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项目教学模式研究

2017-06-05 15:22:46孟兆生岳彩霞周英鸿王亮郭凡孙建华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工程专业教育

孟兆生,岳彩霞,周英鸿,王亮,郭凡,孙建华

(1.黑龙江工程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2. 黑龙江工程学院 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基于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项目教学模式研究

孟兆生1,岳彩霞2,周英鸿1,王亮1,郭凡1,孙建华1

(1.黑龙江工程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2. 黑龙江工程学院 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通过工程训练实践课程支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国际认证相应的毕业要求指标,实施项目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在团队中的角色转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工程训练注重工程素质、工艺能力及综合运用的基本要求。

专业认证;工程训练;项目教学

1 背景

《华盛顿协议》的加入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加入《华盛顿协议》是促进我国工程师按照国际标准培养、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基础和关键,对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与《华盛顿协议》要求基本一致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三年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发生了积极、显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认可和实践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的保障理念。我国正式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

工程训练作为工程教育本科阶段重要的实践环节,面对专业认证“成果导向”所提出的较高要求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化,原有的培养方案及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承担起使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生具有能应用零件加工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和综合工程影响因素,设计机械制造工艺流程;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机械工程环境中的现代设备与技术;能够在相关工程活动中适应角色转换,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有效合作,并承担相应责任的知识与能力的任务。

然而,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发现,工程训练在教学环节设置方面还偏向传统的金工实习模式,实践教学的内容仍以车、钳、铣、刨、磨等基础工种的操作训练为主,其实践内容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联系不强,综合训练程度不够,使学生无法通过实践过程来验证和加深理解机械类的专业知识;而平时表现、现场操作和实习报告三项考核依据也不足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只看结果不重过程,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因此,工程训练中心联合机电工程学院多方调研,多位专家共同研讨分别就工程训练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考核方式等进行了调整,在弥补了上述不足之处的同时,更契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目标。

2 基于机械专业认证定位教学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指标点中有三项目标需要通过工程训练来实现,为此工程训练的教学目标也从总体目标细分为三项:1)能够运用机械制造中基本的毛坯成形方法和零件加工方法,进行初步工艺分析和工艺流程设计;2)能够根据材料成形及机械制造工艺,选择和使用相应加工设备及辅助工艺装备;3)能够在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适应角色转换,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有效合作,并明确应承担的责任。细分后的教学目标与专业认证的指标点一一对应契合,使得工程训练实践课的教学要求更加简洁、明确,目标导向性也更强。

3 引入项目教学任务,改变教学环节设置

为达成上述目标的实现,工程训练教学环节的设置也相应作出了调整,把整个实习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见表1。

表1 工程训练环节设置情况

如表1所示,增加了项目教学任务后,工程训练不再把传授现成的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而是通过教师的指导,由学生自发地去寻找途径,最终收获结果。教师只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而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更加突显其主体地位,学习的重点也更侧重于过程而非结果。在完成项目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在基础训练阶段对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感性认识将更加深刻,所学的工程制图理论也有了实践机会。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对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对陌生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与角色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等工程能力及综合素质。

项目教学任务分明确任务、收集资料、制定方案、修正完善、展示成果、评估检测六个步骤进行,如表2所示。

表2 项目教学任务步骤安排

项目教学任务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显著特点,改变了以往单一“讲授”的被动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教学模式。项目教学任务贯穿工程训练的四个阶段,同时支撑三个教学目标的实现,综合训练学生多项工程能力与素质;培训周期短,教学效果可测评性好;指导教师全程监督,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此可见,增设项目教学任务的工程训练实践课内容更充实,教学方式与方法也更灵活。只要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变更项目教学任务所设计的具体产品和要求,就可使该工程训练培养方案适应机械、汽车、电气、测控等多个本科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标需求,更能体现出工程训练的工程性和应用性。

4 丰富考核方式

评价体系是否能与培养目标相协同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评价工程训练的教学效果不仅在于学生使用设备及操作机床的表现和撰写报告的质量,还在于能激活整个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与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项目的设置紧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的培养目标,综合评估学生个人成绩和团队成绩。具体考核项目及权重如表3所示。

表3 工程训练考核标准及权重

工程训练的成绩按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考核,主要根据实习操作情况、实习报告质量及项目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其中实习操作成绩占50%,实习报告成绩占20%,项目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占30%。但主要实习项目的实习时间少于1/3者,该项目必须重修;总评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实习成绩实行一天一评制,主要根据学生完成实习的产品质量,劳动态度,组织纪律性和动手能力等综合打分。成绩采用五级分制,由考核项目加权求和计算百分制总成绩,最后按照学校标准折算为五级分制。

5 结 论

工程训练项目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生主体、理论结合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责任心等多项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把项目教学任务引入工程训练实践课中不但在课程教学体系、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得到优化,也全面支撑起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多项认证指标,使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育更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要求。

[1] 周伟,严兴春,鞠萍华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J].教学研究,2013,36(4):20-24.

[2] 陈耿彪,吴文兵.培养大学生“右脑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6):17-19.

[3] 秦炜炜. 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13(8):84-90.

[4] 陈国金. 现代制造业育人模式研究及实践[J]. 人力资源管理,2015,(4):147-149.

[5] 楼建明,鲍淑娣,傅越千.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加强工程训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340-343.

[6] 王万强,张俊芳,陈国金.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6):150-151.

[7] 朝凤霞,郑军.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的改革[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5,32(10):178-181.

[8] 陈耿彪,杜荣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01):108-109.

[9] 刘新,孙晶,张宏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生产实习模式解析[J].实验室科学,2015,18(10):184-186.

[责任编辑:陈 克]

A study of teaching model for engineering projects based on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MENG Zhaosheng1, YUE Caixia2, ZHOU Yinghong1, WANG Liang1, GUO Fan1, SUN Jianhua1

(1.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50, China; 2.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Center,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50, China)

The practical courses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aim at complying with the required indicato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for Machine Design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Speciality. The project teaching can help the team work of students as well as their role reversal, thus promoting their self-learning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oblem-solution ability, arousing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process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engineering training; project teaching

10.19352/j.cnki.issn1671-4679.2017.02.017

2016-11-09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16Z057)

孟兆生(1964-),男,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G642.4

A

1671-4679(2017)02-0070-04

猜你喜欢
工程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子午工程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