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绝响,凤鸣何处?

2017-06-08 08:49赵陈丹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腰鼓唢呐师父

赵陈丹

继“成语大会”“灯谜大会”后,今年,“传统文化”这个热点再次被点燃。传统文化毫无疑问将会是今年的中考作文热点命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发展而來,时间增添了它的厚度,但未将它与当下割裂开来。《中国诗词大会》引发古诗词热、春节团圆等传统习俗根植于心、传统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保护和传承,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共识。

面对“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宏观而抽象的命题,我们如何才能避免陷入空洞说教的窠臼之中呢?去年,一部因为制片人“跪求排片”事件而进入公众视野的电影《百鸟朝凤》或许能给我们启迪。

在无双镇,吹唢呐这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绝不止于娱乐,更具意味的是它在办丧事时是对远行故去者的一种人生评价——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百鸟朝凤”这支高难度的曲子,也只有领军的唢呐高手才能胜任。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焦三爷和游天鸣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就在无双镇上演了。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通过电影了解丰富的民俗文化,比如吹唢呐这一民间艺术的精彩,比如丧葬文化;也可以通过游天鸣拜师思考文化的传承;还可以通过唢呐匠地位的改变,思考新时代的来临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其实,这些也是我们在写作“传统文化”相关命题时可以用到的立意方向。

经典立意1

写亲见的某一民俗文化活动

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一些精彩的民俗文化活动:龙飞凤舞的气势、张灯结彩的壮观、花车踩街的热闹、抬神欢庆的恢宏……我们可以通过场面描写来表现我国各种“传统(民俗)文化”的特色,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态度。

要介绍一个民俗文化活动,我们便可以先用几笔描写渲染气氛,这就好比电视剧中皇帝出场,总有几声霸气的出场乐。比如,电影《百鸟朝凤》开场,芦苇地、水塘边、秋千架、稻禾田……那一个个长镜头配以高亢嘹亮的唢呐声,无不渲染出浓郁的西北风情,瞬间捕获人心,为后文描写吹唢呐的各种场面蓄势。

当然,渲染的手法还可以运用到场景描写当中去,比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的这个片段——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 ——安塞腰鼓!

你看,作者把安塞腰鼓的鼓乐形象化,极力渲染它的奇特效应,从而使生命的伟大力量荡漾于文章的字里行间,气势磅礴,荡人心魄。

经典立意2

通过人物展现文化的传承

在表现文化的传承时,我们可以通过对热点人物、身边人物的描写讲述他们对文化的坚守和传承的故事。写作时,我们可以抓住显示生活中人物或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做集中的、精细的、突出的描绘和刻画。

比如,《百鸟朝凤》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焦三爷和游天鸣了。影片中的几处特写令人记忆犹新。

一处是天鸣吸水。天上骄阳似火,池边少年衣衫汗湿。少年天鸣奉了师父的指示,拿着师父割来的芦苇秆儿,要从河湾里吸上一口水。脸,早已憋得通红;汗,如水柱般汩汩而下。叉开的双腿,猫下腰身,全神贯注的神情,无不在诉说着少年的努力。一天又一天,一日复一日,少年几次丧气地仰倒在芦苇地里。直到那天,游天鸣第一次用芦苇秆儿吸上了水,他的欣喜若狂,他的活蹦乱跳,彰显着一个少年特有的魅力,这样的魅力,来自他的努力和坚持,来自他的虔诚和信仰。这样的人物,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会是一名出色的技艺继承者。

再有就是唢呐咯血。好不容易将唢呐班子凑齐的焦三爷在丧礼上硬是拖着病重的身躯吹奏《百鸟朝凤》。当唢呐口淌出鲜血,当凄厉的曲子悠扬响起,我们不得不联想,那大概是因为焦师父对唢呐一往情深,也一定是《百鸟朝凤》的珍贵,让他拼尽力气、用生命去演奏。一口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他多么希望有更多人去热爱唢呐,去吹响属于它的真谛,它是记忆、是宝贝,是多少唢呐匠的生命和希望!那是一代唢呐匠的坚守!

经典立意3

聚焦某些正在消失的民间手艺、艺术,呼吁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写作这类型主题时,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对比这一手法。认真观影,我们会发现,《百鸟朝凤》里尽是对比,无论横比还是纵比,都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对比引发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思索。

比如世人对待唢呐艺术的前后对比。曾几何时,拜师学艺,是一项无限艰难的事情。入师门之前,得先经过师父的层层考验。那些弟子,都以跟着师父出活为荣。婚丧嫁娶,请来唢呐班子,接师礼是必不可少的,主顾们更是好茶好饭好生伺候着。那个时候,成为一名身怀绝技的唢呐匠,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那场盛大的传承大会,那些乌泱泱跪了一地的孝子贤孙,那曲只在德高望重之人的丧礼上才能吹响的《百鸟朝凤》,无不在向世人显示自己的地位。然而,可悲的是,时代变了,世风也跟着转了方向。为了凑一个能吹《百鸟朝凤》的唢呐班子,师父板着脸孔挨家挨户去“逼”人出活。当让人引以为豪的唢呐技艺,最终换不到糊口的保障,当那不轻易亮出的本事最终沦为城市街头乞讨的手段,这辉煌与落寞,这骄傲与卑微,反差之大,怎能不叫人唏嘘?

再比如那场传统与潮流之争。当唢呐班和管乐队终于形成了正面对峙,唢呐输给了高音喇叭,朴素的唢呐匠们输给了搔首弄姿,高山流水输给了靡靡之音——传统在潮流面前输得一败涂地!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些对比,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参与到“文化认同与传承”的讨论中来。

综上所述,要写好“传统文化”类型的作文,我们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夹叙夹议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但无论是哪种文体,请记住这些方法:渲染烘托,特写刻画,对比突出。

猜你喜欢
腰鼓唢呐师父
又听唢呐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师父穿越啦
啊,腰鼓山
倒霉的师父
云山之间
那些吹唢呐的孩子
我的师父
唢呐(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