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

2017-06-05 15:03符晓艳王羚入董茂渝喻刚连
中国临床护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士护理人员

江 礼 符晓艳 王 华 王羚入 董茂渝 喻刚连

护理教育

模块式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

The effect of applying the module teaching in new nurses′ training in the neurology department

江 礼 符晓艳 王 华 王羚入 董茂渝 喻刚连

目的 探讨模块式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3~2014年神经内科的新护士23人为研究对象,2013年的11人为对照组, 2014年的12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传帮带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模块式教学法进行培训。比较2组新护士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2组对教学培训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88.6±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3.9)分(t=6.742,P<0.001),操作技能得分(95.5±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8)分(t=7.240,P<0.001);观察组新护士对教学培训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6.462,P<0.001)。 结论 模块式教学法可提高神经内科新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能力,有利于新护士快速适应神经内科工作环境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

教学方法;新护士;在职培训

神经内科专业知识强、解剖结构复杂、急危重症患者多,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护理技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还要有快速的判断和处理能力。神经内科的新护士大多刚毕业或者没有任何神经内科工作经历,如何让他们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岗前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新护士的培训方法多采用传帮带的方法进行。传统“传、帮、带”的实践教学模式随意性强,学生单纯地依赖于带教老师,而带教老师教学目标并不明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带教老师也不能充分利用临床资源为学生寻求和创造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机会[1]。模块式教学法是将适宜的教、学形式有机地结合,在多种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更加全面和完善的一种教学方法[2]。我们将模块式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中,培训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4年神经内科的新护士23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2.5±1.6)岁。其中本科14名,大专9名。2013年入职的11人为对照组,其中本科7名,大专4名。2014年入职的12人为观察组,其中本科7名,大专5名。2组新护士年龄、性别、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传、帮、带的方法进行培训,即新护士到科室后由护士长指定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跟班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模块式教学法进行培训,方法如下。首先成立教学组,护士长任组长,组员由8名教学骨干组成,确定培训内容,将神经内科所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分为8大模块,包括公共知识、感染控制知识、质量管理、静脉管理、皮肤管理、健康教育、专科理论知识、危重患者管理。1名教学骨干负责1个模块。每个模块培训期为1个月,按先后顺序进行培训。每个模块均由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构成,如在公共知识模块中,理论授课包括护理人员礼仪、消防知识、规章制度、护理科研等;操作示教包括各种护理车的正确使用,护理人员的走姿、站姿、坐姿,消防栓、灭火器使用等。在感控模块中,理论授课包括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监控、普通病房紫外线消毒,院内感染;操作示教包括规范洗手,培养标本的留取,紫外线灯使用等。每周三下午由1名教学骨干将所分管的模块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以多媒体形式对新护士进行授课,借助多媒体课件中形象的图片,使新护士将各类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每周四对本模块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和操作进行示范培训,新护士借助模型先动手练习,操作熟练后,再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

1.3 评价方法

1.3.1 考核成绩

每月最后1周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并选1个病例进行查房,检验新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的掌握情况。全年共12次,最终取平均值。操作考试按我院的技术操作规程评分,满分为100分。

1.3.2 满意度评价

①新护士对带教老师评价。由新护士填写我院自制的教学培训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内容涉及带教老师水平、科室环境、教学态度、教学安排等方面,问卷信度0.86、效度0.63。问卷调查表100分为满分,91~100分为满意,81~90分为较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每月月底时进行评价,最终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新护士理论及实践操作成绩比较

培训1年后,观察组新护士的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新护士理论及实践操作成绩比较 (分,±s)

2.2 2组新护士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新护士对教学培训的满意度评分为(96.1±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4.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2,P<0.001)。

3 讨论

模块化教学法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以现场教学为主、技能培训为核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3]。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对护理人员配备的数量及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科室如何培训新护士没有深入的研究,没有指定的培训课本及培训教材,无固定的内容。新护士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授课为中心,采取灌输式教学,其对象是学生整体,往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4]。

神经内科与其他临床学科比较,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首先是专业性强, 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如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等),多数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临床病例复杂多变,学生常感到所学内容难懂、难记、难掌握,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不高[5]。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将神经内科新护士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序地分为8大模块,学习更系统、全面,并且还能提前知晓本周的培训重点是什么。新护士一般学习热情及主动性较高,但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不能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6]。在模块化教学中,除进行理论授课外,最重要的是结合技能操作及实际病例,对相关模块的内容进行了强化,提高了新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很好地把所学的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观察组新护士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

培训工作中由于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对培训有较大的影响,具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且素质优秀的护理人员是培训老师的必备条件[7-8]。模块化教学中,模块的负责人选取责任心强、理论知识扎实、技能操作规范、具有良好表达及沟通能力并在所分管的模块当中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护理人员,比如皮肤管理模块负责人为医院伤口学组的成员,感染控制模块负责人为科室感控护理人员,也是医院优秀的感染医务工作者等,有效地保证了培训的质量,提高了新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新护士通过礼仪培训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举止。通过健康教育培训和其他专科知识的学习,提升了新护士理论知识的掌握度, 新护士每日到患者床旁关心患者,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配合自信温和的微笑以及运用握手、抚背、眼神交流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9],也提高了新护士的沟通交流能力。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人员的培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和标准化的过程,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只是这个过程的开始,应对所有神经内科护理人员采用多种形式培训,提高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神经内科发展的需要。

[1] 龙杰.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中国临床护理,2014,6(1):57-59.

[2] 魏启玉. 模块式教学法在护理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4,22(3):44-46.

[3] 蓝民华.模块式教学法的应用探讨.科技信息,2011(4):282.

[4] 王莉.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临床护理,2013,5(2):153-155.

[5] 黄文,郑健. CBL 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重庆医学,2010,39(4):501-503.

[6] 张丽芳,何雪梅.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当代护士, 2001(11):58-60.

[7] 原艳丽.临床护理教师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7,21(4):945-946.

[8] 胡敏,韩文军,凡丽华,等.成批新护士培训应对ICU床位扩展的实践.护理学杂志,2010,25(7):70-72.

[9] 杨雪琴,王东,王阁.现代医学模式下主治医师应具备的素质.重庆医学,2009,38(12):1548-1549.

400042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

符晓艳,E-mail:fuxiaoyan82@sina.com

10.3969/j.issn.1674-3768.2017.03.023

2016-08-10)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