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协定及其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潜在影响分析

2017-06-03 15:28夏薇王黎明谢众民
现代管理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世界经济国际贸易

夏薇++王黎明++谢众民

摘要: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TPP,当前学术界对TPP最终达成看法基本悲观。但跟踪研究TPP协定及其不确定性的意义,不在于协议本身是否达成,而在于研究其所代表的国际贸易新规则和新秩序,及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外贸战略调整的启示。文章通过对亚太地区其他贸易协定影响综合分析,结合TPP协议特点,探讨其对世界贸易和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TPP;特朗普政府;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农产品出口

一、 TPP协议及其不确定性

2016年2月,由美国主导,涉及12个成员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被正式签署,被认为是21世纪以来推动全球区域贸易自由化取得的最重要成就,预期对全球经济贸易带来巨大和深远影响。协议生效要求至2018年2月至少获得超过85%集团经济总量的6个以上成员国国内批准。虽然特朗普就任美国新总统后已正式宣布退出TPP,但协定最终是否达成存在多种不确定性:

首先,TPP反映了世界经济中推动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市场动因。而新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经济主张代表了反全球化、贸易保护的市场动因。历史上多次经济危机后,在国内经济和政治双重压力下,反全球化政策往往短期内得到支持。长期看,市场作用仍会推动各国更大程度地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

其次,TPP反映了亚太地区经济融合的强大动力。TPP前身是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发起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意味着其内在市场驱动源于基于地缘和市场的亚太地区经贸融合,而非美国与亚太地区间需求。亚太区域内大量进口中间品,出口制成品,形成复杂的网络化内嵌式投资模式,与欧美贸易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即使美国退出TPP,其他成员可能通过重启谈判等多种途径促使协议全部或部分达成。

再次,TPP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化贸易里中小企业利益诉求。TPP不仅在序言中提到,“通过提升中小微企业参与并受益于本协定所创造机會的能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而且专门制定了中小企业章节,着重强化了对中小企业的重视,是美国签署的第一个针对中小企业的自由贸易协定。近日特朗普与阿里总裁马云就如何运用跨境电商平台促进美国中小企业出口和创造就业机会展开会谈,代表了经济复苏压力下美国中小企业扩大贸易出口,尤其中西部农产品出口的强烈诉求。这两者诉求的一致性,不能排除特朗普执政后,TPP对美国其他协议谈判的直接影响。

最后,中国对加入TPP的态度和立场不仅在动态变化,而且在走向客观和现实。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制造国和出口国,亚太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相比美国更具有地缘优势。2013年5月中国外交部宣布“TPP、10+3和10+6都是亚太区域一体化的可能路径”,虽然不意味着主动加入,但立场不再为对立。中国未来是否参与TPP谈判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当前研究TPP及其不确定的意义,并不在于协议本身是否能如期达成,而在于研究TPP所代表的贸易新规则和新秩序,对我国带国际贸易格局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我国新一轮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外贸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指导依据。

二、 对亚太地区贸易协定影响的研究结果

目前亚太地区存在着多个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主要经济合作同盟关系见图1。根据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理论,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会对协定成员国与非协定成员国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此两种效应在对全球各类双边或多边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中得到验证。但就贸易协定给参与国经济和企业带来的净效应是否显著正向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对于协定成员国而言,“贸易创造效应”将会促进协定成员国相互之间的贸易规模,提高成员国的GDP和福利水平。贸易量的增长可能源于FTA增加了已有出口商的出口量,也可能有利于刺激新出口商增长,直接取决于企业对FTA的有效运用程度。多边自贸协定贸易创造效应亦可能通过其他贸易协定被提前释放或被稀释。

但对于非协定成员国而言,“贸易转移效应”将会造成非协定成员国贸易和福利损失。例如研究发现美韩FTA增加了美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挤占了中国等非协定成员国农产品原有的市场份额,而中韩自贸区成立使日本福利状况出现恶化。

