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溪+邓丽云
吴仕明先生
其善业善举,义气四扬,八方称颂,乃慈善公益界之表表者。滴水之恩,当湧泉相报。得益於早年拿奖学金受教育的经历,他毕业後即投身教育事业,培育桃李,用心耕耘,且服务澳门街坊基层不遗余力;他退而不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书法推动澳门艺术文化发展,並以艺术推动善业,至今经手捐建129座慈安桥,搭建了一座座连通同胞之间的爱心桥、汇聚艺术家善心的友谊桥。
滴水之恩,当湧泉相报他将十三年心血投入教育事业
吴仕明先生,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长者,他很平凡卻又不平凡,他以德、仁、爱、善书写了他的传奇,当笔者听完他的故事,心里的敬意油然而生。而他的人格魅力,就闪烁在他那看似平常的生活中。
吴仕明先生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九个,排行第八,父亲在澳门当酒店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偶尔接些零工补贴家用。四十年代的澳门,经济萧条,人们生活贫苦。在这种情形之下,因父母的远见,他才得以进入一家旧式的儒家学校上学。那时,学校遵循儒学思想,每周都要写毛笔字,因而让他打下书法基础。
小学毕业後,吴仕明先生无奈辍学,曾在香港工作半年,後经好心人推荐,他获得濠江中学的就读资格,回到澳门当了一名插班生。濠江中学是一所爱国学校,为澳门培育了大批爱国爱澳的人才,他就读时正值杜岚任校长,同时也是全校第一个学费全免的学生。
在濠江中学,他得到学校的特别照顾,为他介绍一些兼职,令其半工半读。从而,他先後在澳门永乐戏院美术部做过实习生,又在学校实验室里做管理员……这些经历,令他提前接触到社会,亦培养了他工作认真负责的作风。期间,他在濠江中学的关怀下完成了高中。
临近毕业,全班五十多位学生各奔东西,吴仕明先生热爱医学、建筑,也想着深造,但学校领导找到他,因其以往的工作作风得到学校高度认可,询问他是否可以留校任教。当时,高中学历已是社会上较高的文化水平,他的许多同学要不选择进入企业、政府,要不经商,一些亲朋好友也苦劝他不要留校,这样的学历在社会上完全吃得香,但他回头一想,自己能拥有今日,也完全是学校当年的苦心栽培,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湧泉相报”,现在就是报恩的时候。抱着这个想法,吴仕明先生婉拒了大家的好意,决定一心一意留在学校任教。
在濠江中学,吴仕明先生一人兼三职,既当老师任课,又当管理员、教务员、舍监等,而且样样抓得紧、抓得好。因为年龄与学生们相差无几,同时又崇尚互助共长、互尊互信的师生关係,他毫无架子,跟学生们打成一片;了解到一些贫困学生的困境,他又马不停蹄地帮其介绍兼职,就像当年濠江中学培育和帮助他时一样,将这份温暖传下去;同时,他又是个精力旺盛、活泼爱动的人,经常组织学生活动,打球、旅遊、社会体验等,在十三年教学生涯中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恩情的延续让街坊服务与艺术之花开遍
“服务”刻在了吴仕明先生的心里,1978年,他从学校辞职,从小社会走向大社会,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回馈社会的想法。
出学校以後,他在澳门街坊福利会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为维持生活,他还兼职澳门美术协会,以及在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任秘书。
眾所周知,澳门街坊总会以团结坊众、参与社会、关注民生、服务社群为主,真可谓“一手拿笔,一手拿刷子”。当时,他刚加入之时,因工作范围广,工作繁琐,但人手少,想要做好这份工作十分不易,“其中的苦与累无法形容。”吴仕明先生表示,当年任职街坊总会时既要能文又要能武,於内,联络会员,缴收会费,端茶倒水,召开会议,处理各种工作报告、报表等;於外,与各大社团沟通联繫,解决各种民生事务,筹款接济贫困人家,督促政府解决社会房屋问题等等,费心费力。总之,关注房屋、教育、治安、交通、环保、卫生等社会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
鉴於吴仕明先生在街坊服务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他於2002年荣获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颁授“银莲花”荣誉勳章。
2005年,为了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吴仕明先生与全体理监事积极筹划、奔走呼籲,向政府申请用地,为澳门街坊总会在澳门人口最密集的北区台山,修建了一座高八层、总建筑面积为十二万平方呎的“社区服务大楼”,为市民提供艺术培训、公民教育、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及场地。受到澳门特区政府及广大澳门市民的高度评价。这也是吴仕明先生在街坊工作上的又一里程碑。
“回顾多年的街坊总会工作,一大感触就是结识了许多朋友並得到他们的尊重,至今为止,一有空大家都经常联络,彼此问候。”2007年,吴仕明先生退而不休,继续关心国家大事,发挥餘热。
与此同时,不得不提的是,他在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
吴仕明先生从小就培养了深厚的书法艺术功底,篆、隶、楷皆长,尤其精於隶书。而且,他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无论是扇面、斗方、对联、横批、中堂等,多是精品,被人们追捧;书法作品曾在北京、西安、内蒙、广州、南宁、温哥华、日本等地展出;其墨笔亦深扎澳门,其中“澳门坊众学校”及沙梨头土地庙重修碑记、“南通商业大厦”“澳门街坊福利会”“明德保健中心”等均是他的墨宝。
特别是,吴仕明先生长期参与、推动澳门文化艺术,为澳门色彩斑斓的文化艺术的发展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例如;长期参与澳门每年国庆节盖搭各街道牌楼,与各有关社团举办宣传展览,开办华风广告公司,承接装饰工程等各种美术活动,其事蹟令人敬仰。
