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言语”视角探究文本“有什么”
——解读《晏子使楚》

2017-06-06 02:35廖纪元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水土楚王盗贼

◇廖纪元

王荣生先生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这就是说,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认为要确定一个文本应该 “教什么”,首先必须搞清楚这个文本到底“有什么”可以教。

《晏子使楚》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这篇课文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应该思考:它“有什么”可以教的?以下,我从“言语”视角对这篇课文进行解读。

一、言语内容

从文本内容来看,晏子说的很多话都不是明说,例如:“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晏子的这些话语,表面意思学生是很容易理解的,但要透过这些话语,理解晏子真正的意思,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难度了。所以,教学时,应当将读懂晏子语言的真正意思这一教学目标放在首要位置,否则,其他的教学就会是无效劳动,至少是微效劳动。读懂内容,是阅读文本的基础。

二、言语形式

文本用三个故事盛赞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这凛然正气是从晏子的语言中透出的。怎么透出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关注他的言语形式。

言此而意彼——如:“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看似在说齐国人在楚国做盗贼是因为水土不同,实则是在讽刺楚国是个滋生盗贼的国家。

言曲而意直——如:“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晏子没有直说楚国是个“狗国”,而是 “看了看”,并让人去问楚王“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其意直指“狗国”“狗王”。

言外而意内——如:“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好像是在说自己很不中用,言外之意却是在说楚国连下等国家都不如。

另外,晏子的语言中大量使用了反问与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晏子的凛然正气表现得更充分。当然,还应关注楚王,他的语言很多时候也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将他的骄横、傲慢、阴险刻画得淋漓尽致,更反衬了晏子的形象。

三、言语艺术

这是一篇很好的表现口才的文本,晏子的语言太有艺术了,更进一步地说,太有辩论的艺术了。

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当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想以让晏子钻洞的方式来侮辱晏子时,晏子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城门,这是狗洞,只有访问狗国才钻狗洞。以楚王的“矛”攻破了楚王的“盾”,取得了第一次交锋的胜利。

2.偷梁换柱。当楚王问:“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以首都临淄的人“挥汗成雨”“联袂成云”“摩肩接踵”来反驳。其实,晏子是巧妙地偷换了概念,将楚王的“人才”偷换成了“人数”,但晏子的偷换概念不着一点痕迹、恰到好处。在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时,晏子又巧妙地换回了“人才”——上等人、下等人。好一个偷梁换柱,晏子取得了第二次交锋的胜利。

3.以他山之石攻玉。当楚王侮辱齐国人没有出息,只会做盗贼时,晏子没有进行正面的辩解,因为这时任何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晏子巧妙地借用了水果的“水土不同”,来说明人的变化也是因为“水土不同”。这本来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晏子却将其机智地连在一起,让别人无法反驳他的“无理之理”。借用他山之石,取得了第三次交锋的胜利。

正是因为晏子有以上高超的言语艺术,在与楚王的多次交锋中,才能取得全面的胜利。而他也因为机智善辩被载入史册。

四、言语场合

常言道,到什么山上就唱什么歌。任何语言都是特定场合下的产物。如果晏子面对的是老朋友,或是楚国的大臣,他还会如文本中这样表达吗?肯定不会!正因为他面对的是楚王,他的反驳既要强劲,又不能失礼节,所以,他就“严肃地回答”“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拱了拱手,说”“说着他故意笑了笑”“站起来,说”……虽然有的话似利刀,但有这些特定的“润滑剂”,楚王也不好发作。内容决定形式,正因为有这样特定的场合,才会出现特殊的言语形式,从而体现出言语的适切性。

五、言语效果

无论采取何种言语形式,有怎样的言语艺术,在什么样的特定场合,最终要达到的都是言语效果。晏子的言语效果是非常好的: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楚王 “只好”陪着笑—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为何会有如此的言语效果?我们还得从言语内容、言语形式、言语艺术、言语场合等诸方面予以观照。正因为在特殊的言语场合,用适切的言语形式,艺术地表达出言语内容,才取得了预想的言语效果。

只有清楚地知道了一个文本“有什么”可以教,才能恰当地选择“教什么”,根据“教什么”思考“怎么教”,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猜你喜欢
水土楚王盗贼
楚王失弓新编
城市水土工程保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土工程保持监测基本方法解析
六盗贼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楚王爱细腰
神秘的盗贼
楚王招贤
神秘的盗贼
楚王围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