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教育之根

2017-06-06 20:18童喜喜
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之根扎根意义

童喜喜

日常生活中,许多被人们视为理所应当的事物,甚至被视为永恒不变的真理,其真实原因,不过因为相对于世界的广博、社会的衍变,人类的生命实在太过短暂,导致目光短浅而已。

比如,对知识的极端尊崇,只是工业时代对人的要求。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种专业技能,成为社会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教育回应时代的要求,从而逐步走向知识第一。

人类的发展,正從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突飞猛进,知识第一的弊端由此愈演愈烈。

最直观的表现是当下儿童对生命的漠视。无论是对自我的放逐甚至轻生,还是对他人的霸凌乃至杀戮,已经成为教育之痛。

更沉重的问题其实是隐性的,那就是在全社会蔓延的:对生命缺乏敬畏,病情的反复可以酿造残忍的医患纠纷;对生命缺乏尊重,懵懂的孩童能够引发教师的凌辱;对生命缺乏关怀,把行业赋予自己服务他人的职责变成要挟他人的权力,各行各业都屡见不鲜……如此种种,不仅是制度的缺失,更是教育从根本上缺少了时代前进需要的力量——生命第一。

将生命视为教育之根,这不是简单的对教育缺失的补充,而是回应信息时代对人的全新需求。

对于个体而言,只有生命教育,才能把碎片化的知识统领融合为智识,成为把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真正通过知识实现生命的超越。对生活而言,只有生命教育,才能弥合后现代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消解;才能在解构之后重构;才能在多元中重新整合,实现完整;才能在迷惘中继续创造,拥有幸福。对教育而言,只有生命教育,才是把教育之根扎进了永恒的泥土之中;才是重现了教育本义;才能在朝向茫茫未知中,激发生命的无穷潜力,勇猛无畏地探索。对于人类而言,只有生命教育,才能恢复对生命的敬畏,也就是恢复对人类自身的认知,才能让生命创造存在的价值,才能让生命发挥存在的意义,才能在创造这一切中真正创造并拥有未来。

1979年,澳大利亚的悉尼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以生命教育命名的“生命教育中心”,这标志着生命在教育之中被重新认识。如今生命教育分为三种。我们取一般意义上的生命教育,融合广义和狭义的生命教育之长,指的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即通过关注生命中的重大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有着良好的状态尊重他人生命,创造自我生命的价值。

人的存在,不仅仅是肉体的物质的存在。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综合体。正是后两者的出现,让人的生命有了超越的可能。自然生命,是前提。人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目的之一。社会生命,是丰盈。人是孤独的,个体和个体之间就像一座又一座孤岛,是依靠社会的海水取得联系,互相依存。精神生命,是灯塔。总有一些人,因为先天后天的相得益彰,生活在一群人之中,汲取了众人的智慧,淬炼出自我的精彩,更加充分地活出了生命的意义,从而成为人们对照自我的范本。

我相信,无论教师、父母还是学生,一旦清晰认识到这三种生命的存在,认识到三重生命是教育之根,就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改变。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扎根于生命,意味着教育不

仅仅是一份工作,恰恰相反,工作正是自身生命的一部分。如此一来,工作中更容易唤醒生命的尊严。

对于父母而言,教育扎根于生命,则意味着家庭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吃喝拉撒睡,那只是简单地维持自然生命,同时应该注意社会生命的拓展、精神生命的提升。

对于学生而言,教育扎根于生命,首要是自然生命的健康,与此同时,社会生命为当下搭建了更宽广的平台,精神生命给未来提供了更清晰的标杆,对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认识,自然会促进对自然生命的珍惜。

将教育牢牢扎根于生命之上,意味着所有知识仍然是我们倾力探索世界的工具,只是,通过生命这一活生生的载体,我们将以美与善的方式,诠释与运用知识,从而不断超越自我,改善世界。

猜你喜欢
之根扎根意义
探寻文化之根 增强民族自信
寻“试题”之根悟“回归”之本
红领巾守护中华文字之根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扎根故土 带头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