碗。”曾多次参与“南海一号”水下发掘的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栗建安告知笔者说“从古沉船上前期探挖出水的古瓷器上看,大约有八成以上来自德化窑系,磁灶窑系,建窑系的福建产品。已出水的福建古瓷器数量多,种类多,质量好,是前所未有见的。”
同年7月15日晚9时25分,在央视《科学与文化》栏目节目里,播出的探密“南海一号”节目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队队长张威在对电视观众说:“在2003至2004年里,国家水下考古队先后在‘南海一号沉船里的前期探摸文物中,发现有大量的古瓷器。保存之好,数量之多,品质之高,前所未有。古瓷里主要有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和福建德化,建窑出产的瓷器。”电视画面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被称为刚出水的厚重而晶亮的黑釉瓷盏。
是何原因使建窑黑釉瓷会惊现在“南海一号”沉船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在采访了新华社海南分社记者周慧敏之后,又电话采访了原中国陶瓷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历史系叶文程教授。这位研究建窑黑瓷的权威专家,笔者在1981年5月建阳举办的“仿古兔毫斑建盏鉴定会”上曾与其结识。他多次带领厦大考古系学生到建窑遗址调研。他在陶瓷鉴定和考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可以说叶文程教授是研究建窑建盏的权威。他说:“在‘南海一号沉船上发现有建窑黑釉盏,并不奇怪。前不久就在‘华光礁一号宋代沉船上探挖出的古瓷器里也有建窑黑釉瓷器。前些年,在韩国西南木浦市海域发现的一艘元代沉船,在千余件瓷器中,建盏就有117件,最引人注目”。他还说:“宋、元时期,不少商船满载着各种精美瓷器从泉州出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驶往东南亚,非洲,乃至古罗马帝国的市场上交易。作为黑釉瓷代表的建窑系以其状如兔毫、油滴、鹧鸪斑纹的建盏自然倍受客商的青睐。因此,迄今为止,在菲律宾、印度、马来半岛,埃及的珍宝市场上,发现有建盏就是明证。”
建盏的黑色魅力不仅使日本、高丽人叹服,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同样格外垂青这块小小的黑盏。在福建省博物馆就职的林忠干先生,与笔者算是深交。由于与他的爱妻同事过,时常会与之交谈挖掘、考古建窑建盏之事。这位精明干练的考古学家,属瘦高型的一个硬汉。从他那双微眯的眼里,看得出他聪明睿智。他长期被派至建窑遗址从事考古挖掘工作。他一辈子写了许多考古专论,当然包括建盏。一天,谈论起是否有外国人来建窑探宝,他立即说起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来:且止日本人来过,美国人也来过,他的名字叫詹姆斯·马歇尔·普拉曼。
那是在1935年6月的一天,在芦花坪建窑遗址上,出现了一位蓝眼睛高鼻梁白皮肤的外来者,当地农民看到,他倘佯在一片废弃的、年代久远的瓷片堆积层上,逐一拾起一片片发出紫色光芒的,斑纹呈现出兔毛状的残片仔细端详,双眼发出惊喜的蓝光。他高喊道:“喏!这就是我千寻万访所要寻找的‘天目盏!”这位外来者就是时任美国驻中国福州海关官员的拉普曼。
普拉曼曾在两年前到福州古董市场购得一件黑釉盏。他看到栩栩如生状似兔毫的茶盏,在艳阳下随着不同角度发出神秘的光晕,便爱不释手。经多方了解,他记住了产地在水吉一带的建窑建盏。但当时战乱,无法前行。两年后,他好不容易辗转到南平、经建瓯,来到水吉后井。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他走遍建窑遗址方圆十余万平方米的四座山头,用自带的锉刀小铲,小心翼翼地挖掘出不少残碗、匣钵、垫饼及带有各式各样斑纹的残片。此外,他还雇请来7名农民帮助挖掘,当每挖到一块较为完整的瓷器,他便欣喜若狂。次日,他付出高价,雇来4人用扁担挑着整整装满8箩筐的瓷件,得意洋洋地雇船水运出山。
回国后,普拉曼将建窑带回的建盏写成《建盏研究》,并发表在1935年10月26日《伦敦最新新闻插图》上,轰动一时,让他成为第一个发现建盏真正来源的西方人。普拉曼认为建盏是“China's Great yet humble ware(中国伟大却又含蓄的器物)”。这是对建盏的评价中,颇受世界认同的一句话。建盏的伟大与含蓄,体现在何处?深谙考古学的“建盏君”认为:建盏的伟大之处,在于建盏虽然是人工烧出来的器物,却有巧夺天工之美,同一种釉,同一座窑口烧出的建盏,都会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建盏的含蓄,在于隐而后显。建盏色调黑沉,质朴无争,这是“隐”;然而在点茶时,黑色的釉面衬托出茶汤之洁白,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显”;在光照之下,建盏釉面上金属结晶形成的斑纹,会显出变幻的辉彩,这也是“显”。
而今,普拉曼带回大量的建盏考古实物珍藏在密歇根大学博物馆,吸引来全球众多的收藏家和游客。
因茶而衰的建窑建盏
从晚唐至北宋再到南宋,因斗茶风尚,使得建窑黑釉茶盏独领风骚300年。花开花落,兴衰更替,历史使然。当蒙古人首领成吉思汗的铁蹄踏进中原大地,由他的孙子忽必烈于1276年攻占临安,大宋王朝消亡之后,元朝取而代之。惯于马上游牧的蒙古族没有汉人品茶论道的闲情逸致,不习惯碾茶、烹茶、斗茶的习俗,草原上豪放的性格更喜欢快捷、简约的茶饮,因而,除了民间文人雅士依然钟情于使用建盏斗茶外,从宫廷到市井,提倡用茶时采用散茶,追求清饮,废除繁缛的茶艺过程。甚至茶饮时,喜欢添加“酪味”,堪称奶茶是也。
“斗茶”风俗日渐衰减,因茶而生的黑色茶盏自然随着茶饮风俗的改变而渐行渐远,逐步离开市民的视线。建盏因朝代的更替,仿如从巅峰跌落至谷底,这颗曾被誉为瓷坛上的璀璨明珠逐渐暗淡下来。尽管如此,但在民间市井,酷爱“斗茶”、坚守这一风俗的茶饮者依然不乏其人。从著名剧作家马致远写的元曲《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二折里就有“我看你怎发付松风兔毛盏”;白朴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二折“酒注嫩鹅黄,茶点鹧鸪斑”(兔毛盏、鹧鸪斑皆指建盏里的一种斑纹)等等,均证明元代前期使用建盏“斗茶”的遗风犹存。
与唐宋及后来的清代皇帝相比,明代的皇帝似乎没有哪个对中国茶文化有特殊的贡献。唐明皇举办的茶宴盛极一时;宋徽宗撰写了中国茶文化史上的著作《大观茶论》堪称经典;清代的皇帝乾隆、康熙均写了大量的茶诗,因而,从茶文化的角度看,明代皇帝的确没多大建树。但从饮茶方式变革的角度讲,开国皇帝朱元璋却极大改变了饮茶方式。由于他的一道诏令,“废止饼茶!”唐宋以降,皆为末茶煎煮,“建盏”故乡出产的龙团茶饼最为宋室宫廷青睐。“斗茶”首选此茶饼。皇上的一道詔令,使得明代饮茶习惯被彻底改为叶茶冲泡。正是这道诏令,奠定了明太祖朱元璋对茶文化发展的贡献——“开千古茗饮之宗”。