TPP协议当前得到如此集中关注,关键在于它不仅仅针对众多WTO谈判困难的现代贸易问题达成初步共识,而且提出了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新规则:首先是“高标准”,不仅要求关税逐步完全消除,高于一般FTA削减90%以上的要求。而且要求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权利、保护环境等,体现全球贸易竞争以低成本和低价格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弱化,基于安全、知识、技术、社会价值等新型竞争优势正在形成;其次,是“新规则”,TPP对服务、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型领域做出相关安排。无论TPP协定是否能最终生效,其设定的高标准和新规则均体现了现代经济和贸易的内在要求,必促使新型贸易竞争优势和贸易格局形成,影响其他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最后是“全覆盖”,TPP30章超越了投资和贸易自由协定传统范畴,扩展到跨国公司治理、政府采购、企业治理、国有企业竞争、反腐败等。

三、 TPP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潜在影响

多数学者认为TPP协定如果生效将对我国出口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且影响效果随着TPP成员国的不断增加而越发显著。马来西亚和越南经济发展水平、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均与中国极为相似,在TPP其他成员市场上竞争性大于互补性,综合来看,TPP会削弱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作用。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TPP对中国实际负面影响有限:中国多元化贸易进程取得显著进展,并且与主要TPP成员国已达成多项自由贸易协定,足够分化TPP的负面影响,未来可深化扩展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

TPP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取决于此前各部门的进出口量、进出口国、比较优势和此前受到的贸易保护程度。农业往往是各国贸易保护程度较高的部门,农产品常被列入敏感性产品,一直属于贸易谈判重点和难点。目前中国的粮食安全以有限的关税和进口配额保护为基础,近年来已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大国,贸易依存度大幅提高。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农产品相比,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较弱。关税、敏感产业、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等工具进口调控能力弱。而TPP协定强调的农产品零关税、卫生检验检疫措施、劳工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等将会使得我国的农业弱点更加突出。

TPP协定如果达成,预期大幅促进成员国间农产品贸易规模。例如,美国食糖和乳制品的最惠国平均关税分别为20.3%、10.3%,加拿大乳制品最惠国平均关税高至126.6%。取消关税后,基于贸易互补性,将大幅从协议国的进口。协定签订也意味着成员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以更低价格和更便利的途径在集团范围内获取原料,有助于提高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何维达, 陆平与邓佩(2015)运用GTAP模型的研究发现,TPP不仅会导致中国农产品出口比重将下降5%,而且会明显削弱加工食品和农林牧渔业比较优势。陈菁、李彦杰与陈传波(2015)研究发现TPP达成会导致中国农产品产出总体下降,其中谷物类产出下降6.1%,畜禽类下降3.78%,果蔬油料下降4.81%。与此同时,TPP达成还会导致我国各类农产品普遍下降。但也有研究表明,TPP在中国已与多个成员国达成双边贸易协定背景下,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且如果TPP协定达成,同样会削弱欧盟、韩国、台湾农产品出口,相反可能促使中欧、中韩、中台农产品贸易更加密切。

如果美国退出TPP并采取本土化的产业和贸易政策,基于美国农产品进出口市场规模、政治地缘、其他多种自由贸易协定,即使现有11国依旧达成协议,TPP的贸易促进作用会被显著削弱。与此同时,基于亚太地区经济地缘性,可能会促成其他多边贸易协定如RCEP深化或新贸易协定形成。对于中国重点参与的APEC和RCEP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有利契机。亚太地区没有加入TPP的发达经济体还包括韩国和台湾,亚太地区外还有欧盟25国。

但是,TPP对我国农产品长期贸易最大负面影响在于其成员间达成的食品安全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贸易伙伴间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制体系越接近,双方发生贸易的概率越大,贸易量越大;反之,两者之间标准和监管制度的显著差距会直接限制贸易,甚至出现被动的贸易禁运。多数研究发现欧盟一体化提升标准后,对欧盟外出口国产生了明显分化效应。传统的非洲农业出口商因为国内经济、技术、卫生等条件限制,难以满足欧盟的高标准,对欧出口量显著降低,并逐渐在国际市场中边缘化。但南美洲国家如巴西、阿根廷等却通过转换贸易和产业政策,升级国内标准和监管体系,取得欧盟进入许可,反而形成新型竞争优势。因而,TPP对我国农产品最大的挑战在于新达成的食品安全、卫生和技术标准将对我国出口造成门槛性进入障碍,并影响长期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四、 政策建议