2008年,他联同退任的澳门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发起並成立了澳门仁协之友联谊会,致力加强澳区退任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交流、联繫,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继续关心国家大事,关注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促进澳门与内地的交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与此同时,成立仁协书画雅聚,每月举办一次雅聚,为美术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他成立明明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又协助长虹音乐会会务发展,弘扬文化不遗餘力。
2009年,由吴仕明先生组织澳门34家书画团体联合组建了澳门美术界“双庆”美术作品展並展出包括国画、书法、水彩、油画、版画、雕塑、素描、篆刻等一百多件艺术品,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推动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当时,在澳门基金会、澳门美术协会大力支持下,他组织澳门书画家在澳门回归十周年时到西安、北京等地展览及旅遊观光,成为了澳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壮观的艺术盛事。
赤诚为国为民心繫两会,情繫民生
吴仕明先生生於澳门,成长於澳门,对於这片土地有着极深热爱,除了社团工作,他对澳门发展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极其关心。他利用自己经常深入民众的有利条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並以街坊总会的名义,为特区政府提供民意参考,为澳门特区政府的施政工作出谋划策。由於吴仕明先生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先後被推选为广东省第八届人大,全国第九、十届人大代表,在参政议政方面不断出谋划策;还担任了澳门基本法諮询委员会委员,澳门各界同胞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活动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兼执委会主任、第一至三届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参与了澳门许多重大事务,竭尽心力。
他深知澳门的发展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强盛,也因此倍感欣慰。吴仕明先生对祖国内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一直关注,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他更是关心国计民生,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广泛调研考察,听取民意,积极提出提案和建议,为祖国的发展建言献策。
为了更好的了解民意,掌握最前线的资料,他多次参加全国人大代表视察团,足跡遍佈甘肃、山西、云南、贵州、新疆、安徽等中西部地区进行考察,和视察团的代表下农村、进工厂,访问基层群众,就“三农”问题、食品安全等积极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並结合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献出良策。
如今,虽已不再担任人大代表一职,可恰逢两会的召开,他依旧将其视为头等大事,通过两会的召开,他能看到祖国无论是在科技、教育、金融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和进步,这说明在党的领导下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当看到湧现出年轻领导者以及他们所绘出的希望蓝图,他更直言这是国之幸事,祖国正因为大家齐心维护下的稳定与和谐,才能带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年逾八旬的吴仕明先生,谈及国计民生,依旧能从其眼中看到燃烧的火焰,忠於心得前行,逆於龄得执著,无论何时都将民族大义放在心头,向善向上,一片赤诚只为国为民。
他是愛心使者,是善的化身推动善业,与爱心人士共捐建慈安桥129座
为了推动艺术工作,吴仕明先生结识了许多内地书画家,一次在西安访问时,他了解到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主办的刊物《慈善书画》上刊登有关於修建慈安桥的消息报道,便向张玉龙秘书长详细了解了捐建慈安桥的有关情况,得知後,他深感此事意义深远,遂开始了“慈安桥”捐建行动,他捐建的第一座慈安桥就建在陕西安康市。
“陕西,历来是帝王建都之地,位於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但境内山峦重迭,河沟纵横,平时人们踩着河沟中的石头、树棒甚至走钢丝过河,每逢暴雨、连阴雨,河沟涨水,学生不能上学,人们无法出行,每年亦有因涉水而丧失生命的事。而他们当地爱心人士发起的修建‘慈安桥倡议,着实是一件丰功厚德的好事。”
以第一座慈安桥为起点,吴仕明先生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心行动,凝聚起社会各界的爱心。2010年,“吴仕明书法作品展”在澳门新口岸综艺馆举行,展出作品155件,展出期间全部售罄,还有观众及友好要求作者重写义卖之作品91件,共筹款项189万人民币,悉数捐给陕西贫困山区。随着他的推动,一座座慈安桥拔地而起。
至今为止,他与爱心人士共在陕南地区建设了129座慈安桥,资助了陕北延安升大贫困学生24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不断地增加。每年,他都会与爱心人士共同前往内地,去考察慈安桥的建设,质量和效益情况。
其实,慈善公益一直是他所推崇的,2008年的汶川地震,远在澳门的他,为災区组织书画家义卖,筹措善款近60万元……
有人说,吴仕明先生是一位永葆艺术青春的书法家,更是一位平凡而又崇高的爱心使者、一位连通港澳内地的艺术慈善代言人。
纵观其人生历程,真可谓是:
出身贫寒志亦坚,濠江中学续书缘。
勤奋好学何勤奋,毕业欣留执教鞭。
服务街坊情满溢,墨花开遍镜湖边。
老骥爱心志千里,修建”慈安”大任肩。
克己奉公仁者寿,高风亮节美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