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龙舟竞渡项目的研究述评—以2000~2016年已刊发期刊文章为依据

2017-06-05 08:58韩梦姣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龙舟竞技体育

韩梦姣,胡 帅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对我国龙舟竞渡项目的研究述评—以2000~2016年已刊发期刊文章为依据

韩梦姣,胡 帅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龙舟竞渡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文化遗产,相关理论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以后的传承和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00~2016年间我国龙舟竞渡的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析,对龙舟竞渡的起源、类型、地域、功能价值4个主题进行了总结,对龙舟竞渡的发展现状、发展对策与措施、发展趋势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4个主题进行阐述,理清了我国龙舟竞渡的基本状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得出对龙舟竞渡的研究需要在深入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体育的母题研究模式进行探析,并且只有从喧哗中回归传统,龙舟竞渡才能在这个文化断层的时代得到长远的发展。

龙舟;龙舟竞渡;龙舟发展

如今,以龙舟竞渡为代表的龙舟文化不仅在浩瀚无际的历史长河里熠熠发光,成为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基因,傲然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因此,研究、发展、传承优秀文化不仅对其龙舟竞渡自身至关重要,更是对以龙舟运动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2000~2016年间有关龙舟竞渡的研究为基础,在统计分析的同时对龙舟竞渡的相关研究主题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龙舟运动的研究提供思路与线索。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2000~2016年间我国龙舟竞渡项目的相关研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以“龙舟”为篇名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搜索结果显示从2000~2016年间共有论文1538篇,201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共发表153篇。以“龙舟竞渡”为篇名检索,结果中共有203篇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其中核心论文共24篇。而以“龙舟竞渡研究综述”为篇名进行检索,搜索结果为0;以“龙舟研究综述”为检索词也只检索到仅仅5篇论文。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和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并依据本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2 对“龙舟竞渡”相关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

2.1 研究成果(国家级课题)立项情况分析国家社科基金代表着学科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研究方向。从体育学开始立项以来,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能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搜索到的有关“龙舟”的课题研究立项共2项(表1)。

表1 国家社科基金涉及“龙舟”研究立项情况一览

从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即使在“非遗”保护工作早已被提上日程、民族传统体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的时代大背景下,有关民俗、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研究的课题立项微乎其微,而涉及“龙舟”研究立项的更是少之又少。在搜索到的两项涉及“龙舟”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也都只是一般项目和西部项目,无国家重大项目,说明要想将“龙舟”发展和“国粹”武术一样的高度还需要众多学者不断的努力。

2.2 研究成果(论文)发表情况分析通过以“龙舟”为篇名在“中国知网”I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从2000~2016年间共有论文1538篇,尤其是在2009年由湖北省秭归、湖北省黄石、湖南省岳阳、江苏省苏州3省4地以“中国端午节”之名联合申报并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1],201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共发表153篇。以“龙舟竞渡”为篇名检索,结果共有203篇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其中核心论文共24篇(图1);以“龙舟研究综述”为检索词也只检索到仅仅5篇论文。

图1 2000~2016年有关“龙舟竞渡”的论文数量统计

虽然在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国内曾掀起过一阵“龙舟热”,学术界也提高了对龙舟运动的关注和重视,相关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在论文的质量方面却没有明显的提高,这表明研究者对龙舟的研究还比较浅显,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3 龙舟竞渡研究主题

3.1 理论部分的研究主题

3.1.1 龙舟竞渡的起源研究 龙舟运动,也称龙舟竞渡或划龙船[2]。迄今为止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研究依然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3],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学说:

3.1.1.1 图腾崇拜说 有关“龙舟”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西周《穆天子传》中:“天子乘鸟舟龙卒浮于大沼”[1,4-6];有人指出当时所谓的“龙舟”实际上是一种“鸟龙舟”,直接用“龙舟”代替“鸟舟”一词的文献记载始于战国时期《尸子劝学》《湘君》《东君》[7],主要是各民族都受到了中原“龙”文化的影响[8]。此时的龙舟是宫廷文化的产物,帝王的御用游兴。在重农须重“龙”的思潮下,人们对能呼风唤雨的神龙更加崇拜。因此,不少学者认为龙舟竞渡形成的契机是出于先民们对神龙图腾的一种祭祀崇拜[9-11]。

