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强
(太原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太原 030024)
跆拳道运动起源于朝鲜半岛,以其干脆潇洒的动作、凌厉多变的腿法,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发展。最近几年,随着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跆拳道运动已经成为大众体育健身的热门运动。跆拳道作为体育教育的一种手段、一门课程在高校普遍开展,既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又提高了大学生体育课的兴趣,深受学生喜爱。随着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被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实验,对跆拳道品势教学中融入表象训练法,作了进一步研究。
跆拳道运动分为竞技和品势两种运动形式,品势类似于我国的传统武术的套路练习。品势是将跆拳道基本动作按照一定的原理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每章品势都有固定形式的起势和收势,每章品势都有各自的动作运行路线和文化内涵[1]。品势是跆拳道运动攻防动作转换的精髓,不同级别与难度的品势都有自己独特的动作风格、特点、表现力和感染力。品势是跆拳道运动的基础练习,同时也是大学跆拳道选修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表象训练法,又被称之为“视觉化训练”, 是一种广泛应用与各类体育教学的心理学训练方法。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2]。练习者通过自己身体的感受器官,利用视觉、听觉、肢体、感觉动作,并且在感觉后,有意识地在自己头脑中呈现出感受动作的过程,并唤起临场各种感觉的训练方法。在表象训练时,练习者或站或坐保持安静状态。在老师心理暗示语的诱导下,全身放松,头脑中回忆和反复想象身体做某个动作或运动情景的动作感觉。从而,使身体肌肉感觉获得再认形成动力定型。通过表象减少实际练习次数,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作用。
通过已有的实验性研究表明:表象训练可以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尤其对于难美项群。对运动技术学习、动机的培养、激励和心理障碍的克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表象训练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跳水、体操、花样游泳、传统武术套路等难美项群的教学与训练中。本研究将表象训练法应用与跆拳道品势教学中,研究对跆拳道品势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
跆拳道品势和武术套路都属于难美项群。看似形式简单动作易学的跆拳道品势,想练出其中的韵味,表达品势的内涵,需要较长时间的基本功练习才能完全掌握。学生刚上跆拳道课时积极性很高,但随着学习逐步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始下降。因为在基本动作的形成初期,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练习,过程单调枯燥,很难让学生保持兴趣。具体表现在学生练习时懈怠、精神不集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如何运用适当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加快动作概念的建立,加速动作技能形成与巩固,提高动作质量,高效完成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表象训练可以不受场地、器材、时间、空间的制约,学生可以课上课下随时表象练习,是巩固基本技术动作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以太原科技大学大二跆拳道选修课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次实验从跆拳道选修课4个自然班中选2个班,每班 40人,男女生比例相同,合计 80名同学,作为实验对象。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论文库,阅读相关的跆拳道训练理论,对有关表象训练与品势教学的文章做了分析,同时查阅了大量的心理学著作,为本研究提供基础。
2.2.2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使用SPSS 17.0对数据作出整理与分析,并进行P值与T值检验。使用EXCEL表格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列表归纳。
2.3.1实验设计
①实验时间:教学实验从2016年3月7日~2016年6月26日,实验共计共16周,每周2个学时,共计32学时。
②实验地点和器材:太原科技大学跆拳道道场、笔记本电脑、投影机、SPSS软件。
③实验内容:根据体育选修课教学大纲要求,并咨询高校跆拳道教师以及山西省跆拳道协会国家级裁判,最终设定以跆拳道最为基础较为有代表性的品势太极三章为实验内容。品势太极三章包含了弓步连续冲拳、三七步单手刀中外格挡、前踢等攻防动作及腿法,涵盖基本动作较为全面。
④考核与评分:期末进行考试。将两班学生混合随机打乱顺序上场。邀请山西省跆拳道协会三名国家级裁判,进行现场打分考核。评分标准采用国内品势比赛规定的裁判员判分表进行[3]。满分10分,其中准确度5分,熟练度3分,表现力2分。