也正是此条诏令,明代饮茶者选用茶具时,以壶替盏,目光便逐渐瞅上江浙一带的紫砂壶。茶具的更替,因茶而生也造就了因茶而衰,使得地处闽山建水一带原先炉火熊熊的建窑窑火彻底湮灭下来,留下满山遍野的大量瓷片、匣钵,层层叠叠堆集在足足方圆十二万平方米的缓坡上。残片上兔毫斑、鹧鸪斑、油滴斑等各式各样的斑纹在阳光的折射下,依然散发出奇异夺目的光芒。明代以降,芦花坪遗址上长满了芦花,一只只野兔窜来窜去,身上的兔毛与残片上的兔毫惟妙惟肖;从草丛里突兀飞起的鹧鸪,看见地面上状如自身羽毛的残片遍地皆是,只好无奈地发出“咕咕!行不得也哥哥”的哀鸣声。
二、建窑建盏的今生
传承瓷艺的艰难跋涉
在中国陶瓷史上,福建北部建阳池中、后井所出产的建窑瓷盏是一朵奇葩,也是中国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创造奇迹的典范。建窑瓷盏的美是独特的,是反向思维的代表。中国陶瓷自始烧以来就一直按照传统审美的思路发展,在器物的外观上追求颜色的清浅,故釉由黑变酱、再青、再白、再透明无色;在器物的形体上追求秀雅轻薄,在保证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强化装饰性。而建窑烧制茶盏则恰恰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子,颜色深沉,形体厚重,大巧若拙、大雅若俗,而且建窑器的胎土、釉料、制作工艺不变,产生出来的器具外观却千变万化,不相雷同,完全自然形成,是自身气质的表现,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所推崇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宋以降,建窑已经湮没了八百年,直到20世纪初,日本人山本由定找到建窑的窑址并作了详细的考察,由此揭开了建窑神秘的面纱。
为了恢复、探索烧制建盏的技艺,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阿弗雷德(AIFRED)率先烧制出了外观有斑点的黑釉碗。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奈良市陶瓷家安藤坚用了6年时间,经过万余次的烧制实验,仿制出了6只与宋代建窑曜变天目碗颇为相似的产品。但陶瓷权威专家认为,这些仿制品与宋代老盏相比,无论是形似还是质似,还有很大的差距。
所有这些,极大地刺激了已经改革开放的中国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梅建鹰教授看到日本人对建盏如此垂青,并将建窑所取的瓷土不间断地进行烧成试验,爱国主义的热情使他按捺不住,于是,向陶瓷系党委书记王舒冰力陈要将建窑建盏恢复的事纳入重要日程。王舒冰立即通过组织,电告福建省政府,陈诉恢复建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1979年9月,福建省科委拨出专款30万元,用于研制建盏的攻关事宜。很快,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组成了仿制建窑宋瓷“建盏”兔毫釉科研小组,全力破解古代建盏的烧制技术。第一批攻关小组由省轻工研究所刘唐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郭富亭、建阳瓷厂技术工何华、许家有、叶礼忠等组成,之后不断扩大。
在“建盏一条街“潭艺轩”建盏店,笔者见到这位当年攻关小组成员之一的何华。风霜的岁月,已使他两鬓花白。只见他立马站起来称笔者“李老师”。他说;“五十年前,我在池中小学读书时,记得您第一天上课时,就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李加林。让同学知道您的名字。”此话立即让笔者遥想到当年真实的场景。师生的情谊,使他消除了疑虑,便无所不谈。他说:“我在小组和省轻工研究所小邹负责搜集釉水,叶礼忠负责拉坯,许家有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郭富亭负责烧成。经过上百次的烧成试验,终于在1980年初试制成功。”
1981年5月7日-10日,福建省科委邀请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轻工部陶瓷所、上海博物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美术学院、厦门大学、福建省轻工厅等三十多个单位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对仿古建盏产品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后,专家们在鉴定书上写明:“仿宋兔毫盏无论在造型上、釉面效果上,都具备宋瓷兔毫盏所具有的传统风格和特点,不仅达到形似、质似,而且还达到神似。”无论是釉色、纹理,还是胎骨、造型等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此举,标志着沉默八百年的黑釉建盏重现人间,这颗瓷坛皇冠上的“黑珍珠”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再次惊艳于世!
采访中,何华引以自豪地对我说:“李老师,我可不瞒给您说,当年在送检的186多件仿古建盏参展中,采用我的釉水烧成的送检产品就达152件。”“李老师,当年为了寻求釉水配方,我几乎踏遍建盏附近方圆数十公里的山坡、田地……”
笔者迄今为止还记得:在此次鉴定会上,刚走上新闻岗位的笔者,在采访中有幸结识了前来参加鉴定会的专家、教授们。会中,有人捧着一块状似褐黄色羽毛斑纹的建盏让与会专家仔细端详。在旁考古专家指明这就是从建窑里挖掘出的宋代鹧鸪斑建盏。良久,来自浙大资深教授邓白先生捋着花白胡须,情不自禁地诵读出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建安瓮碗鹧鸪斑,谷帘水与月共色”和清代诗人蒋蘅的“或有点点鹧鸪斑,亦有毵毵兔毫茁”的诗句来。看到碗内外白圆如珠地散缀在紫赤相间条纹上的斑纹,如同鹧鸪胸部的羽毛,异常神似,煞是好看,在场人士都赞不绝口。
据悉,鹧鸪斑建盏比兔毫盏更加珍贵。在烧制建盏中,鹧鸪斑可谓凤毛麟角,烧成倍加难得。权威专家认为,凡有“供御”、“进琖”字样的建盏,都属兔毫斑。迄今考古专家还未发现鹧鸪斑纹的建盏有此字样,说明要想烧制鹧鸪斑的建盏进贡皇上,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足见鹧鸪斑的珍贵。
鹧鸪斑建盏被世人垂青的年代当推宋代“斗茶”年间。当兔毫斑茶盏在庙高之堂或市井坊间风靡一时后,鹧鸪斑建盏闪亮登场,即刻引得斗茶人的刮目相看!当一只只美轮美奂的状如鹧鸪羽毛的茶盏映入眼帘时,立即惊艳四座。难怪黄庭坚赞曰:“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杨万里喜道:“鹧斑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就连脱俗僧人惠洪也不得不夸:“点茶三昧须绕汝,鹧鸪斑中吸春露。”陆游更有“棐几砚涵鸲鹆眼,古奁香斮鹧鸪斑”的诗句将此盏与文房四宝相提并论。
谈及鹧鸪斑建盏,国内有位知名陶瓷专家深深感叹道:“此种品相绝好的一块鹧鸪斑建盏,举世无双,只可惜被日本人收藏,现珍藏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内,被视为国宝。”遥想當年,出自芦花坪的鹧鸪斑建盏是如何被“转嫁”抑或“迫嫁”到东瀛,是无奈抑或是被迫?仿佛又听到鹧鸪“咕咕!行不得也哥哥!”的哀鸣声!
