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芒,彭 斌,马晓龙,司升云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 蔬菜科学研究所,武汉 430000)
粘虫Mythimnaseparate(Walker)又称行军虫、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食叶性的迁飞害虫,国内除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均有分布[1]。粘虫主要为害禾谷类作物,具有很强的暴食性,一旦爆发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将作物的叶片吃光,造成毁灭性危害[2]。最近几年,粘虫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均有较大发生,造成多地区玉米的严重减产,损失严重[3]。目前,控制粘虫为害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4],为了合理有效控制粘虫为害,笔者选用毒死蜱、辛硫磷、溴氰虫酰胺和乙基多杀菌素4种农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旨在为科学指导大田防治提供依据。
试验地点在湖北省潜江市后湖农场排沟村,试验地平坦,肥力均匀。土壤类型为粘壤土,pH值约为6.8、有机质含量1.9%左右。玉米播种时间为2016年4月15日,品种为中农大451号,株行间距约0.2 m×0.5 m,玉米播种前施足底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40吨。各小区整个生育期内施肥、管理均一致。
480 g·L-1毒死蜱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40%辛硫磷乳油,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生产;均为市售。
1.3.1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5个处理,其中药剂处理4个,分别为处理方式Ⅰ:480 g·L-1毒死蜱乳油500 g(a.i)·hm-2,处理方式Ⅱ:40%辛硫磷乳油400 g(a.i)·hm-2,处理方式Ⅲ: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60 g(a.i)·hm-2,处理方式Ⅳ: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40 g(a.i)·hm-2;空白对照1个(喷清水)。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设15个试验小区,小区面积为20 m2,随机区组排列。
1.3.2施药方法
施药器械采用MATABI-16型背负式喷雾器,扇型喷头施药。工作压力0.3~0.4 mPa。施药当日(6月4日)的天气为多云,最高气温28 ℃,最低气温16 ℃,相对湿度78%,无持续风向,风力1级。整个试验期间未出现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象因素。根据试验方案加入供试药剂,每公顷用水量750 L。试验采用茎叶喷雾处理,按各处理用量均匀、全面喷施于各小区植株叶片的正反面及心叶部分,基本无药液珠状下流为止为准。
1.3.3调查与统计方法
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1 m2,于6月3日调查虫口基数,试验时田间试虫处于发生盛期,多为1~3龄,本试验共调查3次,分别为药前1天,药后3天、7天调查粘虫数量,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各处理对粘虫的防效。计算公式如下[5]:
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100%
(1)
防治效果/%=(处理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对照虫口减退率)×100%
(2)
所有数据在用EXCLE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17.0软件对不同处理的防效进行统计分析,应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性显著分析。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供试4种药剂对粘虫均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药后第3天,对三龄以内的幼虫防效为83.05%~89.94%之间,按防效高低依次排序为:处理方式Ⅳ>处理方式Ⅲ>处理方式Ⅰ>处理方式Ⅱ。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药后第7天,不同药剂处理对粘虫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各处理的平均防效在90.55%~92.92%之间,且差异不显著。
表1 4种杀虫剂及对照处理对粘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药后3天)
注:a表示差异不显著。
表2 4种杀虫剂及对照处理对粘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药后7天)
注:a表示差异不显著。
毒死蜱和辛硫磷同属有机磷类农药,由于价格相对较低,目前在粘虫防治中应用较多,也有相关研究报道[6-8]。在本次试验中,毒死蜱和辛硫磷在试验浓度下对粘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92.89%和91.17%,这两种农药用于本地区粘虫一般防治是可行的。
溴氰虫酰胺是杜邦公司开发的第二代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可通过激活靶标害虫的鱼尼丁受体释放横纹肌和平滑肌细胞内的钙,导致害虫麻痹直至死亡[9]。乙基多杀菌素为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增加其自发活性,导致非功能性的肌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直至死亡[10]。相对于与传统有机磷农药,溴氰虫酰胺和乙酰多杀菌素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可防治对常规农药产生抗性的鳞翅目害虫。在本次试验中,毒死蜱、辛硫磷、溴氰虫酰胺和乙基多杀菌素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对3龄以下的粘虫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玉米田间防治粘虫时,选择幼虫低龄期施药,推荐有机磷类药剂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芒,司升云,刘小明,等. 玉米粘虫的识别与防治[J]. 长江蔬菜,2016(13):54-55.
[2] 宋梁栋,冯文涛,李伯辽,等. 兴平市三代粘虫局地暴发原因探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5(8):87-88.
[3] 张云慧,张智,姜玉英,等. 2012年三代黏虫大发生原因初步分析[J]. 植物保护,2012(5):1-8.
[4] 董杰,刘小侠,岳瑾,等. 北京地区粘虫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J]. 农药学学报,2014(6):687-692.
[5]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GB/T 17980.80-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80部分:杀虫剂防治粘虫[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6] 李敏. 几种药剂防治麦田粘虫药效试验简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15(4):144.
[7] 赵玉玉,李帅,李怡萍,等. 中国陕晋两省部分地区粘虫田间种群的抗药性[J]. 农药学学报,2017(2):182-188.
[8] 张苗,曹培基. 不同药剂对玉米粘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J]. 吉林农业,2016(23):81-82.
[9] 潘飞,符尚娇,谢圣华,等. 溴氰虫酰胺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J]. 广东农业科学,2014(8):103-106.
[10] 华乃震. 绿色环保生物杀虫剂多杀霉素和乙基多杀菌素的述评[J]. 农药,2015(1):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