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建立研究

2017-06-06 20:34冯安贵李伟鲁昌盛刘启雄胡小杰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成熟度教育信息化

冯安贵+李伟+鲁昌盛+刘启雄+胡小杰

【摘要】构建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成熟度模型,积极促进信息技术在现代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中的应用,促进教育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高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器,是判断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绩效成熟度等级客观要求。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成熟度 模型建立

近些年,信息化技术应用呈井喷式发展,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信息化应用逐渐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支柱和国家建设中坚力量。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及当代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要求,已逐渐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效如何等问题已成为信息化建设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对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显得更加迫切。

一、教育研究的现况

“融合”和“创新”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教育重要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教育的起步,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是信息化迈进重要环节,构建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重要保障,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化教育重要标志。

我国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对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构建和测评方法,透过各个角度提供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和框架,完善“指标构建”,借助文献研究评估体系,从没有信息化建设意识、计划、硬件、设施,不系统的状态到有信息化建设的计划及相应文件,学校在环境建设,教师培训等多方面投入,拟定了制度方案逐渐纪律化的过程;在环境、师资、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不断优化和改进,发挥较好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效果,将信息技术工具有效整合到各个领域。变革不断进行,寻求在教学、管理、科研上突破和改革,并获得相关成绩。

二、信息化的評价方法

在继承国内外学者对于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评价方法研究基础上,创新和融合相结合,经过整理、分析、吸收、借鉴和拓展研究过程,提出适合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价方法的模型;通过评价方法分析比较,归纳优缺点和使用条件,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对现有的方法进行攻进、拓展,建立信息化评价模型;以定量为主,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价现状作定性分析及归纳。根据我国职业教育评价发展脉络,反思成败得失,汲取其经验教训,预测未来走向,从而为我国高职教育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高职教育评价系统特别注意,瞄准高职教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评价效益性,遵循相应原则。传统模式结合现代模糊控制理论,将定性与定量,模糊与精确,静态与动态综合起来研究质量评价。建立科学、客观、简易、可行、合理的教育指标评价体系是绩效评价的基础。通过研究调查结果,得出质量资源、领导、战略、创新等管理因素。

三、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标准,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要求、规格和模式。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现代化信息技术是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必要手段。高职教育信息化暴露出应用与预期效果的巨大落差,内部各要素发展不均衡,高校课程内容重复,陈旧,培养质量不过关,当前发展重要瓶颈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它不仅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全面完善,还体现专业属性和层次特征。传统教学评价都是通过教学督导完成,评价核心是教师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和教学展示,很少关注学生行为和效果。研究新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更好的关注学生行为变化,包括学习反馈,学习效果,学习行为变化。更关注于教师自我诊断,自我调整,减轻一线教师工作压力和量,保障教务管理科学、合理、规范化。所以教育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加大投入,科学管理,积极构建高校信息化学习资源中心,为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提供平台。教师通过学生学习反馈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内容、教师教学技巧对所学知识掌握,学习效果通过再现学习内容、理解学习内容、迁移学习内容和创新学习内容,学生学习行为通过现有水平提高希望、认识自己不足、允许提高环境和尝试新想法的机会,产生效果是学生质量提高、学习态度改变、教学环境改善、学生满意度提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往往是一次性投入,信息系统缺乏升级和维护,无法适应学校发展需求。

四、高职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

美国联邦教育部以电子学习,构建世界课堂为核心的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战略;英国制定《教育改革法》包含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国家统一课程;德国则安排专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我国在“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取得重大成就,为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随着信息化教育手段高速发展,强有力地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从经济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迫切要求角度,以及教育自身发展对职业教育高层次迫切要求角度,要求高职院校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作用”,较滞后于发达国家。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教育信息化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清楚地评估竞争优劣,构建高校信息化学习资源中心为切入点,从全新的视角审视高职院校构建信息化认识和质量管理绩效的信息化渠道,不断提升质量绩效水平,加强“融合”和“创新”高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教育,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是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特征[J].山东电大研究动 态.2002.(6)

[2]孙德海.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国内外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07.(12)

[3]刘云伟.高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实现[J].2017(1)

[4]汪长明.高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探索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成熟度教育信息化
成熟度和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基因型观赏向日葵种子休眠期的影响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推进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留叶数和成熟度影响雪茄烟叶品质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激光可精确检测水果成熟度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