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语言 让课堂焕发活力

2017-06-08 15:51石丽燕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课堂文本

石丽燕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在课堂的评价语言中体现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特点,优化语文课堂让课堂焕发活力?笔者认为教师要针对性、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运用精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真正让课堂评价语言散发其独有的魅力。

但是,目前课堂中充斥着不良的评价语言,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一,评价语言过于单调,语文课堂中“很好”、“不错”、“你真棒”、“加油”等这样简单的评价语言随处可见,评价的激励作用逐渐被淡化,重复的评价令学生感觉乏味和无趣。其二,过于强调对于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回答以简单的“对”或“错”来评价,过于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忽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不同见解,使课堂教学变得沉闷、死板和单调,使学生越学越死板,根本谈不上个性的张扬与创造。其三,语文的学科特点不明显,甚至可以运用于其他各门学科,过于笼统,缺失对朗读、表达、阅读等语文能力的指导,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因此,在体现课堂人文性、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可以用精当的评价语言来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的教学也就是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的有效性与作为学习主体学生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课堂有效性的根本指标”,虽然言过其实,但也有一定道理。使学生获得发展的途径有很多,就评价语言的策略运用上,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实现。

一、注重評价语言的丰富性

课堂的评价语言要注重丰富性,丰富的语言最具有感染力,它对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思维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的课堂评价要依托文本语言和学生语言特点,丰富评价语言。

语言课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文章形式精美,内容精妙,是教学的最好“例子”。教师要用好这些“例子”,基于这些文本资源,借助文本语言的形式、内容等进行评价,使课堂评价显现语文文本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如果在语文课堂中捕捉学生发言特点,借鉴文本特点进行评价,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凡卡》中描写小凡卡的语言、神态、动作。教学时可巧妙运用句式进行评价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用“但是”造句时,一位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发言,造的句子不是特别通顺。我随之评价:“你发言很积极,但是认真地思考再举手,造的句子会更加通顺。”我借鉴课文句式设计评价语,又现场做了该句式的示范造句,一举两得,所以接下来学生造句的目标达成度很高。

二、重视评价语言的针对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存在着主题差异,一个班的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在教学中给予他们的评价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有针对性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具体的评价,并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指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当有针对性,它是教师评价语言的灵魂。教师在做评价时应当恰如其分的评价,有针对又得体的评价语言,是激励学生的最好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常这样评价学生:“你能积极主动地回答这个问题,非常勇敢,若是声音能再响亮点就更好了!”“你朗读课文真棒,声音响亮、读音准确,还十分流利有感情呢!”“你的写字姿势真好!胸离桌沿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知道了音读准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也正是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得学生明白写字的要求而努力去做。

三、关注评价语言的生成性

语文课堂中时不时会有即时生成的内容,面对这些生成的内容,需要教师用课堂机智来应对,而不能一味按照教案按部就班上课,否则就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面对语文课堂即时生成的内容,教师在做课堂评价的时候需要对此做快速的梳理,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运用灵动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揠苗助长》时,我让学生想象,农夫是怎样焦急的,演一演农夫的动作、表情、语言。同学们看了哈哈大笑,我用幽默的语言应对了学生的回答,一个有效的追问又让学生重新回到文本的解读中。这样的评价语有利于调节紧张、沉闷的课堂氛围,促使心灵之间和谐沟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小学语文课堂正是因为有了精彩的评价语言而焕发无穷的魅力,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精当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总之,教师要合理、有效地运用精当的核心也就是课堂上学习主体获得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文课堂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