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程、现状与学科建设的探讨

2017-06-06 08:15梁杰皓马原
西部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梁杰皓+马原

摘要: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该学科在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的成绩,但是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仍然面对着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母学科”的建设,理清学科的边界,夯实学科的理论基础,培养出有责任、勇担当,具有高度的学科自信与自觉的学科人才,为进一步推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该学科的任务是通过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中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从而将一般规律运用到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当中。本文主要回顾我国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对发展的现状做进一步的分析,对该学科的建设提出几点思考,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

一、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历程回顾

思想政治教育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紧密相关的,二者血脉相连,犹如“母与子”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向的逐步成熟发展,才有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成长空间。因此,回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就必须先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从无至有到发展的历史演变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活动,古今中外早有之。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始于1983年,中共中央发布《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文件当中指出,要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政治工作专业。与此同时,国家教委也召开了会议,明确提出要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召开学科建设会议,拟定了课程的设置、培养的规格、目标等事宜,并委托武汉大学等高校编写相关的课程教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在1984年正式招生,当时国家发布了《关于国家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批准了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十二所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并于1990年全国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1996年,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的部分高校成功筹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点,以此为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了自己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2004年以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决定增设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二级学科,国家将原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置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从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归属、学科的定位日益明确,学科的建设也得到了发展。2012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意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等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资源,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互补性、交融性,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好地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与发展三十多年以来,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学科定位日益明确,学科的研究方向也不断细化。

(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兴起与发展

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也逐渐发展起来。在国家教委的组织与领导下,国家开始编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材。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也被国家重视起来。“至1995年全国第一本《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教材出版、全国首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召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奠基阶段,其特征是为以区域性研究为起步,初步形成体系”。[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的确立,也意味着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该学科在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研究方向,现已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学科体系的成熟,让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开设。此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不断的增加,论文与著作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例如:沈壮海《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补白之作》、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陈立思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论文与著作的增多不仅说明了该学科研究人数的增加,学科受关注的程度的上升,也反映出该学科的发展正处在良好的态势。

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该学科在学科建设、学理规范、研究的领域等方面都取得许多成就,但是从学科建设的历史来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新兴、年轻的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现将主要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学科建设的边界模糊

学科边界是指,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独特的研究领域,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因此有明确的学科边界,独特的研究领域是一门学科区分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就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存在学科边界模糊、学科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例如有人就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与比较政治学混淆在一起,原因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对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政治制度进行一个梳理与比较,从而对某种政治体制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一个总结。两门学科有一定的关联性与交叉性,因此有人就把二者的共性等同起来,其实这就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似的部分使人们在认识上产生了误区。因此,梳理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研究的范围以及理清相近学科的边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话题。只有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研究的方向与视野牢牢地把握住 ,才不至于使学科边界模糊化,同时也能够减少一些学者“借船出海”的现象出现。

(二)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的研究方法不够成熟

一门学科想要取得独立的地位,就必须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我们发现一些古老的学科如历史学、文学等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有部分原因归结于他们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基础理论,并且这些基础理论能够提供给他们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所以,可以这样说,一门学科要不断地成熟与发展就需要深厚的历史根基与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回望过去,我们发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还不够成熟,其中的原因是没有成熟与完善的基础理论,学科的基础理论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很多时候我们研究的内容是零星分散的,没有做到“以一带多”、“以点串线”、“以线成面”的研究效果。学科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不到位成为了该学科发展的一块重要的短板。除了基础理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之外,基本研究方法还不够科学与成熟,也是制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哲学社会科学,至今为止才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相对于其他的哲学社会科学而言,他没有厚重的发展历史,因此没有形成科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因此,我们在实际的研究当中怎么做到“兼百家之长”借鉴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其有机融合在一起,这也是我们的学科建设者应该思考、探索的方向。

