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可得性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

2017-06-07 21:04谭银清陈益芳
金融发展研究 2017年2期

谭银清++陈益芳

摘 要:本文利用CHARLS全国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检验了金融可得性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能显著提高农户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且正规金融的影响效应更大;但另一方面,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资金来源,非正规金融都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正规金融对农户融资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约束,金融需求与供给的脱节成为农户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障碍。因此要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必须创新农村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提高农户的金融可得性。

关键词: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金融可得性;农户适度规模经营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7)02-0078-05

一、引言

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农户从高度分散的小农经营转变为较为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不但意味着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同时也意味着投资的增加,因此流动性约束将会成为农户转变经营模式的重要影响变量。已有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农户普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金融约束(Stiglitz和Weiss,1981;Iqbal,1986;Carter,1988;Milde和Riley,1988;Foltz,2004),而这一情况在我国则更为严重(朱喜、李子奈,2006)。据李锐、朱喜(2007)的测算,我国农户金融抑制程度高达70.92%。那么,在如此严重的金融抑制背景下,金融可得性将会对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拟基于CHARLS 2013年的全国调查数据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各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这使得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也相当复杂。但总的来看,影响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因素主要包含农户的家庭特征、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以及生产力水平等三类因素。农户家庭特征主要指农户的家庭结构和户主特征等因素。例如林善浪、张作雄等(2011)研究发现,农户经营规模与户主的年龄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地区资源禀赋包含的因素众多,但地形特征和土地的多寡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这两大因素在我国又集中体现为南北差异(任晓娜、孟庆国等,2015),总体来讲南方的经营规模比北方的经营规模普遍要小。研究发现,我国北方的大户规模在100亩左右,而南方的大户规模只有30—50亩(钱克明、彭廷军,2014)。生产力水平主要以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为表征,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地区的经营规模显著高于机械化程度较低的地区。除了上述因素外,市场因素也会对农户的规模经营产生影响,刘莉君(2010)指出,高企的种粮成本严重降低了农户的规模经营意愿。

(二)关于金融可得性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研究

目前學术界就金融支持与农地规模经营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可得性对农户生产投入的影响。张兵、徐国玉(2006)采用江苏省1989—2005年的宏观统计数据研究发现,人均金融支持程度与农户人均投资量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前者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使后者增加0.55个百分点。曲小刚、池建宇等(2013)采用农业固定观察点的微观面板数据,从正规借贷和非正规借贷两个方面分析了融资对农户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正规借贷还是非正规借贷,都对农户生产具有显著影响,但后者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前者。虽然大多数研究都表明金融支持会显著影响农户的生产投入,但也有学者得出的结论与此相悖。朱喜、史清华(2010)等采用1995—2004年长三角15村的近千家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计量发现,融资约束只是影响了农户的非农投入,对农户农业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

纵览已有研究成果,虽然学者们对农业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的分析已较为全面,对金融可得性与农户生产投入关系的讨论也较为深入,但现有文献中关于金融可得性与农户规模经营的针对性文献还几乎没有。基于此,本文将采用CHARLS 2013年的全国调查数据,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方面剖析金融可得性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和描述统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3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CHARLS),该调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持,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执行。CHARLS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样本覆盖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50个县级单位,450个社区单位,10000多个城乡家庭,受访者数量近17000人,内容涵盖健康、医疗、工作、养老、收支、资产以及身体机能测试等诸多方面。CHARLS旨在建立一个能够代表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的高质量微观数据库,用以推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跨学科研究。

(二)变量选取和描述

1.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关于农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在学术界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适度规模的不同判定标准。但追根溯源,目前的争论无外乎都围绕着农户生产的规模与效率两个维度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此背景下,国家相关决策部门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提出了以“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户均收入不低于当地二、三产业的务工收入”的标准①。这一标准不但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还兼顾了规模与效率两个维度,在实践中也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CHARLS 2013年的调查数据中包含农村家庭7718户。鉴于现阶段我国农户家庭经营存在着严重的兼业化和非农化,因此本研究将“农户”严格界定为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家庭。具体以受访家庭2012年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为标准,将比重超过60%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就排除了兼业农户、非农农户和以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②,得到样本家庭1790个,占样本农户总量的23.19%,反映出目前我国农村家庭严重的兼业化和非农化倾向;然后本文依据CHARLS社区问卷中获得的社区耕地面积和社区户数得到社区户均耕地面积,依据社区内二、三产业的非农月收入得出户均年收入;最后按照上文提出的适度规模经营划分标准,得到适度规模经营农户124户,在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样本中占比6.9%。

