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礼宏
自进入以全球化、信息化为特征的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教育都面临着一个无法规避的重大问题,即: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使他们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在满足个体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从本质上说,学校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最根本的教育问题。
核心素养是一个十分复雜的结构,其所涉及的内涵,并非单一的维度,而是多元维度。素养不仅仅重视知识,也重视能力,更强调态度的重要性。一个人即便再有能力,如果没有正当的态度,仍称不上具备“素养”。因此,“素养”要比“能力”的内涵更宽广,它超越传统的知识和能力,并能纠正过去重知识、重能力、忽略态度的教育偏失。
基于上述观点,我认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亟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诚实守信(诚信)。诚信是个体所受到全部教育的综合积淀,是“个体忘掉了其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所剩下来的东西”。诚信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那些从不撒谎欺诈的人必有其过人的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必有其过硬的底气。可以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做支撑和实力保障,其诚信是很难立起来或一以贯之的!可以说,那些真正具备诚信核心素养的学生一定会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在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有力推动社会发展。
诚信要以诚信来培育与呵护!它呼唤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也呼唤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一颗赤诚之心和满腔的教育情怀!而这种情怀与使命体现于在学生义务教育结束前夕能够潜心培育学习者“具备诚实守信基本的关键素养,并且在后续的终身学习中继续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如今这个信息繁杂、真假难辨的时代,耳听未必为虚,眼见也不一定是实。有些现象表面上看似假丑恶,内里却是真善美!尤其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缺少拨开迷雾见日出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那么这个老师在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很有可能充满着偏见和不公,其结果,轻则导致师生关系隔阂重重,重则会严重戕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时刻警示自己:千万不能被事物的表象迷住了双眼,不然的话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就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即使是自己亲眼所见也要细察周详,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其实,人世间的许多真相只有用至真至诚的心灵才能体察,当教师放下自我观念的时候,当爱心善意充斥于教师内心的时候,那么教师识别真假的技艺就会勃然生发……
其次,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举止,为了让学生讲诚信,教师必须讲诚信,对学生要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必须率先做到。要求学生讲卫生,教师看到果皮纸屑就得捡起来放进垃圾桶;要求学生守时,教师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团结友善,教师就不能对学生打骂体罚;要求学生将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青春,教师就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就要孜孜以求,诲人不倦……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做出榜样,才能做学生诚信的引路人。
诚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有时仅靠教育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加强诚信管理,特别是要建立相应的诚信制度、诚信机制和诚信措施。有时候,我们要相信“制度的力量”!
(作者单位: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