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分析传统的小数数学教学模式,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教材中的内容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造成学生对数知识理解困难且不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笔者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视阈出发,对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分析教材内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没有考虑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度,也没有分析教材内容是否符合新时代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针对这一情况,当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其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以《厘米和米》“我们身上的‘尺”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思考性的问题为学生导人教学“同学们,如果不用尺子你们可以测出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有多少厘米吗?”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并引导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然后挑选几个学生做出回答。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先不评价学生回答是够正确,而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同学A的妈妈到商场为同学A买鞋,妈妈忘记学生A应穿多大号的鞋也没有带尺子,正在着急的时候妈妈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用手柞了柞鞋后就为学生A挑选到了合适的鞋,这是为什么呢?”情景创设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可是我们不能随身带着尺,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于自己身体上的‘尺。”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可以猜出学生A的妈妈是借助自己的手柞出学生A应穿鞋子的大小选出了合适的鞋子,自然而言的为学生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整合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分析小学数学教材知识,其中内容存在普适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教材中的内容不能适宜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对此,教师可以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整合延伸,在整体把握教学知识的基础上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教学素材,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为学生出示:“李奶奶种了一块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的菜地,为避免菜地受到小猫、小狗、小朋友的伤害,李奶奶想在菜地周围为上栅栏,那么你能帮李奶奶算出她要围多长的栅栏吗?”以这样的问题为学生引出长方形的周长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这块菜地的周长应该怎么求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可以利用纸片模拟菜地,通过多样化的测量方法得出菜地的周长并讲一讲自己测量中的思路。在学生经过自己的动手亲自实践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并为学生引出长方形的周长以“(长+宽)X2”的方法最为简便。
三、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生活化意识
随着应试教育逐渐像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观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数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生活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讲到“方程”这一教学内容中的应用题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数学作业,如:“首先将学生以4~6人平均分为若干小组,引导各小组结合教学内容编出一道应用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题目编成话剧或情景剧,然后小组成员以表演的形式将本组设置的题目呈现。”通过实际生活化的场景对话,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其他组学生分析表演組学生设置的数学问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隐藏条件、数学关系式等,引导学生解决表演组设置的数学问题。以这样的形式可以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生活化的情景创设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思维与认知能力的发展正处于人生关键阶段,而生活化教学方式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数学教材在教学中重视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化数学问题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逐渐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化问题。以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