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研究

2017-06-05 15:21YuanYe郑志明ZhengZhimingYinWei
住宅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用地公园

■ 袁 晔 Yuan Ye 郑志明 Zheng Zhiming 尹 伟 Yin Wei

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研究

■ 袁 晔 Yuan Ye 郑志明 Zheng Zhiming 尹 伟 Yin Wei

非城市建设用地已从单一的城市生态环境承担者转向城市功能拓展的空间支持者,加之目前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需求不断增加。文章提出,在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布局公共体育设施,能在中心城区用地紧张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城市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场地数量及运动自然环境的需求。并从体育设施类型选择、自然融合、设施结合3方面总结布局思路,结合国内外的建设案例分析,归纳形成3种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模式:生态公园、体育专项公园、生态体育中心,最后提出集中和岛状分散两种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形式。

非城市建设用地;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0 引言

非城市建设用地是相对城市建设用地而言的,非城市建设用地一般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管理控制区范围内,且规定在规划期内不得用于各项城市建设的土地,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的“空白”区域[1]。2014年7月,住建部和国土部共同确定了全国14个城市开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工作,非城市建设用地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早在2004年,成都、杭州、厦门已编制了非城市建设用地的专项规划,学界也在非城市建设用地概念与内涵、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策略、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编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不但明确了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生态价值,同时对其作用和功能也从单一、孤立认知到复合、多元认同。其中,梁东等更是明确提出其除了生态环境功能外,还是支撑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动力,是城市的“绿色引擎”,也是多种城市功能的空间载体,能为乡村地区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2]。

此外,奥运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并确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带来了全民的体育爱好热潮,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全民对体育运动、健身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2014年10月,国务院提出将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预计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城市对体育设施建设长期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加大。核心城区受土地资源和土地价格的约束,新增体育设施难度增加,而城市边缘区的非城市建设用地成为城市空间拓展、功能延伸的重点地区,自然成为公共体育设施增长的首选地。

基于此,本文从非城市建设用地和公共体育设施特性出发,研究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探寻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的原则、模式。试图探寻非城市建设用地更高效、更合理的利用模式,为非城市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为我国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紧缺的局面找到突破口,从而促进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

1 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趋势

1.1 被动应对到主动管理

城市快速建设时期,城市增长较快,往往会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边界,而非城市建设用地只能被动应对。加之对非城市建设用地的认识不够、管理依据不足等问题,造成城市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减少,失去应有作用。但随着国家对城市增长的理性认识,伴随精明增长、收缩城市等理论发展,国家和城市开始主动加强对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管理,14个试点城市尝试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城市生态边界和生态控制线,并制定相关的保护条例。

1.2 生态优先、公园建设仍为主要方式

城市蔓延扩张成为当今我国大城市发展的方式,但无序蔓延不利于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往往会采用新城疏解的模式。而非城市建设用地往往处于两者的中间,其生态基质能有效阻滞城市空间蔓延、防止城市粘连。同时随着全民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非城市建设用地也从强调“非建设”到强调生态功能,城市也开始加强生态功能的构建。如成都“198”非城市建设用地区域,从非建设控制,到现在的环城生态区建设,依托资源建设六大湖泊、八大湿地的格局,利用湖泊形成城市级生态公园。

1.3 生态与功能的融合、布置体育设施成为常见形式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城市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开放空间只能集约利用和发展,强调开放空间的复合性,并在同一空间上实现生态、游憩、旅游、交通、文化等功能的同构。非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城市开放空间,其公共属性特征决定了在强调生态的同时还应体现其它公共职能,而这些职能会更多地面向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活动。因此,如何结合市民需要,拓展其职能成为趋势,各种生态与功能的融合开始探讨,以打造市民闲时及节假日休闲公共空间成为主要思路。体育设施的介入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上海闵行体育公园、成都美洲体育公园、成都高威体育公园。其中,成都美洲体育公园占地面积约20hm2,包括极限运动、足球、篮球等项目,而极限运动是城市和区域最大规模的场地,不但能日常运动还能兼顾比赛、表演、展示等多种功能。

