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兴国中学
【摘要】众所周知,高考对中国学生的重要性,高中的英语学科占据高考百分之二十的比例,而成为家长和孩子非常关注的一门学科。同时,由于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自身也具有很强的应用能力,学习英语,可以帮助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岗位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的再次修订,就要求一线的英语教学在研究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后,制定出带有新课改印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笔者通过大量的实际教学研究分析,对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有了如下几方面的分析,帮助一线的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改革 高中英语 分析建议 理念核心
一、关于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分析
笔者通过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分析,发现了以下几点。首先,笔者发现新课改的最最核心的理念,也是最最体现当下人文主义关怀的内容,以人为本,以广大的高中学生为主体,高中英语教师不再担当以往固有的填鸭式教育的角色,而是选择将课堂交给学生这个主力军,让学生成立课堂学习小组,强调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挖掘,从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将人性化的民主教学发展到极致。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例如在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英语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制定一个学习目标。例如掌握尾页的第一单元英语单词,背诵Anns best firend篇目中的佳句,能够灵活的运用本单元所学习的语法句式进行沟通交流写作等等。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从小组的PPT呈现成果,语音语调的发音,句子的高级程度,作文是否优美,背诵篇目是否流利等等几个具体的方面对学习小组的成员进行考核,从而对小组进行排名。由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极强,学生的责任心会迫使学生加强对英语学习的严谨性,从而提高整个英语学习小组乃至整个班级的英语学习成绩。最最重要的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改革是为了更好的让学习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着重点是学生的发展,这才是实施新课改的目的和目标所在。
二、关于对高中英语课程特点的理论分析和研究
总所周知,学生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接受了全日制的英语教学,有的学生甚至在幼儿阶段就开始接触英语学习。可是,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和家庭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的差异,个人对语言学习方面的天赋差异等等多方面的原因,会呈现出英语学习上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原有的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然而,众所周知,高中英语是一门对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感要求很高的学科。但是由于基础的强弱,在實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根本不需要在英语学习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英语学习成绩也能远远超过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所以从这里笔者得出,英语学习的基础性很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英语教学应当多多着重打牢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巩固学生已学习的语言的同时扩充学生英语的阅读面,为学生刊订《双语报》、《21世纪英语报》等等英语学习类的刊物,要求学生阅读英文的书籍,从而锻炼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单词量的积累。其次,笔者在经过大量对高中英语课堂的研究发现,英语学科的可操作性极强,英语不单单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由于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它的操作性很极强。所以单纯的由教师在黑板上为各位学习演绎各种语法句式对学习英语学习的帮助还是不够,而且,由于高考的压力,加上高中阶段课程偏多,每个课程的作业量又极其多,导致教学过程一线的英语教师大多忙着赶课程进度,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提前进入高三阶段的复习。这也就成了高中英语枯燥,乏味的最主要原因。倘若要在课余时间布置学生很多任务,对学生平衡其他学科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不利,而在日常的课堂里,都是教师一个人从头到尾的口诉,学生很少有锻炼口语的机会,这对于学生在日后与外国人交流时的羞涩,害怕也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因素。
三、关于对高中阶段新课改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对高中阶段新课程标准的研究结果,笔者在各个中小学试点中总结和分析后,将对各位专家学者和一些的高中英语教师提出如下几条建议,希望能够对其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所帮助。首先,众所周知,以聪明和智慧闻名世界的犹太人,为了培养下一代对阅读的兴趣,在书本上滴蜂蜜,以此告诫孩子书是甜的,培养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实际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一线的高中英语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例如在背诵单词的时候,不要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教会学生方法。其次,要锻炼学习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创办英语角栏目等,鼓励学生与外国人交流。
四、总结
新课程标准的修改后,英语教学也更应该贴近新课改的要求,在符合课改标准的条件下最大化的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华长慧.教学创新:构建师生互为主体的平台[J].教育研究, 2003(09).
[2]邵细芳,欧阳菁.浅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