表1:农户家庭土地及收入状况

[农户类型\&户均土地面积

(亩)\&年均家户收入

(元)\&家户年均农业收入

(元)\&样本量\&小规模\&4.5\&8339.21\&7082.68\&1666\&适度规模\&46.21\&37392.56\&32854.84\&124\&]

表1描述了样本农户的土地和家庭收入状况。就户均土地面积来看,小规模农户户均土地面积4.5亩,适度规模经营家庭户均面积为46.21亩,后者为前者的10.26倍。就家户收入来看,小规模农户年均收入为8339.21元,农业纯收入为7082.68元;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年均收入37392.56元,农业纯收入32854.84元,后者分别为前者的4.48倍和4.63倍。虽然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的土地面积是小规模经营农户的10倍之多,但相比之下二者的收入差距却相差不是太大,表明现阶段我国农户规模经营的规模报酬不甚明显。

2. 金融可得性。本文采用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两个变量来衡量农户的金融可得性。正规信贷和非正規信贷分别以农户的银行贷款数量和民间借贷数量为具体指标。

表2:农户金融可得性和融资结构

[项目\&小规模经营

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全样本\&贷款总额(万元)\&0.78\&1.45\&0.83\&银行贷款(万元)\&0.10\&0.28\&0.11\&民间借贷(万元)\&0.68\&1.17\&0.72\&获得贷款农户占比(%)\&32.8\&38.7\&33.2\&获得银行贷款农户占比(%)\&4.1\&12.1%\&4.6\&获得民间借贷农户占比(%)\&31.3\&33.9\&31.5\&]

表2显示了小规模经营农户和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在金融可得性及融资结构上的差异。从贷款总额来看,小规模经营农户的贷款总额为0.78万元,适度规模经营农户为1.45万元,后者为前者的1.86倍,表明适度规模经营农户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小规模经营农户从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这两个融资渠道获得的贷款分别为0.10万元和0.68万元,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分别为0.28万元和1.17万元,因此无论是对于小规模农户和适度规模经营农户,民间借贷都是他们融资的主要渠道。小规模经营农户从银行和民间借贷获得贷款的比例分别为4.1%和31.3%,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分别为12.1%和33.9%,由此进一步表明民间借贷依然是农户的主要融资来源,正规金融对农户融资存在着明显的供给约束。

3. 其他控制变量。除了金融可得性外,本文还控制了可能会影响农户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其他变量。这些控制变量主要包括户主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家庭耕地面积、家庭资产、生产资料价格、农业机械化程度、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等。由于农村房产不易估算其市场价值,本文以受访者家户的金融资产作为家庭资产的替代变量;以种子价格作为生产资料价格的替代变量。农业机械化程度以家庭所在社区采用机械化耕作的农户比例作为指标。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通过“与三年前相比,本社区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难易程度”进行测量,答案为“较难”和“较易”,计量时相应设为“0—1”虚拟变量。

表3对文中所有的解释变量进行了描述。从数据描述中可以发现小规模经营农户的家庭资产明显低于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的家庭资产,这可能是因为适度规模经营农户需要积累更多的资金来进行生产投入。在生产资料价格上,我们发现适度规模经营农户要明显低于小规模农户,这很可能是由于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可以凭借更大的购买数量来降低生产资料购买价格。样本中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和小规模农户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6.27岁和58.27岁,反映出现阶段我国老人农业的现状。

四、实证模型与估计结果

本文采用Probit回归模型检验金融可得性与农户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模型构建如下:

[Prob(hh=1)=Φ(z)=-∞zφ(v)dv] (1)

[z=α+i=111βixi] (2)

(1)、(2)两式是农户从事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选择模型,其中[hh=1]表示该家庭选择适度规模经营,[hh=0]表示该家庭选择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式(2)中[xi]表示可能会影响农户选择适度规模经营的第[i]个因素,[βi]为相应的边际影响系数,本研究一共包含12个解释变量(见表3)。

表4报告了金融可得性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影响的估计结果。模型I中银行贷款数量和民间借贷数量对农民选择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9、0.05 , 即农户的借贷数量每增加10000元,农户选择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将会使适度规模经营的平均概率提高0.3%和0.7%,由此表明银行信贷比民间借贷对农户选择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更大。同时,银行贷款难易程度对农户选择规模经营的影响系数为0.38,即银行贷款的难度每降低一个等级,农户选择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将会使适度规模经营的平均概率提高3.1%。模型II中引入了“银行贷款数额”与“银行贷款难易程度”的交叉项,其系数显著为负,该结果进一步佐证了正规金融的可得性对农户选择适度规模经营具有更大影响。

