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礼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以来,各地区推进“双创”热情高涨,“双创”理念深入人心、市场主体加快增长,政策配套日臻完善。作为新生事物,“双创”同时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要在研究创新创业规律基础上,尽快谋战略、定原则、补短板,为顺利推进“双创”工作提供必要政策保障。
一、当前主要面临的“四挑战”
政策“锚”亟待出台。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至今,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双创”二十多项指导性文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对“双创”取得“开门红”的成绩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双创”在已有成绩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需要政策尽快由操作层面提升至战略层面,启动“双创”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铸造一个含金量高的政策“锚”,确保“双创”能行稳致远。
政策弹性亟待提高。我国政策常有“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困境,其本质为同质化、刚性化政策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双创”涉及创业,又涉及创新,市场因素含量异常高,不确定性大,对政策敏感,均超出以往任何领域。政策稍有不慎,将对创新创业的“幼苗”产生毁灭性影响。现有政策在区间和弹性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地区、产业、创新创业者、时间差异化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通过增加政策弹力释放市场活力,才能确保“双创”有充足前进动力。
配套措施亟待完善。“双创”是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牵扯面广。改革层面,囊括国企、商事、财税、金融、教育、产权、科研、社保等多领域;要素层面,涉及人才、资金、土地等基础要素,也涉及技术、信息、孵化器、众创空间等高级要素;操作层面,既有物理拼接,也有化学融合。因此,如果局部领域存在短板,“双创”其他政策效果则会大打折扣或付之东流。当前,体制内创新资源低效利用、创业成功率较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和社保不完善的短板效应最为明显。须聚力克之,才能确保“双创”后勤保障完备到位。
战略定力亟待增强。多年考核GDP政绩的模式,导致我国政策评价唯数字倾向明显。数字成为政策的主要抓手,也成了衡量政策成效的主要标准。过分看重用数字指标考核“双创”成效,如有多少人创业、出多少创新项目等,容易导致创新创业环境浮躁,进而违背创新创业的基本规律。“双创”成功的真谛,是最终建立适宜创业创新的制度,确保创新创业“一茬接一茬”不断档。反之,依靠政策催生的“高潮”注定不会持久。保持战略耐性,不以一时成绩论英雄,深耕创新性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双创”脚踏实地,取得实质性成功。
二、谋划中长期战略的“三步曲”
近期厚植土壤夯基础。商业化、法制化和创新化政策环境构成的“创新三角”,是国家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要以“双创”为“药引子”,借助“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加速的春风,部署推进“‘厚土壤+播种子6+1”一揽子改革工程,即“国企改革激活力,商事改革降门槛,财税改革减成本,金融改革输血液,法制改革护产权,科研改革清阻力”的“厚土壤工程”和“教育改革播种子”的“播种子工程”,争取用1到2年时间,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双创”政策体系。当前,要继续完善并贯彻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为主的“双创”政策群,紧扣薄弱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力争件件能落地,厚植肥沃土壤,促使创新创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中期发现问题重完善。抛弃“结果求快”论,树立“过程坚守”观。“双创”各项政策改革举措,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要运用系统化思维,国务院纵览全局,各地区灵活推进,各行业齐头并进,大胆探索,允许试错。建立科学实用的“双创”政策综合性评估机制,找问题,解原因,寻对策,查漏补缺,反馈循环,螺旋向上,做到纵向比较时时提升,横向比较年年进步,力争用2到3年时间,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双创”政策体系。当前要部署推进“固强优,补弱短”综合性工程,纵深推进“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新三板分层改革、科研经费松绑改革,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服务质量,施沃肥浇足水,为顺利推动“双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提供有力保障。