仿古兔毫斑建盏虽然烧制成功,由于当时人们尚不了解这块“黑精灵”建盏“隐”性的无穷魅力,导致市场的冷清。高额的项目经费难以解决,项目组被迫解散,官方建盏研究一度戛然而止。
然而,真正热爱建盏的人并没有放弃。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为陕西科技大学)陶瓷专业的建窑宋瓷“建盏”兔毫釉恢复科研小组成员孙建兴在鉴定会结束之后,于当年底即被调往南平。他看到建盏的前景无限。1982年,他与同在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的妻子栗云运用在建阳建窑的实验成果,经过无数次的烧成试验,帮助南平陶瓷厂仿制出了第一批兔毫盏,该制品经有关单位(所)专家鉴定,确认仿制是成功的。与此同时,为了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更完整地得到传承,于1991年夏,孙建兴的那位已离休5年的岳父栗金旺,看到女儿女婿成天没日没夜地与泥巴打交道,便领头创办起闽北首家民营科研机构——福建南平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一家人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建盏的科研中。
暑去冬来,春华秋实。一晃20多个春秋,在他孜孜以求、执著创新的理念下,如今,已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技艺传承人的孙建兴带领他的团队,已先后成功研制出了黑釉金、银、黄、红、蓝、虹彩兔毫盏;金、银、红、蓝、虹彩油滴盏;白点、蓝点、黑点、银点、虹彩点鹧鸪斑建盏和异毫、毫变、窑变、黄天目、蓼冷汁、灰被、铁锈斑、木叶、玳瑁、柿红釉等三十几种建盏,真正揭开了建盏烧制的奥秘。因此,他理所当然成为恢复、仿制建盏的领军人。
一叶一枝不成林,万紫千红春满园。岁月如梭,伴随着改革开放吹来了和煦的春风,地处建窑所在地的一些明智之士从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和市场大气候中,从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声浪中,以前瞻性的目光,悟出眼皮底下的无价瑰宝——黑釉瓷器恢复、开发的价值,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吁请疾呼。明智的当地政府、部门领导同样看到建盏恢复、开发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恢复、传承的正式文件和优惠举措。自2012年起,先后开展了成立协会、辟建商街、支助企业、招商引资、抱团参展、注册商标、出版图书、竞艺比赛、送样检测、设立微博、搭台宣传等等全都围绕建盏为主题的工作和活动。2017年2月,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亲率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学者到建阳水吉建窑遗址、武夷山遇林窑遗址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及建窑建盏技艺传承人作坊调研、考察后,陈吉副厅长表示将认真研究、推动支持“建窑建盏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增设、非遗传承人等级提升等工作,省文化厅还计划与南平市政府共同举办建窑建盏专题大型展览及评奖活动,之后推出到沈阳、贵州、陕西进行系列展览;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文广新局与建阳区政府共同举办建窑建盏新秀选拔大赛;出版《中国建窑建盏大观》;在《中国文化报》和省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专栏等,为建窑建盏从艺人员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加大力度宣传推广建窑建盏文化品牌。
建阳建窑建盏协会自2013年组建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广州、西安、泉州、福州等诸多大中城市设立分会。会员由原来百余人发展至370余人;烧制仿古建盏个企由原先16家骤增至1000多家。经营建盏、古玩的商铺多达数百家。
百转千回,建盏又与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建茶重逢了。以选用黑釉茶盏盛茶、饮茶之风已然渐成时尚,此风正在逐渐从闽北刮到福、厦、漳、泉等沿海地区,进而乃至京城都市流行。走进茶店,最显眼的柜里必有几件精美的建盏与大红袍、金骏眉、正山小种等名茶陈列在一起,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茶友们聚在一起,端着用金兔毫、银油滴斑纹的茶盏,盛上绿莹莹、金黄色的茶汤品茗,惬意极了。在2015年5月上海国际礼品节上,笔者亲眼目睹了一位名唤北岸的日本茶道专家,以百万元巨资购得两件仿古金油滴茶盏,喜不自禁的心情挂在脸上。2016年11月6日上午,在保利(厦门)2016秋季拍卖会上聚贤建窑文化研究院院长陆金喜所创作的“新建窑曜变天目建盏”以112.7万元成交,刷新近年来福建籍作者同类仿制建窑作品的国内拍卖最高成交价记录。
随着建盏重回茶饮,需求量的日益倍增,使得沉寂了千年的芦花坪又重新开始喧闹起来。蛙声、蝉声、鹧鸪声一齐发出欢快的叫声,鹧鸪重新张开它美丽的羽翅,熄灭数百余年的碗窑重新燃起熊熊的炉火。以国际工艺大师、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李达、孙建兴、黄美金、黄文勇父子、蔡炳昆、蔡炳龙、蔡炳盛三兄弟、阙梅娇、肖艳母女、许家有、何华、叶礼忠、詹贵溪、孙福昆、熊忠贵、谢松青、黄祥元等为代表的一批新老制瓷人才经过千炉百炼,终于烧制成功兔毫斑、鹧鸪斑、油滴斑、柿红斑、异毫斑、金油滴、七彩曜变等多种彩斑建盏。看到栩栩如生,状如野兔毫毛、鹧鸪羽毛神韵的建盏重新问世,仿如一只只野兔、鹧鸪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都为之欢呼,为之感慨!
传承技师的面面大观
除了前篇所讲述到的恢复仿制黑釉建盏的领军人李达、孙建兴外,建窑所在地的“建盏”技艺传承人可谓代不乏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后井、池中一带的子民,从一拨又一拨老外来此寻宝时所露现出惊奇目光的表现;从他们做贼似的利用夜晚时分潜入当地农家高价索购建盏的行为,逐渐悟出家门附近的地底下蕴藏着无价之宝。
1979年的夏天,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组成了仿制建窑宋瓷“建盏”兔毫釉科研小组,力求破解流传千年的烧制宋代建盏的技艺。在池中瓷厂的部分技术工人,有幸地参加了那场千百回的烧成试验。瓷土、釉土在哪儿选,修坯装匣怎么做,最为关键的是釉水配方、炉温高低,所有初步掌握这些秘密的制作技艺的工人,在后来随着建盏研制组的解散加之后来瓷厂的解体,各奔东西,自谋职业。过了若干年,看到李达、孙建兴这两位当年一同科研攻关的同仁干起恢复建盏的营生,并做得风生水起,聲名远播,在工艺品展销会上摘金夺银,并赚得第一桶金之后,这些老瓷厂的工人逐渐醒悟过来,沿用当年选用的瓷土、配方,开始建窑挖泥,建场拉坯。于是,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逐渐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烧制建盏技艺的传承人。
“建盏”母女传承人——阙梅娇、肖艳
选泥、炼泥的繁重,拉坯、修坯的琐碎,上釉、装窑的艰辛,让不少阳刚汉子对陶瓷行业都望而却步,然而,建阳有一位叫阙梅娇的女子,却把女人独有的细腻、灵慧、坚韧注入一件件陶瓷作品中,师古而又不拘泥于古,在泥巴与火的艺术世界里独树一帜、绽放如花。
小阙是笔者最早采访建窑建盏技艺的传承人。她的瓷窑坐落在建阳市区东郊的炮台山下,这儿原是一家织布厂,因倒闭后旧厂房被小阙租赁了一半。小阙是位小巧玲珑、机灵睿智的女人。尽管成天跟泥巴打交道,白晰的脸庞上一对双眼皮的美目依旧美丽动人。早在二十年前,她就独立自主地创办起烧制建盏的私人作坊,冠名为“福建省建阳建窑陶瓷研究所”。
那时,除了南平孙建兴创建星辰陶瓷天目研究所外,在建阳城内还没有人从事这种行当。这位年轻的姑娘却敢率先吃这个“螃蟹”!笔者不得不为之叹服。
其实,小阙敢干这行当,盖因其父曾是建阳瓷厂老窑工。初中毕业时,阙梅娇便跟随父亲成了建阳池中瓷厂的一名学徒。心灵手巧的她,不管是拉坯塑形还是描花画样,总是一学就会,有模有样,深得师傅们的喜爱。可惜,三年后瓷厂倒闭。为了生计,阙梅娇辗转在建阳毛巾厂、服装厂打工,下岗后又只身到厦门开起了服装店。
也许命运之神不愿意埋没她的艺术天分。一天,阙梅娇惊讶地发现自己店铺的隔壁竟然是一家经营黑陶和紫砂的店铺。第一次走进店铺,她就被黑陶那“黑美人”般端庄优美的造型、细腻润泽的质感、珍珠般柔雅沉静之美深深吸引。与黑陶的意外邂逅重新燃起了阙梅娇对陶瓷的梦想与激情。抱着“做生不如做熟”的想法,她毅然关门歇业,转让了服装店铺,开始了学艺之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建窑”家乡水吉人,阙梅娇对复兴建窑建盏有种天然的使命感。让家乡的建盏重新复活、重焕光彩,一直是阙梅娇心中的梦想。
1997年,阙梅娇创建建窑陶瓷研究所时,一块建盏仅卖五元钱,扣除成本,利润几乎为零。为了支撑企业运转,阙梅娇一边开发生产销路较好的黑陶产品,一边提高建盏质量,研发建盏新品。她请来水吉瓷厂下岗的老艺人,帮助她一次次调整釉水配方;她揣摩出陶土含铁量高低对产品产生的不同影响,探究出窑温高度对产品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建盏的制作工艺。
近年来,随着建盏文化的传播,建盏产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良机。在市场漩流中,阙梅娇抱元守一,坚持遵循古制,纯手工、纯灰釉、不添加矿物质,通过提高自身技艺来完善建盏的品质。她的建盏作品风格多变,或温润典雅,或质朴简约,或华丽大方。她制作的茶盏造型圆润、华贵,让人爱不释手。她的作品《油滴盏》,其漆黑静谧的碗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幻化出孔雀翎般的幽蓝,釉面斑点状的花纹像是水面上漂浮的油滴,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2014年,该作品荣获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2015年,她荣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被南平市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代表性传承人”。
闽北的冬天,室内没有暖气,每逢下霜的日子,寒风刺骨。一天,笔者在其作坊里,看到她与女儿在手工拉坯。拉坯这是制作建盏成型的关键一道工序。只见她女儿将双手一次次地伸进冰冷的泥水中,掏出一坨泥土,迅速地放置在旋转的转盘中,双手捧着泥土在旋转中,用手指灵巧地搓、拉、捏、剔,转眼间,只见原先一坨的泥巴,渐渐成为一只只建盏素坯赫然出现在眼前:精巧、典雅、优美。然而,她的双手些许是冰冻所至,手背面出现明显泛红。见状,笔者不禁心疼地问道:
“水冰冷么?”