表 4:金融可得性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影响的估计结果

[项目\&模型I\&模型II\&系数\&标准误\&系数\&标准误\&bankloan*bankdifficulty\&-\&-\&-0.1※※\&0.052\&bankloan\&0.09※\&0.049\&0.13※※\&0.068\&privateloan\&0.05※\&0.026\&0.05※\&0.029\&bankdifficulty\&0.38※※※\&0.076\&0.33※※※\&0.090\&householdasset\&0.41※※※\&0.139\&0.20※※※\&0.056\&householdsize\&0.05\&0.053\&0.04\&0.053\&land\&0.01※※※\&0.004\&0.01※※※\&0.003\&mechanicaluse\&0.27※※※\&0.150\&0.24※※※\&0.087\&price\&-0.06※\&0.033\&-0.06※\&0.034\&edu\&0.29※※※\&0.108\&0.29※※※\&0.108\&age\&-0.01\&0.011\&-0.01\&0.011\&marriage\&0.45\&0.308\&0.45\&0.303\&gender\&0.09\&0.175\&0.08\&0.174\&常数项\&-5.46\&-3.32\&[Log likelihood]\&-245.80\&-251.39\&[LR chi2]\&67.32\&63.21\&[Prob>chi2]\&0.000\&0.000\&]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农户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到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存在着一定的资金门槛,能否跨过这道门槛取决于农户的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计量模型中农户资产对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自有资金对农户选择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影响。 但相对于小规模的传统经营模式来讲,适度规模经营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户如果不能成功地获得外部融资,就很难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户的外部融资要么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渠道,要么通过亲戚、朋友等非正规金融渠道。按照农村的风俗习惯,民间借贷不可能替换使用,因为这种借贷大多属于来自亲戚和朋友的无息贷款,出借方对借款人的生产活动和金融关系的信息非常了解。亲戚朋友可能更倾向于为了房屋建筑和社会事务而借钱,因为这些方面被视为应该受到援助的最基本需求。但若借款是用于生产性投入,借款人就较难从亲戚朋友处获得融资(林毅夫,2005)。因此模型中正规金融比非正规金融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更大。

估计结果显示,土地面积、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生产资料价格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皆有显著影响,体现出资源禀赋、生产力水平和市场因素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影响。在农户家庭特征变量中,除了户主的文化程度外,人口规模等其他变量的影响系数都不显著。文化程度越高的户主可能具有更强的商业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而人口规模越大的家庭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供给。由此表明与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的传统小规模经营相比,适度规模经营更多地取决于户主的商业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

五、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采用Probit模型检验了金融可得性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能显著提高农户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且正规金融的影响效应更大;但另一方面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资金来源,非正规金融依然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户在正规金融融资渠道上面临着严重的供给约束,金融需求与供给的脱节成为农户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障碍。

因此要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必须创新农村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机構服务能力,提高农户的金融可得性。创新农村金融首先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一是要建立激励制度,提高金融机构走进农村,服务三农的意愿;二是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尤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使“三权抵押”真正成为联系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桥梁;三是要加强制度监管,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农户生产。其次,创新农村金融需要大力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金融物理网点和自助网点覆盖率。再次,创新农村金融需要不断提升业务人员素质,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户需求。最后,创新农村金融也同时需要从需求方着手,加强对农户的金融培训和宣传,丰富农户的金融知识,增强农户的金融意识。

注:

①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第三条第八款.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786719.htm。

②本文排除养殖专业户和专业大户的原因在于养殖业的适度规模经营目前还没有可资借鉴的合理划分标准。

参考文献:

[1]Stieglitz,J. and Weiss,A. 1981.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 71(3).

[2]Iqbal,F. 1986.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Funds among Agricultural Households in India,in Singly Squire and Strauss:Agricultural Household Model:Application and Policy,World Bank Publication,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3]Milde,H. and Riley,J.G. 1988. Signaling in Credit Market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3(1).

[4]Foltz,J. D. 2004. Credit Market Access and Profitability in Tunisian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Economics, 30(3).

[5]Fazzari,S. M.& Athey,M. J. 1987. Asymmetric information,financing constraints,and investment. 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69(3).

[6]朱喜,李子奈.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效率分析[J].管理世界,2006,(7).

[7]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2).

[8]林善浪,张作雄,林玉妹.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分析——基于福建农村的调查数据[J].财贸研究,2011,(4).

[9]任晓娜,孟庆国,李超,张瑞娟,温胜芳.种粮大户土地规模经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等 5 省的调查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10]钱克明,彭廷军.我国农户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4,(3).

[11]刘莉君.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求索,2010,(3).

[12]张兵,许国玉.江苏省农户投资行为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4).

[13]曲小刚,池建宇,罗剑朝.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3,(9).

[14]朱喜,史清华,李锐.转型时期农户的经营投资行为——以长三角15 村跟踪观察农户为例[J].经济学(季刊),2010,(2).

[1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