(三)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有待加强

学科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事关该学科是否后继有人,是否能够继续发展、充实该学科的队伍。在实际当中,我们也发现了对该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并非是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我们暂且放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我们将其范围进一步扩大,放眼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该学科有六个二级学科,但是本硕博都具有招生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因此,该学科承担着为其他五个二级学科培養人才、输送人才的艰巨任务,即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本科阶段拥有招生资格,但是我们也不难知道,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该学科的招生情况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很多在硕士阶段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并不是科班出身的,因此该学科面临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艰巨任务。我们回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存在相似的问题,“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作者中,我们看到了其中大部分都是比较德育的研究者,而非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虽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断呼吁要加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但是真正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依然寥寥无几”。[2]因此,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严重地制约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学科的兴旺发展不仅要有独有的研究领域、深厚的基础理论作为支撑,也要有一大批有责任、敢做为、勇于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高质量人才队伍作为保障。

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夯实学科的基础

我们在这里说的学科基础不单纯就本学科而言的,笔者认为要夯实学科的基础不能够只是做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基础性工作,也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乃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与发展能够起到一个带动的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由于设立的时间短,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多年,因此还有许多学科基础性的工作没有完善,“母学科”发展的不完善势必会影响到“子学科”。因此,加强“母学科”的建设,深入地将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学科的功能定位做足、做细、做实。夯实学科基础,需要我们凝练清晰的学科方向。清晰明确的学科方向是我们进行学科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前提。那么,怎样凝练清晰的学科方向去保证学科建设呢?笔者认为应该就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不能够张冠李戴,不是本学科坚决不去接收。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是谁的就应该谁负责来研究,是社会学研究范畴的就应该是社会学来研究,不能够都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研究。我们提倡学科之间相互借鉴,是为了打开更加广阔的视野,提供新的思路,但是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往里面装。第二,加强“母体”学科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母体”学科就应该提供宏观的指导,为底下的二级学科以及三级学科提供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子学科”就应该自觉坚持在“母学科”的指导下发展,加强与“母学科”的联系,在建设与研究的过程中,就应该时刻关注“母学科”的前沿问题,将前沿问题适当地融入到内部的范畴当中,扩充自己的研究领域与方向。总之,“子学科”与“母学科”是血肉相连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要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要夯实学科的基础,夯实学科基础就要与 “母学科”相联系,“母学科”就应该做好进一步的发展工作,提升自己的实力,让后代有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二)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

一门学科最终的建设与发展靠的是什么,是“人”。人是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说扎实的学科基础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前提,那么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一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中心环节。那么,我们应该教会人才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在做好人才队伍的培养的工作就应该做到“两自”:

一是帮助人才队伍树立学科的自信。笔者认为在人才培养上这一点很重要,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现实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非本学科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该学科只是意识形态的教育,很难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因此,面对种种的误会,我们的人才队伍能否树立高度的学科自信,学科意识,“要理直气壮讲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思想史上的科学性、而且具有不可磨灭的当代价值的信念”。[3]

二是帮助人才队伍树立学科的自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仍然有许多的空白,学科建设的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因此能否坐得住“冷板凳”是我们建设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任务,我们建设的人才队伍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性格,有为该学科建设的勇气与信心,自觉担当学科建设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自觉担当、自觉奉献”是我们学科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内容。

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把学科自信与学科自觉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使人才培养的工作能够取得新的成效,让更多的人才感受到这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更加自信自觉地勇于完成自己的专业使命。笔者认为对人才队伍的学科意识、专业意识的培养往往比单纯传授他们学科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写作更加重要,因为当一个人真正形成自己的学科意识、专业意识的时候,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使命。

(三)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工作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哲学社会科学。因此我们就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工作。如:将业已成熟的研究方法借鉴过来,充实我们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将业已研究的方向,适当吸收,重新以新的视角进行研究,多角度地进行整合,这些都有益于我们学科建设的新发展。

四、结语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已经取得了诸多的进步,但依旧是“任重道远”。在新的环境下我们应该树立起高度的学科意识与学科自信、自觉,勇于承担起学科的建设使命,充实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让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其“资政育人”、唱响主旋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巫阳朔.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J].阿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3).

[2]苏振芳.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4(7).

[3]陈锡喜.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15(30).

作者简介:梁杰皓,广西南宁人,作者单位为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原, 陕西商洛人,作者单位为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薛耀晗)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