2 当前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存在的问题

2.1 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当前城市建成区范围内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紧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难度加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46m2,而美国现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30m2,日本现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9m2。可见我国体育设施人均水平较低,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2.2 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规模较小、自然环境空间不足

城市大型公共体育设施数量较少,主要用于竞技比赛。而数量占主导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主要以健身路径为主设置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械,场地占地面积较小,自然环境空间缺乏。当前人们也对体育设施的环境质量、环境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接近自然的体育项目被大家所接受,与自然融合的体育场地能让更多人喜欢。而国外较多体育设施以体育公园形式建设在城市郊区,占地面积较大生态环境优美,如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英国伊斯特本体育公园。

2.3 公共体育设施类型较少、活动单一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为常见的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馆,以及一些专项场馆如保龄球馆、羽毛球馆、网球场。虽然目前部分城市建设了一些专项体育公园,体育设施场地和类型有了一定改善,但大多数体育设施仍为传统的场地和场馆,设施类型较少、开展活动单一,不适宜当前体育设施多元化的需求。而国外体育设施除专项竞技场馆外,主要形成了更加综合的体育场地、体育公园,涵盖更多体育设施类型、设置更多样的体育活动,让体育更多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3 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思路

非城市建设用地环境资源类型丰富,山、水、湖泊、湿地、密林,景观特色鲜明和多样,能为城市提供足够的生态环境空间和丰富多样的景观环境空间。朱晓东等提出“自然运动场”的概念,能实现体育设施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倡导人们在自然中运动,在运动中享受自然,并在其中交流与学习技能,传播体育知识和资讯,丰富体育生活[3]。因此,在非城市建设用地中设置公共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活动,利用该地区用地空间充足的特点,能为中心城区提供足够的体育场地,满足城市体育设施数量的需求,完善体育设施系统。同时,非城市建设用地环境资源类型丰富,将多样的环境和不同体育设施类型结合布局,能满足体育设施类型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在不破坏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格局和保持区域整体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布置一些体育设施,可实现高效、集约地利用城市开放空间,增强该区域活力,为城市提供更多公共活动。

3.1 选择适宜环境的体育设施类型

该区域内公共体育设施选择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尊重国内市民的运动习惯。可适当体现趣味性、娱乐性、体验性,用时兼顾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要求。在体育设施选择时,结合环境条件要求,可选择一类形成特色专项公园,如足球基地;也可综合较多常规类别,形成综合类体育公园;还可集合非常规类别,打造专属体育场地,如极限运动基地,具体设施类型见表1。

3.2 与自然环境协调布局

由于非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的生态区,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区域内应该严格控制建筑总量。基于此,在非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体育设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化原则,保护自然生态格局。体育设施建设以场为主、以馆为辅,同时运动场不宜连片布置,避免对整体环境产生破坏。并结合景观格局理论,保证生态用地宜相对集中,能够为城市提供氧源、微风通道,改善城市气侯环境,减轻污染。

3.3 与其它公共设施结合布置

非城市建设用地虽然为城市的生态本地资源,但逐渐成为市民郊游及日常活动的重要拓展区。因此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将体育设施与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其他公共设施结合布置,能够实现设施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公共设施节点,成为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和生态产业集聚区。结合TOD布局模式,各类公共设施相对集中布局,尽量利用城市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特别是大运量的轨道交通方式,能有效降低道路、市政等设施配套的投入,节约资源,并能有效降低运行的管理和维护成本。尤为重要的是,各项公共设施都必须是绿色生态型设施,通过组团式集中布置,形成活力点被生态资源环绕的格局,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4 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应结合城市发展及建设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生态环境资源,主要有如下3种模式(表2)。

