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娇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辽宁 鞍山 114048)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于 娇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辽宁 鞍山 11404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就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8.6±4.5)、生活活动能力评分(89.5±12.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对照组为2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生活能力。
;脑出血;高血压;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病,具有预后差、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1],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同时也对家庭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对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月12月本院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CT扫描确诊,发病时间<7 h。均为第1次发病或既往有卒中史但未留后遗症患者。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器官疾病及生命体征不稳定、精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8~77岁,平均(57.9±8.3)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8例,丘脑10例,小脑5例。出血量平均(44.5±9.9)mL;对照组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9~78岁,平均(58.2±8.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1例,丘脑 8例,小脑4例。出血量平均(45.1±9.6)mL。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及对呼吸道、泌尿道进行护理,做好健康宣教等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心理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较高的致残率使得患者对生活、工作均会出现较大的负面情绪,容易出现忧郁、沮丧、焦躁、易怒反常或者不良的情绪。鉴于此,在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主动耐心的与患者及家属攀谈,通过聊家常等方式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对于患者家属,需要使其认识到他们的关心、支持与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2 运动护理 运动功能障碍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当患者生命体征正常、病情平稳时需要尽早的进行关节运动。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按摩等方式刺激运动器官,尽快的使患者获得运动功能,防止患肢肌肉萎缩、韧带挛缩、静脉血栓形成[5]。活动时肩水平外展不要超过90°,以免损伤软组织。不引起关节疼痛是被动运动的原则,以轻柔手法为主,避免激烈运动。主动运动可以锻炼代偿功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各肌群的协调控制能力,并能够诱发本体感觉运动以保持肌力。恢复较好、病情无反复的患者应鼓励其尽早进行上下肢的训练、坐位训练、平衡训练、行走与步态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主动运动。运动遵循先简单后复杂,先意识后运动的原则。范围从上肢逐渐延伸至下肢,从大关节到小关节,运动量由小及大,幅度由弱及强,运动时间由短及长。对日常行为能力未完全丧失的患者可以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日常行为能力训练。在训练和运动过程中必须有护理人员和家属进行陪伴,以免出现意外。
1.3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NDF)评分,得分越低,神经缺损程度越低;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FM)评定自理能力,得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NDF评分及FM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NDF评分及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NDF评分及F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DF评分及FM评分比较(x±s,分)
2.2 并发症 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再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压疮等。观察组共出现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20.93%,对照组共出现12例,发生率为2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P>0.05)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急症,是由于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导致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瘤的形成最终导致血管破裂的脑实质内出血[6]。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特点是预后差异大、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对护理的要求很高。近年来微创引流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围术期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通过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探讨更加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以期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同时还具备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宋玉慧[7]等学者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展开研究,并未对患者心理状态展开调查。肢体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决定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加强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帮助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能够增强患者的信心,有利于功能恢复;通过术后肢体、认知、语言、生活能力等康复训练,有效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对照组为2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朱素琴[8]等学者研究结果有出入,主要是由于本次常规护理加强了呼吸道、泌尿道等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的重点是心理护理和运动护理。因此,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无明显差异,也说明了运动护理不会对患者术后并发症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1]曹丽萍,常秀平.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79.
[2]范红,刘旭,郑仲乾,等.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志,2012,27(18):1681-1682.
[3]邵艳,曾艳,杨霞,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研究,2011,8(1):66-67.
[4]张清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4-65.
[5]罗嫦粦,饶伟华,傅冬梅.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78-79.
[6]王会敏,王超.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2):67-69.
[7]宋玉慧,何冰娟,高欣,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9):1704-1706.
[8]朱素琴,陈松芳.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遵医行为、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6):108-1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4.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