第一,环境治理关系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质量、比较优势和竞争地位。TPP等高标准协议必将推动全球食品安全标准和环境保护政策进一步提升。发达国家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模式和监管体系从源头保证了"从农田到餐桌"食物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水平监管和追溯。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治理需从源头治理,需要从大气治理、水体治理、土壤修复等根本问题出发,为农产品的安全、健康、可持续生产提供保障。

第二,政府应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向安全、健康、环保、可持续靠拢。当前中国农产品竞争力比较弱,并且有下降趋势。长远看,TPP协定提出的知识产权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环保标准等高标准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当下的高补贴、低效率、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应该把握此次TPP协定存在不确定性契机,把握时间窗口,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生产领域的改革。

第三,在缩小与TPP协定差距同时,我国也应适当加强对农业的合理保护。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等TPP协定成员国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但保持对本国农业关税保护,并通过食品安全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加以隐蔽性保护。相对而言,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开放压力。对此,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合理利用政策空间,尤其需要通过完善国内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动植物检验检疫部门职能,利用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手段调控农产品进口。

第四,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提高我国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树立国际品牌的形象。TPP协定的达成将会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一定的冲击,对此,我国需要发展特色农业,出口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提高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我国应加快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出口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与附加值,进一步巩固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再者,我国应严格规范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行为,大力培育优秀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为我国树立良好的农产品国际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彭支伟,张伯伟.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中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13,(4):83-95.

[2] 宋国友.TPP:地缘影响、中美博弈及中国选择[J].东北亚论坛,2016,(2):67-74.

[3] 赵娜.TPP对中国出口产业的潜在威胁及对策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2):23-28.

[4] 谢汶莉,李强.中国与TPP核心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15,(7):35-46.

[5] 陈淑梅,全毅.TPP、RCEP谈判与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J].亚太经济,2013,(2):3-9.

[6] 蓝庆新,韩萌.TPP协定中小企业条款分析及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6,(12):27-29.

[7] 高蘭.日本TPP战略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1,(6):75-80.

[8] 张建平.中国与TPP的距离有多远?[J].国际经济评论,2016,(2):71-86.

[9] 何维达,陆平,邓佩.亚太贸易协定对贸易结构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3):140-142.

[10] 丛晓男.中韩FTA关税减免对东亚主要经济体影响评价——基于自主开发的多区域CGE[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5):144-151.

[11]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World Trade Report, The WTO and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From co-existence to coherence[J].World Report Review,2011,(2):327-339.

[12] 杨军,黄季焜,仇焕广.建立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65-70.

[13] 宋晶恩.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5):81-85.

[14] 李慧,祁春节.中国与TPP12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1):110-112.

[15] 蔡海龙,刘艺卓.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3,(9):13-19.

[16] 陈菁,李彦杰,陈传波.TPP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J].调研世界,2015,(11):9-13.

[17] 全毅.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CAFTA发展方略——TPP和RCEP视角分析[J].国际贸易,2013,(10).

[18] 邹国勇,吴琳玲.TPP、RCEP背景下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挑战与应对[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2):53-61.

[19] 杨欣,武拉平,徐锐钊.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潜在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0,(7):12-18.

[20] 祁春凌.TPP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挑战及中国的应对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5,(1):8-1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全球平衡增长议题对中国贸易摩擦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号:09&ZD033);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安全的影响”(项目号:2015M580163)。

作者简介:王黎明(1957-),男,汉族,安徽省铜陵市人,中国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斯莫菲特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农业经济政策;夏薇(1982-),女,汉族,湖北省黄冈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后、讲师,研究方向为食物经济与政策、国际贸易;谢众民(1990-)(通讯作者),男,汉族,广东省潮汕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农業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农产品国际贸易。

收稿日期:2017-04-14。

猜你喜欢
世界经济国际贸易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风险控制的实践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碳关税对世界经济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探讨
人民币汇率对商品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交易势头锐减的原因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