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种植业结构调整趋势及对策

2017-06-08 05:50:53陆泉志
中国果菜 2017年5期
关键词:经济作物种植业比例

陆泉志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广西种植业结构调整趋势及对策

陆泉志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本文对广西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参考。文中采用对比分析法系统性分析其主要年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变化趋势,提出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提高优质粮食生产能力;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品牌,优化单一种植结构,满足多元化需求;强化优势产业与扩大高效作物种植双轮驱动等相应优化广西种植结构的对策建议。

广西;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当前广西种植业发展正处于产业整体提质增效,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对于广西“老、少、边、穷”农业资源富集区来说,在市场需求引导下,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充分发挥种植业中农业生产要素的杠杆作用,提高其边际效益是未来发展与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前对种植业结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的学者很多,种植业结构调整能发挥特色作物的优势,进一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对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作用[1];通过进一步加强劳动力转移与种植业调整之间的联动作用,大力推动种养结合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途径[2];但是种植业结构调整虽能提高种植收入,但对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却不大[3];同时不同的地区其调整方向不一致,在新疆等高原地区高自给率以及较低的投资率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4]。在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方面,政策、体制、城乡关系是三个主要的宏观因素,土地、劳动力、外贸、需求都是影响结构调整的主要机制之一[5,6];总体来看,前人对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影响因素以及调整的动力机制上,并没有针对粮食作物以及经济作物两者之间的具体结构变化趋势进行详细研究,本文通过对广西种植业粮食作物以及经济作物内部结构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广西种植业结构趋势分析

1.1 广西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广西的农业种植中,主要分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表1显示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之间的变化。从纵向来看,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不断下降,从1995年的63.8%下降到了2015年的49.9%,下降了13.9%;相对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从1995年的36.2%上升到2015年的50.1%,一降一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横向来看,在2014年以前,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2014年以后,经济作物占主导地位,种植面积超过50%,种植结构由以粮食为主导向以经济作物为主导转变,粮价在国家调控及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下,种植面积暂时无法大幅提高农民收入,粮食种植面积比例的下降进一步优化了广西种植业结构。一方面,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上升反应了当前居民消费与饮食结构的多元化,粮食需求与生产不足之间的矛盾已经消失,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饮食需求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要关注方向;另一方面,广西水稻产业2014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5.76t/hm2,但全国平均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达6.81t/hm2,而同为双季稻主产区的广东地区也达到了5.77t/hm2,而湖北地区更是达到了8.07t/hm2[8],对比之下,广西主导的粮食作物虽在面积不断下降的前提下,通过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满足了粮食需求,但生产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仍然有较大的提高空间,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1 广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化表

1.2 广西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2013年我国明确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新目标,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也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广西作为华南双季稻主产区,更是承担着重要的粮食生产重任。由1995~2015年广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可知(见表1),广西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不断上升的前提下,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及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都在下降。在粮食作物占的比例里,又以稻谷为主,到了2015年稻谷所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为64.7%,其次为玉米、薯类、大豆、小麦[7],其中稻谷、小麦、大豆、薯类种植面积比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桂单系列以及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系列玉米优良品种的研发成功与推广,玉米种植面积比例呈现出逆势上涨的趋势,玉米种植面积比例从1995年的9.6%提高到了2015年的10.1%。玉米是广西粮食作物里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因此总体来看,广西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呈现出两极分化“倒金字塔”的变化趋势,水稻和玉米成为广西主要的粮食产业,相对的,薯类、大豆、小麦逐步萎缩,种植结构单一趋势进一步加强。

1.3 广西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粮食作物解决的是温饱问题,而经济作物解决的是生活条件改善以及致富的问题,经济作物的种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广西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均有所上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2083hm2提高到2015年的3075.4hm2,20年间种植面积共扩大了47.6%[7]。在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中,又以甘蔗与蔬菜为主,2015年甘蔗种植面积所占比例达到了15.9%,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例达到了19.9%,而其余产业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均在5%以下,从这个角度看,广西经济作物内部种植结构变化趋势与粮食作物一致,均呈现出“倒金字塔”的变化趋势,甘蔗与蔬菜产业成为经济作物中的主导产业,并且两者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均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而相对的,油料、麻类、烟叶、木薯均呈现出不变、小幅下降或者小幅扩大的现状。另外,广西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中仍然存在作物结构单一,高效益经济作物少、比例低等问题,特别是广西经济作物的主导产业甘蔗产业仍然处在传统生产向现代机械化生产的过渡时期,而蔬菜种植也仍然以传统低效品种为主,像经济效益较高以及市场需求不断增强的粮菜型、粮渔型、粮菌型多元高效品牌与种植模式仍比较缺乏。