“当然很冰!”她女儿边操作边答道。
“能否戴上皮手套,可防冷御寒?”
“不行!拉坯关键在于运用手指掌握器型。否则厚薄不均,难以成型。”她摇了摇头说。
在拉坯过程中,看到因旋转的惯力,泥巴会不时地溅到她的面庞、发间。她全然不顾,只是精心制作她的黑釉盏。
阙梅娇在一旁说:“二十年都是如此,冬季要与冰水接触;夏天要能抗高温。装窑出窑,即便冷却后的窑温都在摄氏四、五百度以上。”
想到烧制建盏如此艰辛,心中油然产生对这母女俩无比钦佩之情。
这双灵巧双手的主人,叫肖艳,阙梅娇的独生女儿。
生长在单亲家庭,肖艳自小看着母亲拉坯烧窑,深知这其中的艰苦:干起活来不分昼夜,常常是一身泥水,双颊蒙灰。但看到母亲执著的追求,供她上学,呵护有加。同情之心渐渐取代了到外边谋职的初衷,渐渐地跟着母亲干上这一行。
眉目清秀、面容娇好的肖姑娘比起母亲来,多读了几年书。电脑、微博、微信、电商,对于这位新生代的年轻人来说,远比母亲更加前卫些。
她向母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建盏制作中,既要坚定不移走高端的复古路线,要将最原汁原味的建盏艺术呈现给大众,还得面对市场的新需求,满足现代人的品味。要加入更多的现代元素,才能与时尚家居相融合,应该开发适合现代家居的新器型。肖艳认为,只有将传统和创新巧妙融合,事业才能持续发展。
阙梅娇没有阻拦女儿的标新立异。她们一起筹划着新的发展蓝图。如今,她们母女俩俨然成为闽北陶瓷界唯一的“母女搭档”。她们制作80%的建盏产品是女儿通过网络销售出去的。她们去年在建发悦城“建盏一条街”开设了陶瓷门店,今年,一块占地60亩,集精品展示、制作体验、历史文化、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陶瓷文化创意园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闽北已迎来高铁时代。要把黑陶文化与建盏文化结合起来,传承下去,让土与火的艺术,化作建阳的金名片,这是我们母女二人的梦想。”阙梅娇如是说。
“建盏”父子传承人——黄美金、
黄文勇
国际陶瓷注册工艺大师黄美金这个名字注定与黄金结缘。他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唯一烧制“金油滴”斑紋建盏最成功的开宗大师。他烧制的极品“金油滴”建盏,按现今市场拍卖价以克论价,堪比黄金还昂贵!
有证为实:
2014年8月29日,上海国际礼品、工艺品展览会在世贸商城开幕。万商云集,展品荟萃。来自韩国、印度、东南亚等国的精品、礼品在此展出。开幕的当天上午,在四楼展厅的西南一隅,笔者看到几位来自日本的茶道专家径直来到建窑建盏的展柜前,当他们看到建阳市御窑陶瓷研究所展出的金光闪闪的建盏,惊奇不已!连连围着展柜转,又是拍照,又是夸赞,又是问价。黄美金大师见状,从展柜里取出两块金盏给客人鉴赏,客人小心翼翼地仔细端详着宝盏,激动不已,用手指轻轻扣击,金盏随之发出金属般的轻脆声音。他们将金盏里里外外看个遍,金盏斑纹金光璀璨,将客人眼镜的镜片都折射出道道金光。捧着金碗,但见金斑宛如片片金色的羽毛漂亮极了,尤如金凤凰展翅欲飞,引得客人爱不释手。当即日本客商以100万元高价索购了这两块总重量大约一公斤,口径分别为12.9厘米“金油滴”束口建盏和12厘米“金油滴”敞口建盏,欢喜离去。
2015年3月19日上午,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31届中国国际工艺品及收藏品展览会正式开展。开展的当天上午11时许,中国建阳建窑建盏展区里,由建阳市御窑陶瓷研究所所长、国际陶瓷工艺大师黄美金参展的两个金油滴建盏,一块为口径12厘米的束口金油滴建盏,另一块为口径12.9厘米的敞口金油滴建盏,格外显眼。没多久功夫,这两块极品曜变金油滴建盏即被著名收藏家、毛泽东特型演员李先生以98万元高价收入囊中。
2016年11月18日在武夷山海峡两岸茶博会上,黄美金制作的金油滴撇口大盏在此次博览会开展的第一天上午,一位来自福清的著名慈善家陈先生与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住持径直来到一楼展厅,以299万元重金购走此件黄美金烧制的口径为23厘米、高7厘米的金油滴建盏。
缘何一块品相极好的建盏价位很高?黄美金大师说,休要以为一块金油滴建盏卖的价位很高,其实,懂得建盏内行的人士都知悉,要想烧制成功一块品相极好的建盏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釉面斑纹都是在窑中烧成时天然形成的,它们屬于铁钙系结晶釉,须在1300度以上的炉温里还原氧化中烧成。由于这类结晶釉非常敏感易变,难以控制,加上氧化铁含量很高的坯体难以承受高温变化,往往变形或发泡。所以,一件成功的作品,总是伴随着数以千计的残次品。站在建盏古窑遗址上看到那堆积如山的残片,就是明证。
眼下,制作建盏的厂家,大多数都是烧制出“兔毫斑”建盏,要想烧成极品“金油滴”、迄今为止,唯黄美金父子也!纵观瓷界,即便有成功烧成油滴斑纹者,也仅局限于烧成品相一般的“银油滴”建盏。在黄美金家的屋顶上,三座电炉前摆满了经过揉细的瓷土、匣钵、未上釉水的建盏。
这位大师告之:烧制“金油滴”建盏的技艺异常复杂,须经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凉干、熟烧、选坯、洗坯、上釉、烘干、补釉、装窑、焙烧、冷却、出窑等二十多道工序。他还说,从选料、拉坯、沾釉到配方、温度、火候等,哪怕是一丁点的地方出了纰漏,那么,这炉烧出的一定是废品。烧制金油滴的条件更为苛刻,烧成温度范围很窄,窑温稍低,碗上部有斑纹,下部则没有;窑温偏高,釉就流下粘底,导致全炉烧制品报废。
这位光着赤膊,眼球里充满红丝的大师说:“如能好好睡一觉,便是最大的享受!每天,我们父子俩轮番拼命干,十分辛苦。白天手工拉坯、修坯、上釉、装窑,忙得不可开交。凌晨两三点起床就得点火烧窑,然后一干就是十多小时。每天烧一窑,三座窑轮流着烧。十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所以,我没时间与人交往,在邻居眼里是陌生人。”“冬秋季节还好。如果在盛夏三伏天,室外38度高温就让人难以忍受,而我们却必须站在炉门口忍着摄氏45-46度超高温底下作业。汗流浃背,浑身湿透那是自然的。”
黄美金自知年已花甲,金油滴建盏的传承很有必要,于是,他不遗余力地说服儿子,手把手传授烧成技艺。聪明帅气的黄文勇是个80后的阳光小伙。他深知父亲与泥土打交道的艰辛与责任,毅然放弃了在外谋上一份公职的打算。春去秋来,小黄逐渐掌握了制浆、练泥、拉坯、上釉、控温等一系列烧成技艺,他烧制出来的金油滴、银油滴光彩夺目,在全国工艺品大赛中先后获得20多项金、银奖。而今,他是建阳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技艺传承人。
没有艰辛,哪有收获?烧制建盏是陶瓷界上公认的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陶瓷产物。黄美金说,没有起泡变形或脱釉或粘底等重大缺陷的建盏烧成率不到百分之一,品相好的油滴斑烧成率不到千分之一。因而废品率极高,成本极大,以致入不敷出,迄今还得靠烧制青瓷收入来维持生产和生计。
当下,随着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扶持,建盏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仅建窑产地——建阳从事烧制、经营建盏业的多达上百家。堪称“瓷坛黑牡丹”的建盏逐渐名声鹊起,这对于恢复传统文化,拓展当地经济,广开就业门路无疑是件大好事。然而,在建盏产业风生水起之时,由于传承这一技艺的技工水平参差不齐,烧成技术还处于低水平、粗放型阶段,使之产品类型单一,流入市场的建盏优劣混杂,鱼龙混珠,加之有些急功近利甚至欺骗牟利的奸商扰市,使得建盏销售价格起伏不定,高低价位悬殊,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影响了建盏市场的正当交易。
独自掌握烧制“金油滴”建盏技艺的非物质遗产传承人黄美金父子面对市场此种现象深恶痛绝。这位大师认为:“我们父子虽基本掌握了烧制金油滴建盏的技艺,但决不干损人利己、毁坏名声的事情!做人要讲信誉,恪守名声至关重要!”
