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压力充气泵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2017-06-05 14:18边红丽田丰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充气置换术下肢

边红丽, 迟 迅, 孙 晶, 安 宁, 田丰德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骨外二科, 辽宁 大连, 116001)

间歇式压力充气泵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边红丽, 迟 迅, 孙 晶, 安 宁, 田丰德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骨外二科, 辽宁 大连, 116001)

目的 探讨间歇式压力充气泵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318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8例采用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另21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Hb、PLT、D-D的变化以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换术后6 d的PLT低于对照组, 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d的下肢静脉流速大于对照组, DVT检出率低于对照组, DVT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能够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PLT和D-D, 减少DVT的发生。

间歇式充气压力泵; 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预防

随着中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膝骨关节炎患者逐渐增多,该类患者临床常表现为慢性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对于症状较为严重者多采用膝关节置换术以纠正畸形、改善病情,恢复膝关节功能。但由于术后需要卧床、制动,加之受麻醉、血液流速减慢的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影响预后。据相关文献[1]报道, DVT的发生率高达41%~85%, 因此积极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对21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有效预防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18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标准:① 经CT或MRI检查确诊; ②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③ 术前经超声检查未发现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④ 身体状况良好,可耐受手术; ⑤ 术前凝血功能正常; ⑥ 年龄≥18岁; ⑦ 无腿部畸形。排除标准: ① 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如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心功能Ⅲ级以下者)、肾功能衰竭达3期患者; ②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等; ③ 急性血栓静脉炎、严重外周动脉血管疾病; ④ 下肢神经性疾病、下肢关节强直; ⑤ 有抗凝治疗史或肝素过敏史; ⑥ 合并有恶性肿瘤史、肥胖史等高危因素者; ⑦ 患有或近期有急性出血性疾病史。将其中2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术后采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男115例、女95例,年龄45~75岁,平均(60.5±12.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5 d, 平均(2.5±0.5)d, 手术部位为左侧109例、右侧101例,体质量45~68 kg, 平均(54.4±7.9)kg, 疾病种类为骨性关节炎16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1例。将另10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年龄41~78岁,平均(61.2±13.2)岁,受伤部位为左侧58例、右侧50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74 d, 平均(2.1±0.7)d, 疾病种类为骨性关节炎8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2组的术前护理方法相同,且在同一组医护人员的配合下实施膝关置换术。① 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采用常规方法预防术后DVT, 首先向患者介绍DVT的相关知识、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术后预防DVT的重要性,并讲解床上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及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以加快下肢血液循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并按摩患肢,观察患肢疼痛、肿胀、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等情况[2], 每天对双下肢周径进行2次测量并记录(同一部位测量),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予以相关处理。穿弹力袜,使用抗凝剂(术后1d其注射低分子肝素钠6 400 U), 且术后由专人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②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2 h采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使用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患者取平卧位,护理人员按说明将间歇式充气压力泵仪持续安置于患者双下肢,根据双下肢周径调节袖带松紧度,使套管与主机及套筒连接紧密,套管无打折、扭曲,连接电源。调节至“间歇压力”模式进行加压充气,机器显示屏显示压力数值。充气压力设定为45 mmHg, 充满后压力达设定值后保持不变,每间歇5 min充气1次,压力持续10 s, 反复施加压力和释放压力。通过腿套“挤压”过程后,迫使血液流出下肢,然后通过腿套的放气,血液再回流入下肢,促进血液循环。上午和下午各使用1次,每次90 min, 连续使用7 d,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使用7~14 d。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末梢血运情况以及皮肤颜色、有无红肿,注意询问患者感受,若有不适及时终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 相关生化指标:于置换术前、置换术后6 d时检测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水平(D-D)。取患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2~3 mL于肝素抗凝管中,放入离心机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取上清液放入4 ℃冰箱统一保存。按照统一质控标准检测,其中Hb、PLT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D-D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② DVT的发生情况:记录2组术后6 d时的下肢静脉流速、术后DVT发生情况以及发生DVT患者的静脉血栓直径。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患肢是否出现皮温降低、皮肤暗红、患肢疼痛、下肢增粗、腓肠肌压痛、站立或行走后下肢坠胀感、体温升高以及心率加快等DVT症状,采用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DVT的发生情况。对疑似有DVT的患者可于24 h内复查,并行下肢静脉造影,当患者出现静脉管腔内多无回声或低回声,管腔不能压闭,血流消失或明显减少等,均提示DVT。对于出现DVT的患者应立即制动肢体,采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右旋糖酐注射液进行治疗。