2 对策建议

2.1 保证粮食生产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

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优化种植模式、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在保证粮食生产总量的前提下,适当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并通过发展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甘蔗与蔬菜两个经济作物主导产业的生产效率,依托“北菜南运”“西菜东运”“菜篮子”等一系列示范工程建设,扩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同时,依托广西农业科学院等主要科研机构引进广西自治区以外的优良经济作物品种(特别是高山蔬菜等适应相对恶劣条件的品种),通过科研试验与中试改善经济作物自身综合抗病能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适应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2.2 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提高优质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为种植面积的下降以及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提供了条件。现阶段仍然需要强化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能力,但是粮食科技研发重点应该从产量的大幅提高转移到品质的提高上来,建立区域性粮食作物基因数据库,重点从粮食作物综合病害防控、绿色生产、优质品种示范、双季稻(提高晚稻种植比例)等方面攻关,提高优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2.3 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品牌,改变单一种植结构,满足多元化需求

培育优势产业特色品种,青贮饲用玉米与专用玉米同时发展,构建适应市场的品种结构;依托广西特殊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优势农业资源,大力培育华南设施反季节蔬菜、名优水果、中草药、花卉等地方特色经济作物品牌,改变广西经济作物主要以甘蔗与蔬菜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挖掘桂西北的高山寒冷气候,重点支持优质食用菌和特色果菜等高山优质特色农业,发挥丘陵地区优势,丰富农产品提高种类和层次,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2.4 强化优势产业与扩大高效作物种植双轮驱动

一是要强化水稻(特别是反季节晚稻)和玉米两大粮食作物以及甘蔗等主要经济作物三大产业的发展优势,强调产业整体规划与培育,在玉林等水稻主产区打造水稻产业高标准聚集生产集约区,在来宾等甘蔗主产区打造万亩甘蔗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在南宁、崇左等地区打造玉米高效多元化利用与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形成产业“发动机”,促进优势产业加速进入现代化生产阶段;二是构建粮经饲三元均衡种植结构,加快发展优势杂粮和特色高效农业,提高高效作物的设施栽培与种植面积比例,进一步优化广西种植业结构。

[1]戴俊.广西种植业结构效率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3):11-16.

[2]薛庆根,王全忠,朱晓莉,等.劳动力外出、收入增长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基于江苏省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34-41.

[3]董晓霞.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环北京地区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8,(1):10-17.

[4]曹雪,阿依吐尔逊·沙木西,金晓斌,等.水资源约束下的干旱区种植业结构优化分析——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C].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2011.

[5]余鑫星.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6]贾杰杰.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潜力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5.

[7]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Z].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16.

[8]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国家统计局, 2016.

The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uangxi Province Planting Structure Ad justment

LU Quan-zhi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In this paper,the change trend of planting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Guangxi province was analyzed.In this paper,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proportion of main crops in the main years.The countermeasures of optimizing the planting structure in Guangxi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for example to raise the proportion of economic crop planting,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quality grain production,to cultivate brand industri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to optimize of single planting structure,to meet the diversified demand,and strengthen the advantage industry and expand the efficient crop planting,etc.

Guangxi province;planting industry;structure adjustment;countermeasure proposals

F326.1

A

1008-1038(2017)05-0048-03

10.19590/j.cnki.1008-1038.2017.05.014

2017-03-01

陆泉志(1994—),男,主要从事农业区域与产业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作物种植业比例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辣椒杂志(2021年4期)2021-04-14 08:28:18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辣椒杂志(2021年4期)2021-04-14 08:28:18
人体比例知多少
保护地高效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49:53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新农业(2016年14期)2016-08-16 03:32:58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5:54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4
种植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5
钻研种植业 带头奔小康童进礼
中国火炬(2011年1期)2011-08-15 06: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