笔者亲眼所见黄美金大师狠砸“金碗”的场景。一天晌午时分,在其屋顶楼的电炉旁,
黄大师将窑门缓缓打开,但见里面码放着几层烧制品。在炽白的灯光下,黑色的碗盏透出摄人心魄的亮光。大师伸出长钳将一块块碗盏取出。戴着白手套的黄大师借着灯光细细端详着刚出窑的建盏后,无奈地发出感叹声:“咳!这炉又报废了!”半晌,忽见大师挥动铁锤,把眼前刚出炉的瓷器全部砸碎!
看到笔者为之惊讶而惋惜后,黄美金说:“虽然这些建盏在旁人看来可作商品出售,但它们远没达到我的理想目标。这些建盏斑纹虽呈金色,但斑纹不均,色彩暗淡。也许随便拿一块放到市场上,也能卖上成百上千元,但我不能因为它们而毁坏我的名声!”
每有客户登门索购“金油滴”建盏时,因常缺货,求购心切的客户常会对他说:“就是把次品卖给我也行啊。”面对此类客商,黄美金总会正色道:“我要卖金油滴,只能卖一级品!
次品绝对不能乱售,那会砸了我的牌子和名声的!”
聪明绝顶、精明干练的黄美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烧制龙泉青瓷。经过刻苦求师,埋头研制,很快,他的青瓷制作技艺日趋成熟,尤其是以脱胎人物造型见长。他的青瓷产品造型既端庄浑朴,又凝重大方。一位从浙江来的“泰斗级”青瓷专家看了黄美金雕塑的观音、罗汉、弥勒佛像,赞不绝口。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积累,黄美金俨然已是青瓷界的艺术大师,其作品被全国各地的青瓷爱好者视为珍品而争相收藏。
黄美金从烧制青瓷转至烧制“金油滴”建盏,盖因他的爱国激情。在一次拍卖会上,他听说,现今被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的南宋油滴斑茶盏,其碗口沿为金色、油滴呈金色,弥足珍贵。日本政府于1950年专门制定法律规定其为国宝。自南宋以来的千百年间,此类“金油滴”罕世珍宝未再真正重现瓷界。
他又闻悉在建阳家乡举办的全国仿古建盏鉴定会上,与会专家在鉴定书上写下:“由建阳瓷厂和省轻工研究所研制的仿古兔毫建盏达到形似、质似、神似的效果。”这说明恢复仿制成功的仅仅是兔毫斑建盏。在会上,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大学等专家在祝贺兔毫建盏仿制成功的同时,殷切期待着代表建盏高端精品的曜变、鹧鸪斑(亦称油滴斑)能够尽早重见天日!于是,黄美金记住了“金油滴”、“曜变斑”。
为了研制、恢复这一烧成技艺,自十六年前始,黄美金着手研制、烧成“金油滴”建盏,可谓殚精竭虑,倍尝艰辛。但为了执著追求黑釉瓷艺,黄美金几乎倾举家之产,情有独钟地投身到“金油滴”研制开发上。要想烧出油滴斑,特别是“金油滴”斑纹的建盏,谈何容易!在烧制建盏中,油滴斑可谓凤毛麟角,烧成倍加难得。权威专家认为,凡有“供御”、“进盏”字样的建盏,都属兔毫斑。迄今考古专家还未发现油滴斑纹的建盏有此字样,说明要想烧制油滴斑的建盏进贡、巴结皇上,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足见油滴斑比兔毫斑的珍贵。
为了掌握烧制“金油滴”建盏工艺,他从古窑址旁采集来数以千计的建窑残片,悉心研究失传的技艺;到建盏的发源地挖掘泥料,一遍遍过筛;对釉的配方千万次地调整;窑温精确到以秒计算……
尽管黄美金父子俩在烧窑过程中失败远大于成功数,但这位大师又是幸运的。十多年累积下的失败残片,为他铺设前行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他烧成的极品“金油滴”建盏,尚无人企及。
随着黄美金的金油滴建盏名声日显,在海峡两岸陶瓷界一片片赞誉声里,2014年5月,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女士发来邀请函,邀请金油滴建盏能够永久入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黄美金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下来。
“此次捐赠的金油滴建盏价值不能以金钱多少来衡量,它们是两岸兄弟情谊的象征,更是两岸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黄美金对笔者说:“建窑建盏是建阳的金字招牌,能让台湾同胞欣赏到失传已久的金油滴建盏技艺,我感到十分自豪。”
2014年10月30日,来自建盏故乡建阳的金油滴建盏飞越海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安家。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女士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茶叶,冲泡后盛入金油滴茶盏,但见盏中茶水晶莹透亮,在状如金色孔雀羽毛的油滴斑映衬下,美轮美奂,光彩夺目。“用此极品金盏饮茶,色香味俱佳!”冯院长兴奋地说。
闻悉金油滴茶盏入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一消息立即引起星云大法师的极大兴趣。星云大法师现为高雄佛光山寺开宗大师、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这位名重环宇的佛界大师毕生推崇和睦、和顺、和谐、和平,在维护海峡两岸和谐发展中,贡献巨大。黄美金从朋友处获悉金油滴建盏被星云大师所青睐,便精心烧制一件金禅钵赠与这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法师。
为何赠品由“盏”改为“钵”?黄美金大师说:“在佛界,有两件东西很讲究。一是袈裟;二是禅钵。袈裟是衣,禅钵是钵。所谓‘衣钵相承,就是寄希望两岸同宗文化要‘衣钵相承。”
2015年9月29日,黄美金随大陆书画、陶瓷艺术家参访团再次赴台交流,分别拜会了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和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并赠送自己新近创作的金油滴建盏作品。连战对黄美金的“金油滴”建盏表示赞赏。连战说,建阳的建窑建盏在失传几百年后,重新恢复了生产技艺,非常不容易。星云法师在致谢后表示:“建阳的建窑建盏在失传后得以恢复、传承,并且有了创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佛光寺收藏‘金油滴建盏禅钵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和宣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随后,星云大法师兴致勃勃地题下了“妙吉祥”三个大字,夸赞此金钵。
油滴建盏自古即为国之重器。随着“瓷坛黑珍珠”建盏的名声鹊起,影响愈来愈大。早在2015年底,黄美金父子接到迄今在世界上收藏陶瓷珍品最多的世界级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邀请函,欲将“曜变金油滴”建盏永久收藏。为增进中英两国之间友谊,扩大建盏在世界的知名度,他们欣然应允,当即表示会以最精湛的技艺烧制出最好的建盏落户英伦。
就在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英国期间,2015年11月13日,黄美金、黄文勇父子来到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时,受到博物馆亚洲部高级研究员、中国藏品部主任刘明倩女士(Ming Wilson)的热情接待。当她接过金光闪闪的金油滴建盏时,爱不释手,连称:“这是来自东方的国宝!”
