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玲
信宜市东镇街道六运小学
小学生思想活跃,联想丰富,喜欢带着兴趣去探求事物的根源。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英语课堂教学要取得成功,做到费力小、效率高,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新奇,产生兴趣和获得快乐,他们在学习时才能积极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一走进课堂就能满怀激情地学习和思考。要让学生达到这样一种状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动机激发
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受到良性刺激,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需求的欲望。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方式有很多,其中竞赛类活动、表演类活动和模仿真实生活情景类活动最受学生欢迎。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考虑活动的方式和形式是否紧扣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适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学生人人参与。例如,我在进行有关物体方面的教学时,如:desk,chair,window,door,我一边指着物体一边带读,然后让学生比赛谁指得准,读得快,再让学生进行看图读写,采用画图指图竞赛的教学方式,进行听力与书面表达相结合的训练。这种方法既能训练学生的听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能在画图竞赛中轻松、自然地提高记忆单词的能力。
通过这样有趣的竞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参与中轻松地掌握了所学的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而是要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的互动激发出来的。
二、主动求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英语教学中,设疑应该贯穿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思考的动机和空间,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问的能力,使学生由过去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也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知识基础,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探求蕴藏在教材内外的知识。要想摆脱教师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教师就必须让学生走“舞台”的中心,让教室变学堂,让学生主动求知,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主动求索”的情境,设计一些悬念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让学生自己找答案。比如在阅读前引导学生一句句地读懂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干什么等,根据获得的信息预测课文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想象力,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就能很快将学生带入情境,以便顺利进行课文教学。设置情境时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要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理解的生活实例,并且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要带有诱导学生质疑的功能,从而达到学生主动求知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外研版五年级上册Module5 Unit1时,我在阅读前设疑引起悬念:How many crayons can you see?不断让学生思考、发问,然后提供一些图片让学生看,紧接着引导学生在Reading中找出答案,这样不仅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求学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自我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以后往往表现出注意力涣散,漫不经心,很多老师在这个环节上通常进行一些机械训练来巩固已学知识,虽重复练习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但往往扼杀学生的兴趣,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学生对此经常采取的也是“应付”的态度,这样也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各有所长,教师要因势利导,通过恰当的时机、途径和场合,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展示,使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再把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持久的强烈意识,形成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自我表现、自我承认的状态下完成对知识的巩固,这样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同时会令到学生更喜欢学习英语、更容易学好课文。老师在发现学生疲倦时,可以设计穿插一些与讲授内容有关的趣味活动、增加一二个小游戏或进行一些比赛等来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比如,我在讲授完五年级上册Module6 Unitt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时,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丢篮球、传篮球比赛。结果,学生个个抢着展示自己的才能,整个课文教学就能丰富多彩、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学生也乐在其中,从而轻松地掌握了所学内容。
四、实践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总是遵循这样一个方向,就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占首位的,不应当是背诵,而是借助词来时行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把“知识运用”变为“实践创新”。新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这一阶段的质量。因为只有组织好这一阶段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才能达到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目的。
在英语教材中課文都是以对话形式出现,我要求同学之间就日常生活学习改编对话形式,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三年级上册Module5 How many?时,让同桌之间就书包里的物品,课堂里的物品进行对话。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就会出现令人兴奋、紧张、生动有趣的局面。学生通过这样对语言知识的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感受了成功,发掘了潜能,培养了实践创新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才能使外部的教学活动逐步内化,成为自身内部的努力活动,从而获得扎实的知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