2.3.2实验实施
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身体基本素质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体育统计学处理(P>0.05)。结果显示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个班学生的基本条件相同,使得最后的实验结果可信度更高。实验中,两个班在教学条件上相同,包括教师、场地、教学进度、教学时数、教学内容、考核标准及内容。实验开始,两个班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顺序进行。
对照班教学按照:①宣布本次课的内容②分解动作教学与完整示范③学生练习④讲解与纠正⑤分组练习巩固⑥小结下课。对照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集合整队,宣布本次课堂任务,随后通过简单跆拳道热身活动。开始本次课内容分解动作的学习,分解内容完成后开始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学生开始自己练习。在讲解纠正阶段,教师指出普遍存在的技术动作问题,再次演示正确动作。第二次分组练习以便巩固所学,最后总结放松下课。
实验班教学按照:①宣布本次课的内容②观看完整教学视频③分解动作教学④学生练习⑤讲解与纠正⑥表象训练⑦分组练习巩固⑧小结下课。教学开始集合整队,教师宣布本次课堂任务,开始简单跆拳道热身活动。热身准备后,观看视频完整动作的示范,并针对本次课所要学习重点,或者练习的单一技术动作观看静态图片或短视频讲解。随后让学生开始动作练习,并对动作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分析纠错。然后休息放松,此时在教师暗示语的引导下进行表象训练,对已观看的视频、短片、图片中表现出的正确的动作展开表象训练。然后再通过分组练习,以达到熟练动作,直至正确掌握该技术动作,结束部分通过放松完成本次跆拳道课。
品势考核打分采用中国跆拳道协会的品势裁判员判分表进行打分。通过三名国家级裁判员现场打分,并经过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
表1 对照班、实验班 学生各项得分及分析
经对比分析发现,(**P<0.01,*P<0.05)说明实验班对照班在跆拳道品势各得分项的评测上,各项成绩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跆拳道品势教学,学生的品势水平有了显著性提高。
3.2.1准确度分析
准确度是品势基本动作的评价指标,是品势基本功动作正确性的直接反映。品势规则规定,每出现一次错误动作或者明显失误会被扣掉0.5分,细小失误比如碎步,每次扣0.1分。从数据来看,实验班的准确度平均达到了4.7分,在测试过程中没有明显错误和失误,品势的基本动作正确率非常好。这说明在平时的训练中,表象训练有强化正确动作的概念和增强本体感受的作用。同时长期的表象训练,对整套动作稳定性的形成,保持心理适应,减少动作失误都具有积极作用。
3.2.2熟练度分析
熟练度是品势动作的稳定性和节奏的反映,还是动作精细化、动作细节的表现,也是整个品势评分的重要指标。主要扣分点体现在:视线与动作方向是否一致;单个动作幅度与动作之间连接的节奏;防守与进攻动作的节奏;重心移动或起伏。从两个班数据来看,测试中单个发力动作力度和速度基本保持同一水平。也就是说,没有进行过表象训练的学生在单个发力动作的完成上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测试效果。但是,在动作的连接和攻防转换节奏上有明显差异。在表象训练中,学生能直观清晰地感受整套品势动作的整体节奏,在学习单个动作的同时无形中也强化了连接动作的节奏。经过长期表象训练,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要点,也就是动作连接的节奏和动作细节。实验班在攻防动作的转换,以及多个动作连接方面表现得更加自然流畅。
3.2.3表现力分析
表现力是在评价表中分数最少的一项,主要体现在临场比赛时的心理适应能力、精神面貌、动作的节奏,以及动作刚与柔的体现。实际上表现力不仅是个人技术风格的体现,还是对跆拳道品势更高层次的理解与完美的临场表现,也是国际大赛等高水平比赛中重要评价指标。实验班数据明显好于对照班充分说明,表象训练中长期观看高水平比赛和教学的视频给他们头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在自由练习时,潜意识会模拟比赛场景与临场条件,起到了心理适应的作用。所以,长时间表象训练不仅对品势套路的整体性理解有了很大提升,而且对学生提高“场独立性”,提前适应比赛与测试环境也具良好效果。
通过近16周的教学、实验和考核,表明:运用表象训练的实验班在品势动作的准确性、熟练度、表现力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班,实验效果明显。跆拳道品势教学中运动表象训练法,丰富了教学的环节,使课堂学习气氛更轻松。通过观看高水平录像、图片,学生能更准确表象并记忆高质量的动作,快速掌握动作要领。通过录像、图片和比赛场景的模拟表象训练,学生的场独立性明显增强,练习或考核时能有效抵御外界环境干扰。在跆拳道品势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法教学效果显著,适合按学期选课的大学跆拳道选修课教学。
参考文献:
[1] 编写组.中国大众跆拳道教程基本技术与品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9.
[2] 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81-182.
[3] 编写组.中国大众跆拳道教程基本技术与品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