被该馆收藏的藏品为一件口径22厘米撇口金油滴建盏和一件口径13厘米撇口金油滴茶钵。据该馆瓷器专家现场评估,金油滴建盏在当下市价至少在180万英镑。刘明倩女士说:“来自此类建窑仿古精品金油滴瓷器,还是首次入馆珍藏。”
次日,闻悉金油滴建盏被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收藏,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英博物馆中国陶瓷馆馆长杰西卡女士迫切希望能将此珍贵瓷器馆内收藏。在香港著名收藏家严崇庆先生热心斡旋下,黄美金父子慷慨应允,将随身带来的两件口径12厘米撇口金油滴建盏赠给该馆。这位有着研究中国陶瓷30年经历的大英博物馆中国陶瓷馆馆长、东方部资深研究员杰西卡女士接过两块金盏,惊喜万分,连称:“中国制造的瓷器非常精美!它将与先前留在馆内的中国古瓷器,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
之后,在建阳西桥新村的黄美金家中,父子俩激动地对笔者说:“此次英国之行并践约,使仿古建盏首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落户两家世界顶级博物馆,非常不易,意义深远。感到能以一己之力为国家添彩,为民族争光,深感荣幸!”
“建盏”兄弟传承人——蔡炳昆、蔡炳盛、蔡炳龙
提起“建盏”蔡家三兄弟,闽北瓷界无人不知晓。
排行老大的蔡炳昆所创建的“蔡氏建盏”作坊位于建阳城南郊的宝塔山下。这座明代的七层建筑坐落在鲤鱼山顶,四百年的历史见证了建阳的花开花落。他的作坊是一栋两层的小楼,依偎在青山脚下。迎门的木架上摆满各式各样的淡黄色的建盏素坯。走进作坊,但见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和蔼、浓眉大眼的汉子,正忙着把刚沾过釉水的建盏素坯沥干,然后整齐地码在木架上。他专注、靈巧、熟练,仿佛这工作中有无限的乐趣,完全不像一个67岁的老人,他就是“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蔡炳昆。
1949年,蔡炳昆出生在南浦溪畔的水吉镇后井村。童年的蔡炳昆和小伙伴们上山砍柴,或在草丛里玩耍时,常常能捡到黑瓷片,仔细观察,瓷片上的点点光芒含蓄而美丽,有股穿越时空的力量。稍长大时,父辈常给他讲有关建盏的美丽传说。他听说芦花坪曾有百条龙窑;他听说野兔不小心窜进窑里,出窑的碗就会有兔毛;鹧鸪不小心飞进窑里,出窑的碗就有鹧鸪斑纹;他甚至听说要想烧成曜变建盏,出窑前必须用童男童女的血去祭祀;他还听说日本鬼子曾到此地偷走大筐大筐的黑碗。年幼的蔡炳昆常幻想能工巧匠云集,龙窑喷火,建窑建盏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的情景。
蔡炳昆有兄妹7人,父亲是个制陶工。蔡炳昆13岁时就跟着父亲学陶艺。挑土、炼泥、拉坯、上釉……做陶的活计样样都不轻松。他最喜欢的是拉坯,坐在转盘前,泥坯仿佛有了灵性,一番拉、捏、切,泥坯就变成了你想要的家什,特别有成就感。不到三个月,钵头、花瓶、小坛,小炳昆早已手到擒来。最难做的是大器型的酒坛,一个足有一米多高。刚开始,不是比例有问题,就是歪头,瘪肚,他不气馁,一天下来,手皮磨破了,也不歇一歇。在父亲的指导下,不久,他制作的大酒坛肚大口小,模样周正,特别受顾客欢迎。16岁,制陶的十八般技艺他已样样精通,成了父亲的左膀右臂。
1972年,蔡炳昆从部队退伍后分配在建阳压缩机厂,成了一名制模技术工。年轻的蔡炳昆身上透着一股灵气,又特别爱琢磨,爱动手,不管什么模具他只要看一眼,量一量尺寸,就能做得像模像样,不久就成了车间数一数二的制模能手。
1981年夏,他回老家看到建盏在沉寂800年后再次受到世人的瞩目。县瓷厂技术人员与省里来的专家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烧制成功一批兔毫斑纹的仿古建盏。这一事件再次勾起蔡炳昆深埋心中的建盏梦。1989年,他看到二弟炳龙、三弟炳盛相继成功创办起建盏作坊,便与两个弟弟开始搜集建盏制作方面的资料,利用业余时间向周围制作建盏的师傅学习。1995年,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研发建盏。原先做陶的手艺帮了他大忙,拉坯已是轻车熟路,釉水的配制也有共通之处,最难把握的是窑温控制。建盏的黑釉属于结晶釉的范畴。建盏“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蔡炳昆,他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用电炉窑烧成。此举既环保又易操作,终于在烧制十几窑后,成功烧制出第一批兔毫盏。他看到黑色的釉层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脉络,宛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兴奋得睡不着觉。2004年,55岁的蔡炳昆从工厂内退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建盏的研发制作中。蔡炳昆是个爱琢磨钻研的人。不管是出门办事还是走亲访友,看到有特色的泥巴,他总要停下脚步,抓起一把捻一捻,看一看,满意的还要带一点回家烧制研究。不久,蔡炳昆就烧制出蓝兔毫、银油滴、异毫等建盏,并创心开发了梅瓶、花瓶、盖碗、茶具等多种器型。
由于他的黑釉瓷独具匠心,别有风格,纹理精细,因而,他的瓷器倍受青睐。消费者只要看到盏底刻有“昆”字款的,便乐意放心抢购。2015年1月,蔡炳昆设计制作的油滴建盏荣获第三届中国·金艺奖国际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奖金奖;2015年10月,束口银油滴盏获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易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评比银奖”。
二弟炳龙,人称“建盏龙”。自1989年冬从事建盏烧制创作以来,他已在手工建盏作坊苦干了27年。蔡炳龙与长兄一样的个性,善钻研,陆续制作出兔毫盏、油滴盏、鹧鸪盏、虎皮斑、木叶、珍珠斑等多种产品,釉面采用天然矿性釉,与宋代建盏仿真度极高,产品经久耐看,每只建盏的斑纹和形状都有细微变化,意趣天籁,美轮美奂。尤其是擅长烧制油滴盏。所谓油滴盏,就是釉面密布着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儿,形似油滴,故得名。蔡师傅烧制的蓝油滴盏随着阳光强弱与观察角度的变化,釉面的色彩也不断变化,美不胜收。据他描述,主要靠釉料的配方和烧制的火候,釉料选用矿釉,烧制的火候都要恰到好处。从他烧制的建盏产品来看,经过长期的摸索,蔡师傅已然成功掌握了烧制油滴斑建盏的方法。
2010年,他作为建阳最早被命名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5月,经南平市工艺美术名、艺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评审领导小组评选,同意授予南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名艺人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福建省颁发的专业技术陶瓷工艺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格证书。
三弟蔡炳盛,虽然年龄最小,但他是建阳最早干起这一行当的作坊主。他烧制的建盏器型端正大方,釉色润美,晶体感强烈,被盏友们称为“建盏标杆”。蔡炳盛不仅烧成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在理论上很有见地,他撰写的有关建盏烧成论文,颇得陶瓷行业专家好评。这位在兄弟里最早从事仿制建盏的三弟自1978年初中毕业后,就考上位于中国“瓷都”的景德镇陶瓷专科学院,三年的理论学习为他后来从事恢复建盏技艺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在坐落在水吉弥陀山的蔡氏建盏研究所里,笔者见到这位建阳最早创办仿制建盏作坊的蔡炳盛。与其兄同样魁梧,浓眉大眼,右鼻旁有个明显痔的蔡炳盛,给人印象是机警、睿智。不善言谈的他正忙乎着装窑。他说:“要想烧出好产品,气候、温度、湿度、都得讲究。”一派学者的样子。