3.1.1.2 祭祀祈福说 中国民间称5月为恶月,有5月5日龙舟竞渡的习俗,目的就是借龙舟来娱神,以驱邪逐疫,消除病患[4]。《长沙府志》有“端午……坊市造龙舟,竞渡夺标,俗以为禳疫”;于是龙舟竞渡很可能就源于人类征服自然、崇仰神龙的一种宗教性的民俗活动,具有相当的迷信色彩[10]。

3.1.1.3 生产起源说 在水网密布的南方地域中,“陆事寡而水事众”、“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是竞渡活动产生的萌芽[12]。三国吴时周处的《风土记》中“端午烹鸯角攀……竞渡”较早提到了端午竞渡习俗[13],最迟在南北朝时期,竞渡活动在我国南方地区已开始普及[14].于是,南方渔民们寓娱乐于劳动生产中争先恐后的出航和丰收凯旋的返航就是龙舟竞渡的雏形。

3.1.1.4 人物纪念说 《越地书》中有龙舟竞渡“起于越王勾践”的记载;《荆楚岁时记》有“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的说法;民间还存在纪念孝女曹蛾之说。虽然龙舟竞渡的传说纷纭,但还是以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为主[11,15]:“楚大夫屈原遭馋不用,是曰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龙舟竞渡祭奠屈原,从追悼上升为纪念,使屈原、端午、龙舟成为一脉相承的整体,也让龙舟活动演变为上至宫廷,下到民间的端午习俗[6]。

3.1.1.5 军事战争说 竞渡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是楚文化的产物,汉末三国时期,舟船普遍用于军事斗争。东吴舟船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民间竞渡的兴起创造了前提条件[11,15];而唐宋朝之后大量使用龙舟作战训练则是龙舟竞渡盛行的重要原因[13]。

作为一项民俗体育活动,其民众日常生产活动的实践才是其产生与形成的源头活水[16]。在对超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人们对神龙的祭祀崇拜与水泽之乡渔猎生活的结合是龙舟竞渡形成的历史背景,借端午岁时节令举行一系列巫术仪式来祈求风调雨顺,免灾免难的心理是当时人们现实需求的衍生;而对于纪念谁则是不同地区的民众在历史的流变中进行的一种附会,为的是弘扬儒家仁、义、礼、智、孝等“精英文化”。

3.1.2 龙舟竞渡的类型研究 蔡堂根、徐勤儿根据龙舟的形制将其分为“专职龙舟”和“业余龙舟”2大类[17,18]:认为业余龙舟由生产用船临时改造而成,竞渡结束后又恢复为生产用船;专职龙舟形制固定而独特,一般只用于竞渡,有普通龙舟、广东、香港等地的游龙或凤船、浙江等地的造型龙舟以及清江苗族的独木龙舟等类型。然而,学者孙适民却提出了游玩龙舟、祭祀龙舟和竞渡龙舟的3种类型。虽然大多数学者没有认同其在龙舟形制上对龙舟的分类,但却与目前学术界对龙舟竞渡的分类如出一辙,即娱乐型的龙舟竞渡、竞技型的龙舟竞渡、仪式型的龙舟竞渡3类[5,7,19]。

娱乐型的龙舟竞渡由政府主办,不以胜负为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表演,展现传统体育的文化魅力[5,7]。竞技型的龙舟竞渡也是由政府、社会组织或企业主办,较娱乐型的龙舟竞渡具有更明显的竞技色彩,主要表现在参赛队伍都是以取胜为目的,而观赛者则更追求比赛过程的表演性和刺激性,重视其竞技项目的娱乐性;伴随着“龙舟搭台、经贸唱戏”的运营模式,竞技型龙舟竞渡成为了现代端午龙舟节的主要形式。仪式型的龙舟竞渡只是一系列的仪式活动,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龙舟竞渡”[7],它主要由村民自发组织,不由政府主办,承载着民众祭祀祈福的愿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在得不到官方支持的情况下,仪式型的龙舟竞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误解与遗忘;所以,即使在历史上常见的仪式性的龙舟竞渡逐渐被竞技型的竞渡所取代,或是只在某些仪式中有些许保留[5,11]。在当前西方奥林匹克运动为主流的背景下,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对竞技型龙舟竞渡的研究,忽视了对民俗性、本土化的娱乐型龙舟竞渡和仪式型龙舟竞渡的关注。

