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科技创新战略思考

2017-06-06 22:39杨万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杨万清

[提要] 围绕常熟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从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产业创新环境建设、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主要思路。

关键词:常熟;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0日

常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行政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下辖9个镇(场)、1个新区,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各1个,1个中国常熟服装城,1个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近年来,常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长期位居全国百强县前10位。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人均超过3万美元,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

围绕建成“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常熟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努力优化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构筑区域竞争战略优势。

一、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主动融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优化在常重大创新载体的布局和功能,建设融科技研发、高端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生活配套和高品质生态空间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创业载体。

(一)加快创新型园区建设。按照创新型园区、乡镇的建设要求,着力推进国家、省级开发区和乡镇转型发展。大力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与创新创业充分结合,积极建设开发区科技创新“园中园”和创新型乡镇,形成创新要素更加集聚、高端项目加速成长、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转型发展新局面。积极探索高校、地方、园区、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将研发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资本运作优势结合起来,打造社会化的技术增值平台和高端人才创业平台。

(二)加快科技产业园建设。按照“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特色鲜明”的要求,加快科技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省级科技产业园,争创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加强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提升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完善产业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一批百亿级优势创新企业集群,将科技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

(三)加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与“促发展、调结构、重统筹、惠民生”的有机结合,以提高人民生活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主线,大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重点围绕疾病防治、人口健康、公共安全、节能减排与资源环境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综合示范。

(四)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一中心、两基地、多园区”目标要求,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涵建设,加快建立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招商、标准化管理新机制,吸引农业高层次人才来常熟创新创业,提升园区的示范引领能力、集成带动能力和扩散支撑能力。

(五)加快创业孵化器建设。积极探索众创空间发展和运营模式,推进孵化机构的运营机制创新。以“互联网+”为切入点,在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等领域发展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的创新型孵化器,打造创新型小微企业集群。

二、产业创新环境建设

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提升高新产业发展水平和层次,努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一)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特色产业重点领域技术指引,加强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前瞻布局。发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等产业基地的集群发展优势,培育若干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二)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按照“高端、高新、高效”的总体思路,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纺织、轻工、冶金等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装备更新研制等工作,建设一批智能工厂(车间)。

(三)加速现代农业提速增效。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地方名特优优良种质资源提纯复壮与保护开发工作,重点保护开发水稻、优良畜禽、特种水产及名特优林果茶等品种,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植物新品系、新组合。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科技带头人和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三、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资金、项目、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一)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关键技术、重大产业化技术,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开展研发活动,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组织开展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努力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重大创新成果,以技术突破引领产业提升。

(二)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深入推进大中型内资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覆盖、外资企业普遍建设研发机构的“双推进工程”以及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服务转型升级支撑能力的“双提升工程”。推动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探索建设企业研究院,开展前沿先导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开发。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推进法人研发机构建设。

(三)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施科技企业“小巨人”培育计划,全力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梯队。引导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四)加快企业高端人才集聚。按照“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舞台、有利益、有前途”的要求,紧扣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引进培养造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企业家,努力打造全国同类城市中人才创业、创新、创优的首选城市。加强领军人才与本土民营企业对接,实现互利共赢。

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依托各类科技服务平台、中介机构,优化面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体系。

(一)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信息共享、公共技术服务、科技创新投融资、仪器共享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的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服务,培育科技咨询、科技金融、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运营、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等中介服务机构。

(二)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积极开拓科技金融合作途径,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政策性金融资金和商业性金融资金相结合的科技金融合作新机制,加快构建符合实际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成立科技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保险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通过发行科技债券、利用银行间资金等方式,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拓展科技镇长团工作内涵,广泛开展教授、博士与地方产业、企业的对接。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大学研究院的创新支撑作用,深化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组建产业、行业技术创新联盟。

(四)健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处置、知识产权侵权查处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高水平专利运营机构落户。建设发展区域性专利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推动专利技术和项目成果展示交易。

主要参考文献:

[1]常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Z].2015.

[2]常熟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动科技技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Z].2015.

[3]常熟市人民政府.关于聚力产业科技创新的若干工作意见实施细则[Z].2015.

猜你喜欢
创新型城市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大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大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文化的作用及培育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基于DEA 的城市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