蔡炳盛的深厚功底,在他关于烧制“建盏”的技术性论文中可见。此位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的高材生,的确不同凡响。他的《如何敲定建盏的胚及釉面》、《建盏油滴釉该如何形成》、《手工建盏柴烧茶具鹧鸪斑的制作》等论文,均被专家所首肯。蔡炳盛如今是建窑建盏学会的副会长。无疑,在建阳恢复建盏的瓷界中,“蔡氏三兄弟”理所当然成为当地烧盏的领军人物。
“建盏”柴烧传承人——许家有
何谓“柴烧”?柴烧即指在龙窑里,用木柴作燃料,烧成瓷器。本世纪以来,聪明的现代人烧制瓷器,大都采用“电烧”或“汽烧”新法。此种新烧法即在小炉内安装电炉丝,关窑后通上电或点燃液化气既可,这样的好处,一是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二是容易控制炉内温度,以达到提高成品率目的。现今大约九成以上制盏人都选用此法。
虽然,作为千年前古人烧制建盏的建窑古窑已经成为遗迹,但沿用古人在龙窑里柴燒建盏的老法至今犹存。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家有、熊忠贵等烧窑人迄今就是“柴烧”老法的传人。
初夏的一天,笔者来到许家有的作坊。许家友出生于水吉南山。一家三代从事烧窑营生。南山紧挨着后井。迄今大量的含铁量极高的建盏瓷土、釉矿均来自附近。同时,该地也富含制白瓷用的高岭土。从曾祖父始,先辈就在此利用缓坡建起数条龙窑。龙窑用土和陶砖砌成直焰式筒形宆状隧道,用柴草、松枝烧制陶瓷,一般窑长约30—70米,高1.6—2米,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主要烧制白瓷碗、罐等生活用品。县属池中瓷厂开办后,其父许献球成了瓷厂最早的烧窑工。没读几年书的许家有整天跟随父亲学装窑、砌窑、出窑。许家有十五、六岁已能独当一面。
正如黑瓷建盏经历了火焰高温的浴火新生,许家有迎来了创业路上的凤凰涅槃。2013年,芦花坪建盏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集研发古建窑建盏制作工艺及生产建盏工艺品为一体,选用水吉后井建窑原地陶土,按古代制艺流程烧制,主要产品为仿宋黑瓷“兔毫盏”“油滴盏”“鹧鸪斑”等系列工艺品。他们在建盏产业行业中大展身手,又先后研制出了蓝兔毫、蛇皮纹油滴、黄鹧鸪、孔雀蓝油滴、茶末釉、灰背釉、柿红釉等各类釉色建盏产品,研制出了大小盏杯、薰炉、梅瓶、酒盅、系列茶具等器形产品。他们的陶瓷作品在全国各大展赛中频频获奖,摘金夺银,真正成为龙窑的传承人。
有了第一条龙窑之后不久,位于水吉七里排附近,又有一条三十多米长的龙窑应运而生。此窑已有近半个世纪的窑龄。整个窑场呈现出浓郁的建盏文化氛围。窑场占地面积近八亩,是如今建阳吉玉坊陶业有限公司的注册所在地。吉玉坊的主人名叫熊忠贵,出生于薪火数代的陶作世家,也是和这个窑场一起成长的老艺人,作为古法龙窑柴烧建盏的代表性人物。
“吉玉坊老龙窑”是一家沿用宋代建窑古法工艺烧制建盏的老窑场,采用当地特有泥料和矿釉,全手工制作。秉承建窑建盏之传统文化,是吉玉坊始终的宗旨,为此,窑场配备了标准的陶瓷体验区,宽敞的展示厅和建盏文化交流室。一路走来,是因为得到当地政府关心和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吉玉坊将以“建盏传统文化产业园”的形式,向外界释放建窑建盏的风雅魅力,让更多的建盏爱好者牵手建窑建盏传统文化。今年5月初,老龙窑烧制的一件金兔毫被厦门博物馆收藏。
“建盏”大学生传承人——魏帝锋
陶潜《时运》诗云:“邈邈遐景,载欣载瞩。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唐代诗人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诗云:“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现代文豪郭沫若在《牧羊哀话》道:“西望那夕阳光里的金刚,色相庄严,云烟浮动,我的灵魂,早已陶然沉醉,脱壳优游。”这里的“陶然”皆指人的醉悦感、快乐状。
在北京有个“陶然亭”,堪称中国四大名亭之一。而位于朱熹当年讲学授徒、著书立说的考亭不远处的建阳西郊建盏文化街南端有家经营建盏专卖店,店名也曰“陶然阁”。
缘何取名“陶然阁”?5月底的一天,笔者进店进行了一番探究。接待访客的是位中年大姐。她说:“这家店是她儿子开的。因为烧制的建盏品质好,前不久在北京国际工艺品参展会上还拿了金奖,产品供不应求,这会儿正在作坊里加紧烧制。”
这位和蔼可亲的退休女教师介绍道:“我儿子名叫魏帝锋,2006年从厦门集美大学毕业。喜欢玩泥巴几近痴迷,竟辞去厦门的工作,回到家乡烧建盏。说玩泥巴是其人生最为陶然自乐的职业,因而店名唤作‘陶然阁。”
建盏文化街是建阳市政府为拓展文化产业,帮助烧制建盏业主有个集中经营、扩大海内外影响的平台,于2014年投资新建。也是国内最具建盏特色的文化街。
据悉,仅短短几个月,已有数十家经营建盏的业主入街开店。业主除了经营古董或是烧制黑釉建盏的收藏家外,大部分都是来自建窑遗址水吉镇池中、后井一带土生土长的农民,都是从挖古窑、拾残片、捡残碗进而学筑窑、学拉坯、烧建盏起家的村民,文化程度不高。一位80后的大學生,能够辞去国内知名证券公司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学陶艺、烧建盏,成天与泥巴打交道,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在位于崇阳溪对岸的童游街道前进路的一家老宅里,笔者见到了这位阳光男孩。魏帝锋个头不高但很壮实,圆圆的面庞上似乎还带着稚气。但他正娴熟地在飞转的转盘上拉坯,只见一团泥巴在他手中,随着转盘飞转,顷刻间便变成一块块建盏坯器。
小魏是在叔公的耳濡目染下,萌生出对建盏的兴趣。要想烧制出精美建盏,开始,对于烧制陶瓷技艺一窍不通的魏帝锋来说,谈何容易!在叔公的鼓励下,魏帝锋只身一人来到中国的瓷都——景德镇学习陶艺,并拜程章桂为师。
程章桂是中国传统古窑产品制作手拉坯的大师级人物。数十年来,他收纳的弟子逾百人,有不少人已成为陶瓷工艺大师。当这位年轻大学生拜见求师时,程章桂大师一脸严肃地说:“听说你是大学生,但手拉坯却不是容易干的粗活。一要恒心,二要精心,三要细心,三者缺一不可!”于是,魏帝锋铭记在心,潜心求教。经过数月观察考验,程章桂大师觉得这个小伙做事勤快,学艺勤奋,且有天赋,便吸纳他为关门弟子。名师出高徒,在程章桂大师言传身教下,小魏的烧制陶瓷技艺日渐精进。
传统烧制白瓷与烧制建盏技艺有很大区别。选矿、淘泥、拉坯、炉温、火候、釉水配方等均与烧制白瓷有很大不同。
为了摸透建盏造型和拉坯技艺,魏帝锋又三上景德镇求艺。但回家试烧、制作了半年,均告失败。不是烧出无斑纹,就是粘匣漏釉。据烧制建盏的老师傅介绍,要想烧制正宗的建盏,瓷土釉水都必须选用从建窑遗址池中、后井一带的瓷矿。只有选用富含铁的瓷土,才能烧出铁胎品质的黑釉瓷器。但这种瓷土采回来,还需经过二十多道工艺加工,才能烧制成品。其中最重要一环是瓷土必须粉碎磨细成浆。
那时购一台磨浆机,约需两万元,价格昂贵,魏帝锋只好赤脚将瓷土踩匀踩细。冬天,他的双脚每天都在泥浆里踩踏数小时,整个脚掌冻得又红又大。母亲心疼得不行,劝他别干了。
一心要烧出正宗建盏的魏帝锋想:“古代科技落后,工匠们都能做出来,自己只要有决心,没有做不成的事。”父亲看他烧制屡次失败,主动为他排忧解难,将儿子推荐给建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传承人詹贵溪、黄美金等人学艺。