长期持之以恒见成效。优胜劣汰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行法则。“双创”也不例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创新创业见效慢,成功率低,取得成效非一日之功。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一千五百多次失败实验,36氪、猪八戒网等知名创投服务商,须经市场三到五年严酷洗礼才能验证是否成功。要发挥“咬住青山不放松”精神,提振信心,绵绵用力,持之以恒,沉着应对,鼓足干劲,遇到困难不退缩,取得成绩不自满,力争用3到5年时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双创”政策体系。当前,要尽快提升“双创”战略地位,编制并发布“双创”政策“锚”,即《“双创”中长期愿景展望》,明晰目标,规划路线,引导各种资源相向而行,共同营造创业创新文化,植入民族创新创业基因,促使创新创业常态化,最终实现“鲤鱼跃龙门,量变到质变”的成功跨越。
三、确立政策制定的“四原则”
因地制宜,确保各地区协调推进。我国区域发展南北不均、东西差异、中部与东南西北各不同。要树立“一盘棋”思维,统筹配置创新创业资源,共性领域守得住,个性领域放得开。深圳、杭州等商业化发达地区,政策要发挥“架桥梁”作用,实现优势科研资源与企业研发机构跨地域对接,努力打造成为国家“双创”的“先导部队”。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科教资源密集地区,政策要着力突破“放管服”、商業化培育,实现科教资源与市场无缝对接,努力打造成为国家“双创”的“中梁砥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政策要发挥“扶一程、送一马”作用,给予人财物等硬资源重点倾斜,确保“双创”火种能够点得着、火苗能够呵护住,努力打造成为国家“双创”的“后备支撑”。
因业施策,确保各产业同步进行。经济大转型时期,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并存,新旧增长动力接替。“双创”要立足于传统产业的“转”,即转人员,转资源;落实人员技能再培训、落后资源再整合,化包袱为动力,化劣势为优势,实现传统产业凤凰磐涅。“双创”要立足于新兴产业的“进”,即科技进,竞争力进;以“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商业模式软创新与科学技术硬创新并重,破除制度束缚障碍,降低创业创新门槛,强化金融资本保障,做好信息资源整合,力争催生一批科技型世界巨头,打造一批创新型世界前沿企业。
因人而宜,确保各主体顺利创业。立足草根创业、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援草、助科、推商”全方位“双创”服务模式。针对大学生、农民工等草根创业主体,政策要突出“援”,即增加财政补贴、完善小微贷款援助机制、借助蚂蚁金服和京东等社会资源,确保草根创业焕发勃勃生机。针对科研人员等科技创新主体,政策要突出“助”,即敢于打破常规,完善离岗创业机制,改革科研管理制度,为科研人员排忧解难,聚焦创新,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等商业模式创新主体,政策要突出“推”,即破除体制障碍、消除行业壁垒,为推广创新商业模式开辟绿色空间。
因时谋变,确保各阶段稳健前进。时代不同“双创”政策重点不同;项目阶段不同“双创”政策内容也不同。创新引领增长是当前最大的时代背景。我国创新創业活动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政策要聚焦于源头性制度创新;具体项目领域,政策要聚焦前端,放开后端,即重点发力项目种子期和初创期,多做雪中送炭,少做锦上添花。政策要保持足够灵活性,因时谋变,确保调整能跟的上,力争能超前,防止错误时间实行正确政策,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四 、近期重点突破的“四短板”
激活体制内创新资源。最活跃力量游离于体制外,最雄厚资源却沉淀在体制内,这是当前我国“双创”的生动写照。依靠体制外创新资源,“双创”仅能取得局部突破,但却难以撼动全局,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与“万众”。要以“双创”为契机,树立“没有效率的公平是假公平”理念,推进制度顶层设计,着力突破建立集体与个人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释放体制内的沉淀创新资源,裂变体制内的优质创新资源,形成“双创”领域的“大块头”,组建“双创”领域的“主力军”。要打破企业边界,发展共享经济,构建体制内外联通、互惠互利的“双创”新模式。只有成功激活体制内创新资源,“双创”才能从边缘拉到中心,从局部扩展到全局,实现创新创业的实质性大突破。
着力提高创业成功率。政策鼓励市场主体创业不难,难在确保市场主体创业成功。创新创业成功率低是客观存在,但不代表没有提升的空间。目前,我国总体创业成功率大约为6%,但创业辅导之后成功率能提高到30%左右。经政策鼓励,我国创业主体分母正快速增长,下一步应研究制定《创业成功率倍增计划》,包括建立创业前期综合诊断评估机制,查找问题,确保创业者准备更加充分;筹建创业导师资源库,为创业者提供全程科学指导;发展高级形态孵化器、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全天候保障;完善扩充政府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以有效增加创业成功者数量,做大分子,显著提高创业成功率。
拓宽创投资本退出通道。创投资本有进必有出,进得去出不去则会“闷死一批创投,吓跑一批风投”。当前,我国创投资本出口主要是股票市场。2015年,创投资本繁荣主要得益于新三板,占退出交易比例的51.3%;2004年推出中小板、2009年推出创业板,曾带动创投资本迎来两波发展高潮。股票市场运行受多重因素影响,大涨大跌是常态,创投资本有退出时限,两者步调未必吻合。因此,要开辟创投资本退出第二渠道,适度扩大资本并购市场的承接作用,大力培育战略投资者群体,鼓励发展长期股权投资,提高依靠赚利润的投资资本比重,规避股票市场波动对创新创业的潜在风险。
健全创业保险配套机制。政策须聚焦创业开头难,用好用活社保兜底作用。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创业初期,企业组织不完善,流动资金不充裕,“四险一金”缴纳比较困难。要探索发展“缓、补、免” 的综合性社保创业服务模式,即创业初期缓交,创业成功补交,特殊困难经审核可免交,以减少创业者的创业成本。要探索建立新型保险制度,探索发展创业创新保险品种,国家可给予适当补贴,为创业创新提供可靠的风险保障。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综合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