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伟岗,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专业博士;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副主任,现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创新药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第二届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临床与转化医学联合研究所共同所长,北京大学病理学二级教授,澳大利亚 Monash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分子病理学,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主持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二十多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8完成人)及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第一完成人2项)共8项。已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四十余篇。主编/参编著作5本。曾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称号,北京市“五四奖章”,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青年企业家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也应当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许多白领精英在他们事业辉煌、满怀豪情希望创造新辉煌的时刻倒下了。一些人英年早逝,还有一些人不得不急流勇退,空怀鹏程大志而抱憾终生。许多人只有在此时才开始思考健康与事业的关系,才开始意识到如果當初能够了解一些健康常识、医学知识有多重要。新闻媒体报道比较多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确,心脑血管疾病是中青年企业家、白领人群的第一杀手。但是,肿瘤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杀手,不容忽视。
每个人一生都有超过三成的几率被癌症缠上
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不同,后者经常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在中青年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造成猝死或致残。而肿瘤常常以慢性发病,逐渐进展的方式体现。某些恶性肿瘤如胰腺癌,恶性度极高,通常在临床诊断后数月死亡,总体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
根据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统计数字,我国每年新增加的肿瘤病人数约430万,每年死亡的肿瘤病人约为260万。即每天约有1万多人确诊癌症,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8个人得癌症,而且这个数字还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癌症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以后最主要的疾病死因。根据权威测算,如果一个人活到85岁,其患癌累积风险为36%。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一生都有超过三成的几率被癌症缠上。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其主要致死原因是肿瘤的转移,即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例如肺癌),转移到另一个器官(如肝脏)。在肺脏的肺癌称为原发癌,转移到肝的肿瘤叫转移癌。转移是恶性肿瘤独有的生物学特性,也是恶性肿瘤之所以致命的最主要原因。目前,临床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部分肿瘤经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但是,肿瘤一旦发生转移,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和药物,相当大比例的转移,癌病人最后的的结局是死亡,即超过90%的肿瘤病人最后死于肿瘤转移。问题在于,按照目前我国的医疗现状,近80%的肿瘤病人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肿瘤。我国肿瘤病人的五年生存率仅仅是美国的一半。
发生于不同器官的肿瘤,其生物学特性及对人体的危害也明显不同。有些肿瘤的恶性度比较高,如胰腺癌、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等,总体五年生存率在20%以下。有些肿瘤恶性度相对较低,如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某些类型的淋巴瘤等,总体五年生存率在80%以上。但同样的肿瘤,有转移和无转移之间有明显差异。如大肠癌,无转移的病人五年生存率在60%以上,有转移时五年生存率在30%以下。
通过人为方式减少得肿瘤的机率
对于肿瘤来说,大家应当明确“三级预防”的概念。一级就是预防肿瘤的发生,减少各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因素,从而达到不得癌或少得癌的目的。二级预防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在肿瘤刚刚发生的时候发现确诊,早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将肿瘤扼杀在其早期阶段。早期治疗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转移的发生。病人所受到的损伤或副作用也会降到最低。三级预防是对癌症患者,提高治愈率、生存率、康复率和生活质量,减少其并发症,防止致残,以减轻由癌症引起的疼痛。
肿瘤中不到10% 与家族遗传有关。例如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尚未发现肿瘤的情况下于2013年对外宣布自己切除了乳腺,2015年又切除了双侧卵巢和输卵管,这与她的家族遗传有关。她的母亲56岁查出卵巢癌因病去世,她的姨妈和外婆也都是因乳腺癌去世,专家判断她很可能有肿瘤的家族遗传背景。经基因检测,她的家族确实携带BRCA1基因突变。这个基因与卵巢癌、乳腺癌相关。此外,某些大肠癌、肉瘤、多发性内分泌肿瘤也有家族遗传史。
绝大部分肿瘤的发生是在体细胞水平,即通常所说的“非遗传”。这些肿瘤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包括射线、化学致癌物、紫外线等)、生活方式、微生物感染等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约60-70%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即通过控制环境、改变生活方式、及时消除感染源等手段减少肿瘤的发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人为方式减少得肿瘤的机会。
在中青年企业家、白领人群中比较常见的肿瘤包括消化系统肿瘤胰腺癌、肝癌、大肠癌、食道癌、胃癌、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往往是“病从口入”,与饮食中高脂肪、低膳食纤维、高热量摄入、酗酒、水果蔬菜、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等有一定关系。还与某些微生物感染有关,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食物中黄曲霉毒素加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等。而肺癌与吸烟、空气污染有密切关系(女性肺癌与二手烟及局部环境空气污染关系密切)。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必要的医学健康知识,不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预防和减少肿瘤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三分之二的人是否得癌症看你运气好不好
癌症与基因改变密切相关,这已是得到学术界公认的事实。“得癌是因为运气不好”,这是最近极为吸引眼球的一个热点话题。其来源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著名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观点。他们发现,随机不可预测的DNA复制“错误”占了癌症突变的三分之二,环境因素造成了29%的突变,而遗传只占到了5%。换句话就是,三分之二的人得不得癌症就看你运气好不好。
现实中,癌症往往也会发生在那些遵循健康生活规则的人们身上——不吸烟、饮食健康、体重适当,很少暴露于已知的致癌物质,并且没有家庭疾病史。有人提出,既然这样,前面说到的“控制环境、改变生活方式、及时消除感染源”等手段就没有什么意義了。其实,科学家提出的以上观点未必就是像这些人理解的。
癌症的确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但是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因为需要多个基因的参与。基因复制时一个基因的突变,往往会被机体的修复系统及时纠正。即使保留下来,但是一个突变还不足以引发癌症。研究证实,通常需要三个或者更多的突变才会引发癌症。这些突变需要不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启动癌变过程。因此这个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几十年甚至更长。而且这种突变是可以传给下一代的。遵循健康生活规则可以减少不良因素造成的基因损伤,久而久之,对机体还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只不过没有原来预期的那样立竿见影。从长远角度看,由于基因遗传的因素,健康生活方式也能给你的后代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基因版本,使他们减少得癌的几率。
“肿瘤是不治之症”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
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经常性的健康体检也是早期发现肿瘤的重要手段。当然常规性的体检针对性并不强,检查项目无法包括所有肿瘤标记物,漏检率相当高。常规体检发现异常指标只是一种提示,不非一定意味着癌,需要根据情况作进一步的针对性检查。
平时要注意身体的异常变化,及时找医生咨询检查。有这样一种说法:成功的企业家一定要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律师,另一个是医生。经常与医生朋友交流,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建议,会在你的身体尚未发生不可逆转的病变之前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使你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即使不幸得了肿瘤,也不要过于恐慌。既要高度重视,精神上又不能崩溃,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三分之二的肿瘤病人是吓死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精神崩溃的病人,再好的药物和措施最终效果也不会太好。积极稳妥的治疗加上良好的心态,会使多数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尽管目前医学科技水平尚未达到完全掌控肿瘤的阶段,但“肿瘤是不治之症”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精准医疗”的发展和逐步推广,使我们能够在基因水平认识各种肿瘤,从而为寻找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的“靶向药物”奠定基础。科学家们乐观估计,在未来20-30年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将会得到根本解决,肿瘤不再是不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