身为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的詹贵溪,是城里最早烧制建盏的陶瓷专家之一,他先后获得2013年(厦门)第六届“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金奖,2014年(广州)第二届中国国际收藏品博览会最佳创意奖和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这位大师的理念是“自己做(建盏),还要教大家一起做(建盏)”。詹师傅对于技艺毫无保留,自然乐于将烧制建盏技术传授给这位诚心学艺的大学生。
在詹贵溪的指导下,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魏帝锋终于烧制出一些半成品,这让他见到了一丝成功的曙光。于是,魏帝锋每天蹲守在炉旁,认真观察、记录温度变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实验,魏帝锋烧制的建盏成品率逐步提高,现在已稳定在80%左右。
烧制的成品率上去后,魏帝锋又开始着手结晶釉的研制与开发。在6年多时间里,他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烧制的建盏风格独特,与老盏相似度高。烧制的蓝兔毫品质,在业内是公认最好的。端看此盏,盏内兔毫斑纹呈现出幽蓝色的光芒,比起金兔毫、银兔毫,斑纹线条流畅、晶莹剔透、独具魅力,深受茶盏收藏者和爱好者的青睐。
2013年,魏帝锋的蓝兔毫建盏在第五届中国广州国际艺术品文化博览会上,获得“中国金艺奖”、国际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金奖;2014年在上海国际礼品工艺品创意设计展上再获金奖。
这位小伙子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果。他看到黄美金大师经过十多年的摸索、试验,成功烧制出曜变金油滴建盏。2014年9月,该盏还被台湾故宫博物院荣幸珍藏。于是,魏帝锋又拜黄美金为师。在大师指导下,如今,小魏已能烧制出金兔毫斑建盏。其毫毛细长,纹理分明,光泽鲜艳。2015年3月,在第31届中国国际工艺品及收藏品展览会上,他展出的金兔毫建盏荣获金奖。
从门外汉到如今成为颇有名气的制陶师,这位“80后”的大学生“玩泥巴”玩得越发起劲,得心应手。
去年,他的执著追求赢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魏帝锋的未婚妻是研究生毕业的公务员,两人从相识到相爱,就是在建盏作坊里接触认识的。
一提起即将迎娶这位秀外慧中的女友,小魏总感内疚。觉得自己成天扑在烧窑上,对她关爱不够。其他年轻情侣婚前不是在花前月下偎依,就是在河畔树旁私语,而自己顾的是窑内的盏儿、碗儿。魏帝锋表示:“要烧制出世上最好的建盏,献给最亲爱的人。才能表达自己的爱心。”
而今,魏帝锋玩建盏、烧建盏,名声在外,又有两名大学生寻到“陶然阁”,要求加盟这个团队。于是,一个纯大学生组建的建盏私企应运而生!
三、未写进报告的期待
黑釉建盏喜逢盛世。作为瓷坛皇冠上的明珠,已然重新放射出令人眩目的异彩,令世界瞩目。
有不间断的报道说:“黄美金的金油滴落户英伦两家世界顶级博物馆”;“黄美金的金油滴盏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建阳叶兴旺、叶兴勇兄弟烧制的银油滴建盏作为南平市代表团的礼物,由南平市副市长刘山鹰赠送给意大利普拉托副市长SIMONE FAGGI”;“2016年2月29日,建阳廖设生师傅烧制的一只12厘米束口油滴盞作为珍贵礼物,馈赠给了斯里兰卡总统Maitiripala Sirisena。这是建盏首次赠送给外国元首”;“2016年3月3日下午,在全非洲华人妇女联合总会名誉会长周爱珠女士的引荐下,黄祥元‘贡御隆束口七彩异变建盏被世界佛教青年僧伽会秘书长无上长老作为珍贵礼物,馈赠给南非总统祖马。”
然而,对建盏全面了解的权威人士都知晓:上述报道中,所赠与的建盏,大都是兔毫、油滴斑建盏。宋代建窑出产的黑釉建盏不以人为的旨意,变幻莫测地产生出曜变、兔毫、油滴、鹧鸪斑、异毫、铁绣斑、木叶、玳瑁、柿红釉等奇异斑纹。其中曜变斑纹的建盏最为珍贵,被瓷器界奉为“天下第一碗”。迄今为止,全球仅有的三件曜变斑建盏仍被日本人视为国宝深藏在三个博物馆,难见天日。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兔毫、油滴、鹧鸪斑、异毫、铁绣斑、木叶、玳瑁、柿红釉等奇异斑纹的建盏已在国内工艺品大赛中频频亮相,摘金夺银,但标志着建盏最高境界的曜变斑建盏,却始终未见其身影。这块被日本人视为国宝级的曜变斑建盏似已成为孤品,难道引以自豪的曜变建盏就此绝世于人间?
笔者为此采用多种形式造访了数名资深的陶瓷专家。
深谙铁釉的建盏专家李达大师认为:曜变的斑纹其实是圆环周围的薄膜,它像光晕,以圆环为中心向外散射,构成斑纹的物质最分散、最自由,其主要特征其实是“影像”,而不是“形状”,这些“影像”是结晶物质在釉面剧烈动荡留下的踪迹。构成曜变斑纹的成分是一个谜,其结晶体非常小,即使放大400倍也不能一一分辨它们的形状。这些不知为何物的东西薄薄地浮现在漆黑的釉面上,若用放大镜看,可以从细小的瑕疵间看见下面的黒釉,曜变斑纹的厚度估计约万分之一毫米,是一层非常薄的膜。由于曜变天目斑纹的形成机理极其复杂,形成区间极其狭窄,所以要在一次上釉的情况下烧制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还认为:曜变是国际公认的瓷釉艺术的“神品”,现代陶艺家经过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至今还无人能烧制。在仿制曜变天目的探索中,无数陶艺家花费了毕生的努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孙建兴、日本的林恭助、长江惣吉、安藤坚和桶谷宁这5位大师。
但也有不少专家评价说:以上5位大师都是瓷艺界的顶尖人物,对于曜变天目的仿制是在挑战最高的瓷器技艺。从他们的作品图片可以看出,他们仿制的曜变天目在形上已经和曜变天目非常相似,但斑纹缺乏曜变天目最为重要的神韵,作品带着人为痕迹,经过2次挂釉刻意形成的曜变斑纹,虽有彩色光晕,但古板无神。
就连林恭助本人也坦诚:“我仿制的曜变天目和宋朝的老盏斑纹相比还差很远。”
“虽说这5位大师仿制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曜变天目,但他们用毕生的努力和追求为曜变天目的复原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其成果是非常让人尊敬的。”原中国陶瓷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历史系叶文程教授如此评介。
“世间仅存一块”的独特,让曜变建盏成了世界上最名副其实的“无价之宝”,也造就了一个至今困扰学者的玄妙迷局。一世人解一盘棋,作为最接近“曜变”真相的人,一生致力于建盏复原工作的孙建兴坚持认为:“没有奇幻玄妙的绝技,只有尚未解释的难题。”
科学发展至今,茶具工艺已然超越前期。但唯有曜变建盏花纹至今难以掌控,纹样无偶,举世无双,倍难复制。
难道当中真有什么科学无法解释的玄妙技艺——“也许,当时的工匠也未真正掌握曜变的绝技,只是八百年前烧窑之中偶然发生的变数,才诞生了这个偶然的惊喜。”笔者这样猜想。
成功烧制金油滴的黄美金大师用坚毅的口吻对笔者说:“李记者,请相信我,曜变斑建盏并非可望而不可及!我们父子已多年在不间断的研讨它,如果我去世了,还有儿子去做。
曜变建盏不能只属于日本私藏,它应在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碗里的宇宙世界——曜变建盏!”
迄今唯一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技艺传承人称号的孙建兴大师发现:“同样的原料,在不同的窑炉,置于不同的窑位,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烧出的建盏,花纹类型,纹样釉色全然不同;它如同大自然天然孕育的孩子一般,每盏都有不同的脸。”一点一滴的积累,曜变建盏也一点一滴的清晰——“还不够清晰,但我知道离成功已经不远。”
是的,离成功已经不远,期待着。
责任编辑/彭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