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红 杨铁军 顾娟
[摘要]本文围绕着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紧密结合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类型、培养过程构建了由知识学习、实践活动、理论研究、学以致用四个平台组成的“知行研用”一体化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学术研究、实践活动等教学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平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目的。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12-02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足之本、立命之基,坚持以培育创新人才为中心,以协同创新为引领,高校应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机制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2009年12月召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提出将培养模式与构成要素联系起来。2013年国家分别颁布《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机制、改革发展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引导和规范。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在于形成职业能力为主的知识结构,培养活动体现出务实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将围绕着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紧密结合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类型、培养过程及培养方式,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知行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的提出
“知”是知识学习,“行”是行为、行动。“知”“行”关系在哲学和教育学领域都是一个基本问题。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马鼎鑫等诸多学者针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高等教育中“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提倡用“知行合一”的德育观作为指导,从根本上解决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是指理论研究。杜志强等人认为硕士课程内容应符合实践应用知识观、职业发展观、行动反思实践观,强调从“知识本位”向“行动本身”转变,超越“去情景化”走向“行动研究”。2014年,许慧霞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出了“知行研合一”的培养体系,为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独特的院校改革视角。将“研”融合与渗透在教育硕士培养中,运用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总结经验、探索教育规律,发现与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构建了“知行研合一”培养体系的总体架构。
教育部高等教育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硕士研究生突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比较扎实宽广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能够承担从事本应用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应用研究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需要及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深入,如何做到“用”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用”是指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最根本的是要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要联合起来,由浅入深、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学到的东西要经常揣摩,真正地理解其含义,然后按照理论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就这样相互促进学习,逐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本文构建“知行研用”一体化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二、培养体系的构建
研究生培养体系包含诸多因素,它的内涵甚深外延甚广,是个复杂的规范教育系统。胡玲琳博士认为,研究生培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它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特性的一种总体性表现。因此,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概念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以“突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为指导思想。研究生培养方案是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将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支撑平台、质量保障等人才核心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方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学分要求、考核方法、实践环节、培养计划、论文工作、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然而,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理论研究能力,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独立研究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更要注重学以致用,各个培养环节的能力培养。因此,本文构建“知行研用”—体化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见图1),由知识学习(“知”)、实践活动(“行”)、理论研究(“研”)、学以致用(“用”)四个平台构成。“知”是指研究生应具备坚实宽厚的学科知识和理论基础,可通过课程平台获得。“行”是指通过实践基地或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专业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研”是理论研究,学生通过学术研究增强科研能力。“用”是用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科学问题。
三、培养体系的实现及目标
知识学习平台可通过课程设置、学术交流获得专业知识。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手段,保证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要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适当增大学科主干及相关专业课程的比例,还可增设跨学科课程,要不断拓展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为研究生展开科研活动储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有着密切关系。课程的设置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合理的课程體系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课程的设置既要体现学生的需求,又要满足社会的要求,同时还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课程的内容既能反映出学科的主要知识,又要符合知识发展的规律与时代的要求。研究生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可分为必修的学位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为拓宽知识面,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生培养需要,课程设置要侧重于知识的前沿性和应用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要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结构,与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进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专业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学术交流也是获得专业知识的另一重要方式,学术交流可体现获得知识的灵活性,可以保证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研究生学识的厚度和宽度,提高认知能力,为科研活动打下基础。学术交流能更好地兼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专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各自的意愿和职业目标接受培养。
实践活动平台是指学生通过实践基地或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要建设一批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平台和机会。利用到企业学习的机会,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结合本专业学科知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和关键性环节,提升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着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环节是当前人才培养工作的最薄弱环节。要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的设计和应用,统筹安排学生到实务部门、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实践经验的培养,提升技能,增强独立工作和科研的能力,弥补在专业实践技能方面的不足与缺陷。
理论研究平台是在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撰写硕士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选题要符合研究方向,需要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等,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理论上要有开拓价值。学生撰写论文过程可通过查阅文献、交流研究、进一步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把握前沿性热点问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促进创新思维活跃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学以致用平台是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是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培养应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可以考虑设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的竞赛,可以激发潜力、拓宽思路,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们在学、做、练、想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解决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难题,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进一步促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敢于面对困难,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的生存能力。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最主要的方式,其培养目标是要培育出具有独立研究能力、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离不开坚实的条件、政策和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健全经费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强化教师培训工作,健全教师到社会挂职、锻炼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教师队伍。进一步出台激励教师静心教学、潜心育人的政策措施,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