4.1 生态公园

由于非城市建设用地中有着大量的生态公园,结合山地湖泊建设占地面积较大,周末及节假日人流活动强度大,利用率较高。因此建议结合公园规划布置的体育设施,在公园内开辟专属体育运动区。能够利用公园景点吸引人气,并充分利用公园的基础设施,后勤服务设施,提高体育设施参与人数和利用效率。此外,体育设施能够聚集大量的人流,也能进一步有效提高公园的人气和活力,从而实现各种设施的共建共享。

4.2 体育专项公园

表1 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公共体育设施类型表

表2 非城市建设用地中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利用非城市建设用地丰富的自然、地形风貌,打造特色体育专项公园,从而丰富该区域建设类型和方式。体育专项公园规划布局,可借鉴国内外相似公园和大型游乐园的经验,将运动表演、运动体育、运动娱乐、运动观赏等方式结合一体,打造全民可参与,独具特色的运动、休闲、休憩的专项场地。体育专项公园应突出体育运动特色,结合地方体育文化,重点突出全民运动健身。在体育场地安排上注意全年龄段的参与、运动性与趣味性结合,形成运动竞技、运动健身、运动趣味相结合的体育场地设施。此外,可适当增加国内不常见的运动项目,如成为介绍新型体育运动项目、推广体育运动类型的平台,并增加表演性较强的项目和表演场地,将体育运动表演和日常运动相结合,烘托运动锻炼氛围,提高大家运动的参与积极性。

4.3 生态体育中心

体育中心占地面积较大、体育设施类型较多、场馆规模较多,可成为全市体育运动中心,也可为承办大型综合赛事而建,对城市格局和发展方向有重要影响。若将体育中心与非城市建设用地结合设置,不但能解决中心城区用地紧张的问题,也能有充足的空间建设高水平和专业水平的新场馆,并能融合生态自然环境体现体育场馆的绿色生态趋势,构建观赛、运动、生态、休闲、娱乐、健身等于一体的新型综合生态体育中心。该类大型体育中心将成为体育产业综合区、城市活力区,成为城市新的功能极核,能联系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外围组团的使用人群,实现城市内外功能衔接。

5 结语

随着大家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认识的变化,从原来的城市远景备用地,到城市的生态承载区,再到城市生态活力功能区,体现了从被动设置到主动管控和积极利用的过程。本文从公共体育设施角度,试图探寻对该区域积极利用的规划方法,探寻集生态、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非城市建设用地可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形成生态公园、体育专项公园、生态体育中心3种体育设施布局模式,为城市提供体育设施数量支撑、类型支撑,体育设施场地设置应以岛状分散布置为主、集中布置为辅的方式,保持非城市建设用地区域的生态性特征。

[1]冯雨峰,陈玮.关于“非城市建设用地”强制性管理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3,27(8):68-71.

[2]梁东,樊婧怡,陈健,等,现代田园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与使用规划探索[J].城市规划,2014,38(6):87-90.

[3]朱晓东,颜景昕,卢青.上海市日常体育生活圈的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研究[J].人文地理,2015,30(1):84-89.

Study on the Layout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in Non-urban Construction Land

Non-urban construction land has been shifted from a single urban eco-environmental undertaker to a space supporter for urban function development, currently modern city faces a severe shortage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and demand for it is increas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in nonurban construction area can effectively satisfy urban residents' demand for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and natural sports environment in the tension situation of downtown area supp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layout idea from 3 aspects, namely sports facilities type selection, natural fusion and facilities combination; concludes three kinds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layout mod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namely ecological park, special sports park and ecological sports center; and fi nally puts forward two forms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layout, namely centralization form and scattered islands form.

Non-urban construction land,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layout, mode

2017-02-07)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1NZYQN11)。

袁晔,硕士,成都龙湖锦鸿置业有限公司工程师;郑志明,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讲师;尹伟,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用地公园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比亚迪集团扶贫
在公园里玩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一见如故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