3.1.3 龙舟竞渡的地域研究 从开展龙舟竞渡的地理分布来看,我国的华南、中南、西南、东北、华东的广大地区都有开展,以长江流域的汉族龙舟竞渡、清水江畔苗族的独木龙舟和居于云南澜沧江、瑞丽江边的傣族龙舟竞渡最具代表性[8]。

汉族的龙舟竞渡大都以纪念屈原为主,湘、鄂两地为最。学者们对武汉、荆州、汨罗等地龙舟竞渡的研究是一个由浅到深逐步递进的过程,以其发展历程与流变为出发点,围绕“端午-龙舟-屈原”这一主线,结合各类龙舟赛事,大力弘扬屈子文化与龙舟文化[20-23]。而秭归的龙舟竞渡学者们则是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侧重于祭祀礼仪和各类习俗的研究[24]。湘西沅陵被誉为“中国传统龙舟之乡”,有学者指出沅陵龙舟竞渡是为了祭祀苗族先祖盘瓠,并且它远远早于祭祀屈原的龙舟竞渡[25,26]。此外,汉族龙舟竞渡研究的热点地域还包括陕西安康[27]、浙江温州[28]、广东广州[29]等地。

少数民族的龙舟活动中以贵州苗族的独木龙舟最为出名。胡小明、杨世如、卢塞军3人从人类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认为清水江畔苗族的独木龙舟是举世无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0,31]。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苗族人都会在清水江畔举行规模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恶龙传说是苗族龙舟节的起源神话,由3条木船联合而成的“子母舟”最具民族特色[32]。对于云南傣族的龙舟竞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研究,但从学者方桢和蔡堂根的相关研究中可以得出:西双版纳傣族的龙舟竞渡在即傣历六月十五即公历四月八日左右举行,是泼水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伴随着“非遗”热潮,屈原、龙舟成了非遗语境下端午节的重要符号[24],学者们对龙舟的研究更是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将龙舟竞渡按地域划分,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不仅丰富了龙舟竞渡的研究层次和方法,还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3.1.4 龙舟竞渡的功能价值研究 龙舟文化具有多层次的功能和为经济建设服务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在查阅大量文献后,现将龙舟竞渡的功能价值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3.1.4.1 健身娱乐功能 体育活动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和“减压阀”[33]。端午竞渡作为一项民俗体育活动,与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息息相关[2,15]。当前“文明病”频发,社会生活空间逐渐缩小的背景下,龙舟运动的娱乐健身功能对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18,28]。

3.1.4.2 社会整合功能 龙舟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民族精神“粘合剂”[2,18]。它所折射出的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竞技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志品质以及“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都对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树立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8],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33]。

3.1.4.3 教育功能 龙舟竞渡本身就是一种以运动为手段的教育过程[2]。它以我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和宗教伦理为基础,由娱神祭神的仪式活动逐渐演变为缅怀先人、驱灾祈福的节日庆典,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对一步延续传统风俗、维系民族情感、重温历史和教育下一代发挥重要作用[11,18]。

3.1.4.4 文化传承功能[2,28]龙舟竞渡不反展示体育文化,更是文化整体的呈献。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龙舟竞渡,能在历史的长河里流传千年并熠熠发光,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可想而之。龙舟运动是人们认清自我、了解历史的“活化石”,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即每一位华夏儿女都有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和义务。

3.1.4.5 经济建设功能[2,18]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需求是龙舟运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28]。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龙舟竞渡以“龙舟搭台,经贸唱戏”的商业化模式在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成为了各地区旅游产业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11]。

除此之外,作为龙舟竞渡物质载体的龙舟,在其造型上还具有相当大的美学价值[15]。在端午龙舟节的推动下,各类龙舟赛事开展的如火如荼,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和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都有重要作用[29]。当前学者们在加大对龙舟竞渡文化价值研究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其竞技功能和时代价值的研究。