2 结 果

2.1 2组置换术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置换术前, 2组患者的Hb、PLT、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d时, 2组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的PLT、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置换术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术后DVT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6 d时的下肢静脉流速大于对照组, DVT检出率低于对照组, DVT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DVT发生情况比较±s)[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有文献[3]报道,膝关节置换术后的DVT发生率最高可达85%, 且DVT形成后可扩展至整个肢体深静脉主干,若不及时治疗,早期可并发肺栓塞,后期可并发后遗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此外, DVT的发生还会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的功能训练。目前, DVT的治疗尚较为复杂,临床疗效有限,故预防DVT的发生是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重要环节。间歇式充气压力泵作为预防DVT的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好的特点[4-5]。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6 d时的D-D和PLT低于对照组,下肢静脉流速大于对照组, DVT检出率低于对照组, DVT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提示,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预防膝关节术后DVT是切实有效的。有研究称,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使用IPC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血清D-D的水平,并显著减少DVT的发生,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研究[6]显示,有近一半的患者DVT发生于术后第1天, 1/3的患者发生于术后第2天,因此术后越早预防越有效果。本研究观察组于术后2 h应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利用周期性的充气放气,加速驱动下肢静脉血流,排空发生淤血的静脉,促进静脉回流,并通过压力泵脉冲式的血流,模仿骨骼肌以波浪形泵血形式加强腿部深静脉的血液流动,有效预防凝血因子的激活,减少凝血因子在血管内的附着,防止血栓形成[7], 此外间歇式压力充气泵还能增强血浆纤维的溶解效果,降低血栓的发生率。本研究中,间歇式充气压力泵具备循环性充气、放气的周期性机械性能,在脚踝、小腿和大腿处分别均匀施加压力梯度将血液、淋巴液驱向肢体近心端[8], 有效降低了DVT的发生率。血清D-D水平的增高往往预示着体内的高凝状态,间歇式冲洗压力泵的使用降低了术后6 d时的D-D水平,提示该物理治疗方法能抵抗手术过程(麻醉、手术创伤、止血带的应用等)对机体内凝血过程的激活[9]。间歇式充气压力泵操作简单,但在使用前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沟通清楚,取得其配合,且使用时要观察泵的运行情况,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注意管路勿打折、刮蹭[10], 并根据患者的身高、腿围选择适合型号的腿套,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以提高使用安全性和舒适度。

[1] 易芬兰, 黄慧英, 王丹, 等. 间歇充气压力泵辅助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3): 499-501.

[2] 樊雪频. 循证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8): 16-18.

[3] 陈戬宏, 息子龙, 袁柱. 全髋关节置换后对深静脉血栓的综合预防[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17): 2642-2647.

[4] 刘会, 刘艳, 武庆. 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 当代护士: 中旬刊, 2015(5): 39-40.

[5] 诸亚明, 窦 勇, 李玉军, 等.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小腿深静脉血栓的转归[J].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3, 45(5): 708-710.

[6] 王永军.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骨科大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 2015, 44(6): 688-690.

[7] 许天英, 时剑辉, 宁红梅, 等. 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预防[J]. 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1): 138-139.

[8] 方针, 厉驹. 超早期间歇充气加压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1, 19(5): 25-27.

[9] 陈广秀, 郑美诗, 储钟芳. 术中双下肢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6): 127-128.

[10] 常红, 刘淑珍, 岳鹏, 等. 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7): 714-716.

The prevention effect of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pump on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knee joint replacement

BIAN Hongli, CHI Xun, SUN Jing, AN Ning, TIAN Fengde

(DepartmentofOrthopedicSurgery,ZhongshanHospitalAffiliatedtoDalian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0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on effect of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pump on DV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knee joint replac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318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replace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and 108 cases with routine nursing were as control group, and 210 cases with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were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changes of D-D, PLT and Hb, and DV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PLT and D-D after 6 d of the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Venous velocity of lower limb after 6 d of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quick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tection rate of DV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DVT diameter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pump can reduce PLT, D-D and the incidence of DVT after knee replacement.

intermittent pneumatic pressure pump; knee joint replacement; DVT; prevention

2016-08-10

R 473.6

A

1672-2353(2017)04-092-03

10.7619/jcmp.201704028

猜你喜欢
充气置换术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充气恐龙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让充气城堡不再“弱不禁风”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国内外非充气轮胎的最新研究进展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