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莲,高玉梅,黄 燕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基于南通理工学院
夏春莲,高玉梅,黄 燕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使得财会人才出现了结构性短缺。当前高校毕业生众多,却往往出现企业招不到人,出现职位空缺的现象,人才与岗位的“不对口”迫切要求财会人才的培养要由“核算型”向“应用型”转变,这必将促使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变化。文章分析了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研究,力求培养出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使其一毕业就能够满足岗位的需求,大大缩短适应岗位的时间。
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一)我国财会行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会计和财务管理人才越来越多,但是企业依然面临着用工难的问题。企业需求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之间还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这里的不对口不是真正的专业不对口,而是高校毕业生在动手和实践等能力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
概括来说,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经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财务管理是将管理的各个职能,诸如计划、决策、控制等职能运用到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中,以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这势必要求高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人才时不仅要具备财务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样未来的职业选择才能更加多样和宽泛。既可从事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工作,亦可从事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这无疑对高校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要求。
(二)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
财务管理专业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财务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考虑到我院是本三批次招生,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计划总学时控制在2700-2800之间。而基于应用技术型院校的目标定位,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同时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来说:
第一,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知识、能力、素质”是评价人才的三大标准和基石,而“能力”这一要素更是体现了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最显著特征。因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人才是到企业、到社会能够实实在在的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真正为企业、为社会解决发展难题,促进企业和社会的进步。这种“能力”已不单单指岗位能力,而是要向岗位群能力转变,也不仅仅指专项能力,而是要向综合职业能力转变,亦不仅仅指操作型动手能力,而要向心智技术能力转变,此外还强调学习、创新与创业能力发展。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课程建设,要融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一体。
第二,要贯彻跨专业、学科整合的策略思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些老师和学生觉得跨专业和学科的学习会分散学生的精力,甚至学了一堆和专业无关的内容让学生混淆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对自身专业的认知,这样我们就要从思想上改变这个观念,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学科的发展缓慢,要知道世界本就是相互联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束缚在财务管理的专业课程之中,而要打破专业乃至学科之间的壁垒,按培养目标的要求整合课程结构与内容,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如课程设置过程中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不仅要掌握好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经济法等,也要学习管理学相关课程,因为财务管理是研究如何通过计划、决策、控制、考核、监督等管理活动对资金运动进行管理,以提高资金效益的一门经营管理学科。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感受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比如财务管理课程中项目投资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的内容,就可以通过案例讲解,比较现金流来分析企业是重新购置新的固定资产还是对已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这便是企业资金的重要决策。这样的决策使企业能够以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第三,要能适应行业新的变化。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职业和劳动岗位素质要求的变化,这在当前“一带一路”促进区域交流和合作的今天更加显著。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课程模式,要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在学习上改革的不断推行,势必引起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课程模式构建的主要思想
财务管理专业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就是财务管理专业告知性、识记性、实践性三类课程的设计与整合方式。告知性课程是专业相关知识课程,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识记性课程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能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并培养学生的发展后劲;而实践性课程则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与技能。对这三类课程的不同结构安排与内容设计,便形成不同的课程模式。构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要重点突出以下思想:
第一,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知识、能力、素质”是评价人才的三大标准和基石,而“能力”这一要素更是体现了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最显著特征。因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人才是到企业、到社会能够实实在在的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真正为企业、为社会解决发展难题,促进企业和社会的进步。这种“能力”已不单单指岗位能力,而是要向岗位群能力转变,也不仅仅指专项能力,而是要向综合职业能力转变,亦不仅仅指操作型动手能力,而要向心智技术能力转变,此外还强调学习、创新与创业能力发展。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课程建设,要融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一体。
第二,要贯彻跨专业、学科整合的策略思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些老师和学生觉得跨专业和学科的学习会分散学生的精力,甚至学了一堆和专业无关的内容让学生混淆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对自身专业的认知,这样我们就要从思想上改变这个观念,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学科的发展缓慢,要知道世界本就是相互联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束缚在财务管理的专业课程之中,而要打破专业乃至学科之间的壁垒,按培养目标的要求整合课程结构与内容,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如课程设置过程中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不仅要掌握好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经济法等,也要学习管理学相关课程,因为财务管理是研究如何通过计划、决策、控制、考核、监督等管理活动对资金运动进行管理,以提高资金效益的一门经营管理学科。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感受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比如财务管理课程中项目投资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的内容,就可以通过案例讲解,比较现金流来分析企业是重新购置新的固定资产还是对已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这便是企业资金的重要决策。这样的决策是使企业能够以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第三,要能适应行业新的变化。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职业和劳动岗位素质要求的变化,这在当前“一带一路”促进区域交流和合作的今天更加显著。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课程模式,要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在学习上改革的不断推行,势必引起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
(二)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是本三批次招生,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总学时控制在2700-2800之间、基于我院的应用技术型院校的定位,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比例比普通本科院校略有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25.6%。同时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基于我院定位于地方性本科院校,部分专业方向课兼顾到南通地区相关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而设置。比如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实务等选修课考虑到南通的港口城市的特点。本专业的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核心知识领域: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会计学原理、投资学、资本市场、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税法与税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审计学、ERP原理与应用、管理会计、高级财务管理。主要实践环节: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基础会计课程设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中级财务管理课程设计。主要专业实验:会计综合实验、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验等。
具体见表1:
表1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模块设计
第一学年学生主要学习外语、计算机、数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第二学年学生主要学习外语、数学、统计学、经济法、资本市场、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及实践等课程,因为我院是本三批次招生,结合生源实际学习情况,将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分两学期学期,以便学生学习的更加深刻,对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时进行较为系统的会计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成本会计、投资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电算化等安排在第五学期,同时设定财务管理电算化等选修课适应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形式。管理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ERP原理与应用、高级财务管理,保险学、企业融资学、国际金融、个人理财实务、跨国公司财务等选修课安排在第六学期,专业课难度有较大提升。财务分析、高级财务会计、纳税筹划、会计制度设计、公司理财、证券投资学、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企业战略管理安排在第七学期。毕业设计课程模块安排在的第八学期,主要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一)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建立各个学习模块,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有了明确的目标,模块之间层层递进,难度不断提升。同时实践课程比例较大,并且专门留有校外实习的时间,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有实践课程帮助理解巩固,在校外有企业岗位真实进入角色,这样学生的各方潜力均得到了挖掘,综合素质和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
(二)适应工作的时间大幅度缩短
在校期间的专业实践课程仿佛就与用人单位工作一样,真实模拟相关财务岗位,并进行轮岗,这样在真实入职之前就已经提前适应了角色,进行了实战训练,一旦正是入职便可以快速上岗、进入角色。
(三)大大提升岗位匹配度
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势必会提升学生的岗位匹配度,通过在企业实习,更加了解了企业的岗位需求,对财务人才能力的需求。基于成本绩效原则,企业都希望招到那些能快速进入角色的反应灵敏、很快熟练岗位工作的人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这些要求。
(四)自主创业信心增强
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此外在校期间的比赛及取得的成绩也为其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当前在校期间已有学生在校建立工作室来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创业得以成功,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需要充足的信心和不断积累的经验。
[1]姚文英.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0).
[2]王闽.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科教导刊,2012,(09).
[3]秦丽.微观金融视角下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6).
[4]沈永青.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管理型人才培养模式[J].旅游纵览,2015, (05).
G642
B
1008-4428(2017)05-166-03
夏春莲,女,安徽合肥人,南通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高玉梅,女,江苏南通人,南通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态财务管理;
黄燕,女,江苏如皋人,南通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纳税筹划。
本论文是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