3.2 实践部分的研究主题

3.2.1 龙舟竞渡的现状研究 由于龙舟竞渡在我国分布广泛,必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研究学者们对龙舟竞渡的现状研究呈现出地域化、多元化的范式,但也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着许多共性部分。

3.2.1.1 加速发展期 作为民俗事项的龙舟竞渡正逐步实现着向社会化、现代化的转型,处于一个加速发展期[11,15]。基于此,对各类龙舟赛和端午龙舟节的研究成了学者们研究龙舟竞渡现状的一个突破口。目前,“自民间而官办”龙舟运动不仅在地域上出现了“南舟北移”的现象,更是在1984年成为了国家正式比赛项目[15];随着国际龙舟联合会、亚洲龙舟联合会和中国龙舟协会的成立,龙舟运动已经,走出了国门,成为了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体育项目,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的优秀典范。

3.2.1.2 瓶颈与隐患期 在龙舟运动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基础上,同样面临着许多瓶颈与隐患:

1)对于非竞技型的龙舟竞渡而言,民俗是其生长的根基[3,32]。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结构的巨大变革,民俗体育原生态的社会文化环境被打破,龙舟竞渡脱离了其产生的“母体”,竞渡仪式和习俗逐渐被遗忘、简化[11,34],出现了“文化休克”现象[7]。

2)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入侵,使龙舟竞渡走上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开展轨道。然而,“洋”与“土”的矛盾却严重阻碍了我国龙舟运动的发展[3,35],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竞技水平偏低,不具备较高的观赏性和技艺性[22];没有建立起制度化的训练与竞赛体系,激励机制不完善[21];民俗特色的丧失、规范性竞渡的单一化使依托“端午龙舟节”开展的龙舟赛事毫无亮点,加之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包装,品牌效应不足,赛事档次不高[36]。

3)无论是传统的龙舟竞渡还是现代化的龙舟运动都面临着几个相同的难题:经费不足,缺少必要的场地和实施[5];与民众日常生活逐渐脱离,导致看客多,参与人数却偏少,普及率不高[37];受端午节令和天气、水域等条件的限制,经常性不足,地域分布不均[23];对龙舟活动的研究缺乏广度和深度,使其缺乏相关的政策保护和制度保障[14],导致出现后继无人的困境。

3.2.2 龙舟竞渡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研究者在对龙舟竞渡的现状进行探析后,从不同的视角对龙舟运动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概括起来主要为以下3点:1)遵循体育的发展规律,妥善应对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走竞技化与传统特色并重的发展之路[14];2)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化发展观[28];3)加强“保护”与“升华”的同时强调国家在场的政府作为[37,38]。胡小明对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的苗族独木龙舟的发展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一般龙舟可以按现代体育规则改造为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的竞技比赛,但有些积淀了深厚巫术礼仪文化的至今在极小范围顽强保持着原生态的竞技游戏却不适宜,苗族独木龙舟只能视为体育萌芽,并无体育意识和健身动机,更应当作为一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持其文化多样性[30]。

辩证法思维讲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龙舟竞渡需要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加以具体的分析与价值评估,如果其文物价值大于使用价值,则不宜盲目改造为现代竞技项目,应该对传统至死不渝地坚守;如果是它的使用价值大于其文物价值,那么就应该认真地思考它的发展轨迹,既需要与奥林匹克运动接轨,走现代化的竞技体育发展之路,又不能一切都是“拿来主义”或者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要知道中国的传统体育应该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

3.2.3 龙舟竞渡的发展趋势研究 作为一项流传千年的民俗,龙舟竞渡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更,也代表着一种自在的经验式文化模式向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的转变[24]。从近些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来看,中国龙舟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已成为整个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并且伴随着“后非遗保护工作”的到来,这一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从前人的研究中可以将龙舟竞渡的发展趋势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民众生活世界是龙舟竞渡赖以生存的基础,龙舟竞渡的发展演变自然不能脱离民俗体育的轨道[2,32];2)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龙舟运动的现代化转型不可避免,这是龙舟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2];3)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龙舟运动依托高校是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必然趋势[11];4)商品经济时代不仅要求龙舟运动建立起“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更要求与时俱进的向生态体育旅游和制订“以赛事养赛事”的市场化发展道路[28];5)现代竞技体育成为了世界的主流体育,借鉴现代体育竞赛规则、手段、组织与管理模式,是龙舟竞渡的发展趋势,也是其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19];6)龙舟运动的仪式化现象将得到改善,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将被逐渐保留与复活;7)不少学者认为随着龙舟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龙舟赛事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在不久的将来龙舟运动会成为正式的奥运比赛项目,走入奥林匹克运动会[3,38]。

