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学生通过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能够学得更好。”所以在培養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基础上,在科学实验课中进行了“观察、猜想、实验、结论”四步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观察中开启创造思维的“闸门”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充分细致的观察;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的观察形式也有所不同,大致分为课堂观察、课外观察、独立观察。前两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后者是学生根据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独立观察。前一步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为后一步打基础,后一步观察是前一步观察的必然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的深入中求异,开启创造思维的“闸门”。
在教学《有趣的不倒翁》一课时,我让学生观察各自带来的不倒翁,意在引领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不倒?”本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对不倒翁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在猜想中碰撞创造思维的火花
假设猜想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它是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具体的分目标中就有“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规定。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猜想的结果同时是学生制定计划的前提根据,是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实验方法的基础。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寻找依据,完成思维的突破与升华,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能使探究活动方向明确,思路明朗,从而碰撞创造思维的火花。
猜想是儿童认识事物必要的心理过程。在教学《有趣的浮沉现象》中,把物体放进水里,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入水底。这是想象,这是从感觉器官中得到的感知,为什么有的物体浮在水面,有的物体沉到水底呢?是什么原因?是不是这样,是不是那样?可能是这样,可能是那样。这就是学生对事物观察后所产生的种种猜想。这种猜想是积极的,是思维活动的积累阶段。这一环教学,要求学生敢想、多想、会想,这是智力和语言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心理动因。学生想得多了,思路便开阔了,表达的内容就丰富,想得合乎逻辑,思维也就发展了。
三、在实验中拓宽创造思维的空间
科学实验是指学生根据猜想中所假设的条件或可能是的原因设计的。利用教学仪器、学具,根据研究目的、模拟自然现象,把较为复杂的条件简单化,控制其它因素,突出研究对象,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学生亲手摸一摸、做一做,从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
在教学《改变浮和沉》一课时,除了课本上要求的实验材料外,我特意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一是研究物体:马铃薯、泡泡糖、小瓶子;二是辅助研究的物体:盐、螺母、筷子、清水、透明杯子。这些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可是学生爱玩,而且会玩,一放上桌子就引发了他们摆弄的欲望。学生的研究验证方法是多样的,它突破了研究物体与辅助物体的界限,在精挑细选中实现了材料间动态的组合、分解。如有的学生想出了让瓶子沉下去的两种方法:一是在瓶子里放入螺母和水;二是在瓶子里加盐。有的学生想出了让马铃薯浮上来的几种方法:一是在水中放盐;二是用小刀在马铃薯的“肚子”里挖一个洞,然后用泡泡糖把口封住。有的小组的泡泡糖是碗状的,浮在水面上,学生就想出了把它揉成团,或者在泡泡糖上放上重物,这样它就沉下去了。在学生所想到的五花八门的方法中,他们懂得了物体并不因为重而沉,轻而浮,并不因为大而沉,小而浮;沉的物体可以浮上来,浮的物体也可以沉下去。在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产生新构思,寻求新方法,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思维深度。
四、在结论中延伸创造思维的“触角”
学生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在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进行综合,推理等思维加工之后,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由于小学生文字水平有限,因此,这一环是以学生说出来为主(包括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把发现的知识表达出来,这是教师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延伸。
科学实验的四个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继续。旨在充分发挥教师这主导,学生为主体两个方面的作用,把学生的知识(认识领域)——能力(动作领域)——兴趣(情感领域)等各种心理因素融为一体,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处处有现象和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使科学知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利学意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