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旭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300)
胃间质瘤应用双镜联合与单纯腹腔镜治疗的效果对比评估
黄 旭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300)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应用双镜联合与单纯腹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诊断为胃间质瘤的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50例研究组(接受双镜联合治疗)和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腹腔镜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2)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3)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 (1)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3.8±28.5)min、(46.9±18.6)mL、(4.9±0.2)d,对照组为(96.4±24.9)min、(59.6±15.4)mL、(5.3±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未发生腹腔感染、吻合口狭窄、伤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0%、16%,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优势为: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胃间质瘤;双镜;腹腔镜;复发
胃肠道间质瘤是源于消化道的间叶组织,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肿瘤[1]。可以发生于消化道从食管到直肠的任何部位,但是胃是间质瘤的最好发部位[2]。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3]。腹腔镜在治疗胃间质瘤中逐步普及,但存在着术中定位不准的缺点[4]。有学者指出内镜可以清楚的观察胃肠道黏膜面的情况[5]。因此本研究收集诊断为胃间质瘤的患者100例患者,探讨双镜联合的治疗价值。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断为胃间质瘤的患者,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等。按入院顺序分为:50例研究组(接受双镜联合治疗)和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腹腔镜治疗)。研究组平均年龄(58.9± 12.7)岁,男26例,女24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0.9±11.7)岁,男25例,女2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年龄>18周岁;(2)通过手术病理明确为胃间质瘤;(3)自愿参加试验。
1.3 排除标准 (1)纳入研究时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躯体疾病不能配合检查;(2)精神病或语言沟通障碍者。1.4治疗方法
1.4.1 研究组 全麻后取平卧位,做好观察孔及操作孔。
首先建立13 mmHg(1 mmHg=0.133 kPa)的气腹,先用胃镜确定胃间质瘤部位,分离肿瘤周围粘连和组织,提起胃壁,以Endo-GIA在距病灶边缘2 cm处完整切除肿瘤若胃间质瘤位于后壁时行胃前壁造口胃楔形切除术。在胃镜确认下无出血后关腹。标本送冰冻及石蜡病理。
1.4.2 对照组 全麻后取平卧位,做好观察孔及操作孔。腹腔镜进入后全面探查腹腔,超声刀分离肿瘤周围粘连,分离肿瘤周围血管,一次将肿瘤于根部外约2 cm处进行切割。
1.5 术后治疗 术后根据恢复情况下床活动,进食进水。随访12个月。
1.6 观察指标 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2)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3)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率。
1.7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录入 SPSS18.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胃底、胃体、胃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对比(n)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对比(x±s)
2.3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率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未发生腹腔感染、吻合口狭窄、伤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0%、16%,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众多研究指出胃间质瘤的起病过程是从良性至恶性渐进性,疾病发展到后期恶性度逐步增高,甚至<1 cm的间质瘤也可能发生转移。由于间质瘤罕有淋巴结转移,因此手术中无需进行淋巴结清扫,手术完整切除瘤体即已达到根治性效果。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0%、2%。有学者指出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小胃间质瘤在腹腔镜下观察困难,无法确认病灶位置[6]。而研究组在手术中通过联合双可以对病灶进行定位,以明确肿块与贲门及幽门的距离。此外胃镜还能协助进行胃前壁造口胃楔形切除术,在手术结束时胃镜观察病灶是否切除完整。反观腹腔镜,对于位于近贲门后壁的胃间质瘤处理难度大[7]。
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双镜联合手术时间长于单镜。但是手术中出血量更少,而且大幅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此外还有学者指出双镜具有以下优势[8]:(1)定位准确,病灶切除更加完整,切缘阳性率低。(2)组织损伤小,减少手术中不必要的肿瘤挤压。
在手术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原则:(1)肿瘤完整的包膜外切除;(2)最低程度的手术污染;(4)避免过多切除正常组织。胃间质瘤的适应证与传统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适应证基本相同:(1)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边界清楚。(2)肿瘤无胃周侵犯。(3)欧洲肿瘤学会指出肿瘤体积<2 cm的壁内间质瘤,但是我国以前也有学者报道过腹腔镜切除>2 cm,甚至>5 cm的间质瘤。
[1]印慨,郑成竹,邹晓平,等.胃镜腹腔镜联合胃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0):605-606.
[2]Matthews BD,Joels CS,Kercher KW,et al.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of the stomach[J].Minerva Chir, 2014,59(3):219-231.
[3]蒋明,崔海宁.胃镜定位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8):843-846.
[4]张海添,陆云飞,解乃昌,等.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胃间质瘤的临床经验:附六例报告[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09,2(1):56-59.
[5]杨晓飞.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在小肠疾病诊疗中的应用[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1年消化系病学术交流会暨消化系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贵阳: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2011:47-49.
[6]何建明.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45例结肠癌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11):115.
[7]王中林,潘杰,潘忠良,等.腹腔镜辅助下内镜切除结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瘤 12例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3,19(12):997-998.
[8]时强,钟芸诗,吴海福,等.结肠钙化性纤维性肿瘤腹腔镜内镜联合治疗一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8):471-4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