在历史进程中,人类的文明进步必然推动民间体育由简单向复杂、由原始的低层次向现代的高层次发展,向着体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本质力量的娱乐、健身、审美的体育方向演变[33]。纵观龙舟竞渡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无论其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怎么变化,精神层面的内容是始终不变的,满足民众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唯一的主旋律。

3.2.4 龙舟运动的其他相关研究 随着龙舟运动竞技化的发展趋势,参与龙舟研究的学者们正逐步从民俗学、考古学、社会学等领域向现代竞技龙舟的方向转变,主要涉及龙舟运动员的生理特征、身体素质、机能水平、运动训练与管理等方面。

刘德琼于2001年发表的《龙舟运动员某些生理特点的研究》中通过测定龙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生理和生化等指标为我国龙舟运动的科学选材、训练及技术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39]。而她对1999年第6届全国“民运会”龙舟赛的研究,更对我国龙舟运动员的训练和划桨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是较早研究龙舟运动技术发展模式的学者之一[40]。在此之后,学者刘靖南先后发表了《女子龙舟竞技运动发展动态》和《面向21世纪的龙舟竞技运动》2篇文章,从不同的赛事分析了龙舟竞技的发展动态[41,42]。学者严华通过分析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龙舟决赛的成绩,阐述了各队伍的技术风格、战术特点等具体表现,为我国龙舟训练提出了若干建议[43]。李兵从性别的差异性出发,分别对我国优秀女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模型和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为龙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价、运动员选材与训练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44]。王凯针对高水平龙舟队的训练特点,运用K-Mean聚类分析法分析对高水平女子龙舟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水平结构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龙舟运动的理论体系建设和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45]。学者张可对当下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人才类型、培养策略等问题展开了深度研究,明确了龙舟体育文化人才类型,制订了其人才培养策略,对解决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工作所面临的理论困惑与实践难题都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46]。

4 结 论

1)龙舟不属于单纯的体育类研究,而是一门涵盖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因此,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上都不能仅仅局限于体育这一学科,要从全方位、多层面的视野出发,遵循实践出真知的方法论原理,在深入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体育的母题研究模式进行探析。

2)龙舟竞渡的现代化转型只能是外在形式上的“微调”,精神文化层面更多地表现为不露痕迹提炼升华。由自然到科学,再由科学返归自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也是体育发展的轨迹,龙舟竞渡只有从喧哗中回归传统,才能在这个文化断层的时代得到长远的发展。

[1] 孙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传统体育的活态传承——以舞龙、龙舟和风筝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6): 18-23.

[2] 倪依克.当代中国“龙舟现象”的社会文化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27(6):23-27.

[3] 马明达.试论中国民族体育体系的重构[J].体育文化导刊, 2007(6):21-27.

[4] 赵东玉.端午龙舟竞渡民俗的文化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5(3):119-122.

[5] 徐永峰,张丽.龙舟竞渡的文化源流及其现代演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5):92-96.

[6] 向军,方千华.端午龙舟竞渡滥觞之解谜[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4):45-52.

[7] 裴孝成,吕韶钧.从“竞”母题探龙舟竞渡[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6, 30(1):89-92.

[8] 方桢,杨津津.比较我国汉、苗傣族龙舟竞渡文化之异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19-21.

[9] 陈丽珠.中国龙舟活动的发展及"龙"文化特征[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7(1):77-78.

[10] 姚正曙,何根海.龙舟竞渡的起源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6):36-38.

[11] 陈明伟,谢翔,王艳琼等.龙舟运动文化“破与立”的流变阐释[J].山东体育科技, 2015(5):103-107.

[12] 王若光,刘旻航.“飞龙在天”:端午龙舟竞渡习俗考源[J].民俗研究,2013(6):50-55.

[13] 蔡堂根.论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 51-57.

