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与创新初探

2017-06-05 18:18廖文烽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廖文烽

【摘要】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加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难题变得越来越明显。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提升招生规模扩增与学生就业率增长之间的一致性,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自身就业指导课程的变更。本文从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与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课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34-02

相对于高等院校的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而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增幅度相对较大。但从就业情况来看,2016年各高校各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平均值位92.20%,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值则为89.20%。这种就业率状况与我国人才市场实际用人需求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就业能力整体偏低。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教师专业性问题

通过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教育背景的调查可以发现,从未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的教师比例为47.51%,而教育经历中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师占比为52.49%,拥有国家职业指导师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为31.53%(第三种比例与第二种种之间存在重叠关系)。不专业的就业指导课教师无法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

除此之外,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师来源来看,部分高职院校直接选用学生辅导员作为就业指导课的兼职教师。事实上,虽然辅导员对学生各项信息的掌握程度较高,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程度严重不足。某些高职院校虽然为就业指导课程聘用了专门的任课教师,但其课程的不合理设置影响了就业指导课效果的发挥。

(二)高职院校认知态度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的认知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过分追求学生的就业率,忽视市场用人需求的变更、学生的培养过程以及实际就业质量。就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而言,以理论知识为主,且具有较为明显的统一性特点。事实上,不同学生在专业、就业偏好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这种统一性的就业指导模式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就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指导的管理而言,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只设立了一个就业指导中心,由数量在8-30人的工作人员负责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管理。这种单一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实际的就业指导管理需求,进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三)就业指导课程设置问题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模式以毕业生(三年级学生)为主。学校管理者认为: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就业的认识更加深刻,因此,在该阶段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课程本身的指导作用。事实上,这种临阵磨枪的教学方式并不合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就业压力就像一座随时会砸落地面的大山一样悬挂在他们的头部上方。虽然他们能够理解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但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他们更加关注学校近期是否举办校园招聘会、自己投的简历能否得到反馈等实际就业问题。二者之间的矛盾严重干扰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设置问题还体现在针对性方面。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企业作出不录用高职毕业生决策的原因并非其能力不足,而是因为高职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的过分紧张、不合理应答等心理素质及就业能力原因。

(四)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以统一模板的全面性教学为主。无论学生的专业、就业偏好是否相同,就业指导课教师都会利用相同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忽视不同行业从业需求的指导方式显然无法起到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与创新

在校企合作背景中,高職院校就业指导课的改革和创新应该利用以下几种策略实现:

(一)构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组织体系策略

校企合作的开展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中,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借助企业的资源,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构建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组织体系。该体系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组成:

第一,就业指导部要素。该要素是整个就业指导课组织体系的核心。在体系的运营过程中,该要素负责根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行业从业要求等信息,编制出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大纲。此外,该要素还负责与合作对象企业之间进行沟通,以便从企业中获得就业指导所需的相关信息资源。

第二,人事部要素。在就业指导课组织体系中,人事部的工作对象以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为主。除了从高职院校及合作企业中选拔符合就业指导课教学要求的人才之外,人事部还需要从社会中引入在就业指导方面有着专业见解和经验的教师。除了教师的考核及管理之外,人事部还需要为就业指导课教师制定薪酬福利标准,利用良好的待遇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间接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研部要素。教研部负责根据就业指导部制定的就业指导课大纲,编制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这项工作中,教研室应该加强对合作企业动态信息变更的了解,同时结合就业市场的实际变化,编制出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针对性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

第四,团委要素。单一的理论教学对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心理素质方面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体系中,团委作为一个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合作对象企业所提供的信息,举办各类实践活动,如参与企业的人才招聘流程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第五,教务部要素。教務部的职责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安排就业指导课教学活动,如指定教师负责班级等;设计就业指导课的实施体系。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在就业意识、就业能力方面的可塑性较强。因此,教务部应该结合这一特点,适当增加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使得学生尽早对就业这一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

第六,系(专业)部要素。该要素负责对自身专业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实施质量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当该部门从实际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上报至就业指导部,由该核心部门作出统一调控,进而保证学生可以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习得更多的就业技巧和经验。

(二)契合性制度编制策略

管理制度是保障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组织体系顺利运行的关键。在校企合作背景中,高职院校应该结合企业的意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出高度企业就业指导课组织体系的管理制度。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为例,为了提升教师备课、教学的积极性,可以在管理制度中增设相应的奖励条例。例如,当就业指导教师所教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每增长0.02%时,教师可以获得自身工资8%的奖金。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结构优化策略

为了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将传统构成模式变更为企业人员、专业教师、管理人员结构模式。其中,企业人员负责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企业的实际信息,如面试要求、注意事项等。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人员同时兼顾企业的工作任务及高职院系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务部在安排教学活动课的过程中,应该在不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企业人员所负责就业指导课的课时;专业教师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结构的核心,其负责为不同年级的学生直接提供就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等知识;管理人员是由各专业学生的辅导员、行政人员等组成的。辅导员在学生信息了解和获取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在就业指导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及时向专业教师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当辅导员发现某三年级学生因为多次面试不成功而受挫时,应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心理辅导、咨询之后,将具体信息反馈给专业教师,由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课上,适当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四)不同年级学生针对性教学策略

不同年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认知存在较大差别。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的一年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度较少。除了少数有着系统认知的学生之外,约60%左右的一年级学生认为就业是一件“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事。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在编制就业指导大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就业认知特点,提升就业指导教学的针对性,使得学生尽早形成完善的创业或就业规划。

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分析可知,其教学中主要存在认知不合理、教学针对性较差、教师专业程度不足等问题。为了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利用构建就业指导课组织体系策略、不同年级学生针对性教学策略以及就业指导课教师结构优化策略等,增强自身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完善性和针对性,在提升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优化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波,陆旭冉.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与创新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1,01:87-89.

[2]李杰. 秦皇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

[3]秦玉学.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肖咏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2.

[5]米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4.

[6]杨战礼. 高职院校文科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7]罗时髦.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8]金根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8:28-29.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就业指导课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关于高职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