[14] 孔繁敏.从龙舟赛艇发展看中西体育文化差异[J].体育文化导刊, 2008(9):85-87.

[15] 胡娟.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以龙舟竞渡为例[J].体育科学,2008,28(4):84-97.

[16] 王凯珍,胡娟,杨风华.我国龙舟竞渡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3):110-113.

[17] 蔡堂根.从竞渡的传播看龙舟竞渡形态的多样性[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36(2):12-17.

[18] 徐勤儿,简波.文化形态学视野下的中国龙舟运动文化特征[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 22(6):11-13.

[19] 罗湘林,范冬云.龙舟竞渡的赛制同化与民俗回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29-33.

[20] 谢玉,罗湘林,何斌.汨罗江龙舟竞渡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2(8):29-32.

[21] 羿翠霞,杨涛,陈彦.湖南汨罗龙舟赛文化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3(12):105-108

[22] 余刚,夏云建.武汉市职工龙舟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4(2): 45-47.

[23] 辛梦霞.武汉东湖龙舟赛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5(3): 69-72

[24] 李平.“非遗”视域下的端午保护与反思——以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为个案[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3(6):66-68.

[25] 杨俊,杜红政.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的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11):1015-1017.

[26] 金陵,金克剑.中国传统龙舟竞渡源流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4(5):65-67.

[27] 杨建设.近代端午龙舟竞渡文化分析——以陕西安康地区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2(10):113-116.

[28] 陈莉.温州承办中华龙舟大赛的效益分析研究[J].体育科技,2016,37(4): 90-91+94.

[29] 林建文,黄嘉琦,李起勃,等.蛟龙耀九洲,文化传千年——五位一体总布局下广府龙舟文化当代价值和传承[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81-83.

[30] 胡小明,杨世如.独木龙舟的文化解析——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二)[J].体育学刊,2010,17(1):1-9.

[31] 卢塞军,代刚.贵州苗族独木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象追踪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 45(6):69-74.

[32] 张一龙,周次保.龙舟运动现代转型中的继承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 48(8):54-57.

[33] 邱腾飞.龙舟竞渡仪式的象征体系及社会功能[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0-93.

[34] 罗湘林,刘亚云,谢玉.从故事到赛事——汨罗龙舟竞渡的底层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5(1):81-85.

[35] 倪依克.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论中国龙舟运动的现代化[J].体育科学,2004,24(4):73-76.

[36] 张永虎.南舟北移背景下京杭运河城市龙舟品牌赛事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5(2):102-106.

[37] 黄春花.现代龙舟运动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研究与教育,2008,23(2):74-76.

[38] 张作斌.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入奥发展策略的思考——以竞技龙舟运动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1(3):126-128.

[39] 刘德琼.龙舟运动员某些生理特点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2): 45-47.

[40] 刘德琼.从第六届全国“民运会”看龙舟运动与技术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5):118-120.

[41] 刘靖南,许博.面向21世纪的龙舟竞技运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 458-459+484.

[42] 刘靖南.女子龙舟竞技运动发展动态[J].体育科学,2001,26(6): 41-43+55.

[43] 严华.对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龙舟决赛的分析与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 2010, 29(4):400-401.

[44] 李兵,徐彬.现代社会条件下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 110-114.

[45] 王凯,吕晓伟,何江川.龙舟运动员陆上专项素质水平结构K-Mean聚类及综合评价[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25(1):89-93.

[46] 张可.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人才诉求及培养策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5):84-87.

Study on Dragon Boat Race Project in China——Based on Published Journal Articles from 2000 to 2016

HAN Meng-jiao, HU Shua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Sichuan China)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dragon boat race is the excellen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nd cultural heritage.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later.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our themes of the origin, type, geographical and functional value of the dragon boat race from 2000 to 2016 by means of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It elabo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rends and other related research and other four topics. Therefore, it sorts out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hina's dragon boat races,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study of races needs to be explored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thropological f i eld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the study of the motif of sports, and only in the midst of the noisy tradition, the dragon boat races can be developed in the era of this cultural fault.

dragon boat; dragon boat race; development of dragon boat

G852

A

1004 - 7662(2017 )02- 0076- 06

2017-01-05

韩梦姣,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龙舟竞技体育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龙舟
观云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
端午节,看龙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