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方经济学在高校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方式,这种方法存在不足,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探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路径迫在眉睫。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资源合理利用的科学,它适用于发达的市场经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逐步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也被国家教委确定为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特别是一些地方商科院校将西方经济学定为所有开设专业的必修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路径迫在眉睫。
1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西方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西方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块的内容。这门课程中的许多理论模型的建立都存在着众多假设条件,它剔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多种影响因素。例如需求规律,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了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影响。而现实中商品的需求数量会受到消费者的偏好、预期、收入等多种因素影响。这就会让西方经济学的初学者感到困惑和不解。
(2)西方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它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经济学,它只关注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以及社会福利和分配等问题的研究,而不涉及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研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别是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理论认为劳动者获得工资,资本获得利息,土地获得租金,企业家才能获得利润,就是为了掩盖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为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同时还要对这些理论进行批判,无疑又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3)西方经济学的数学化。在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当中广泛而深入地使用数学方法,例如弹性概念、边际概念、乘数概念,还有数学中的求导、求积分等方法的运用,以及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的推导等。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功底,否则教师在讲授经济学的时候还得给学生补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课时。
(4)西方经济学体系完整但学派林立。西方经济学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但是与此同时,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又是由多种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的,比如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供给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不同的学派对同一经济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比如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学派采用适应性预期的概念认为短期向右下方倾斜,长期垂直,而理性预期学派则采用理性预期的概念,认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是垂直的。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丰富和完善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是过多的学术争议和对立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
2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多的依赖多媒体教学。目前,西方经济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现实,多媒体教学的确有其优越性,但是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反映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着课件照本宣科,老师讲的每一个字课件上都有,课件上的每一个字教材上都有,于是丧失了听课的积极性。还有的学生由于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跟不上老师多媒体讲课的节奏,或者是忙于抄笔记,没有时间思考和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点,于是学习效率低下,长期积累下去的结果就是有一部分学生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上课就是在听天书,干脆干自己的事,放弃了西方经济学的课堂学习,造成西方经济学的重修率居高不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考核方式单一。当前西方经济学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闭卷考试为主,有的学校学生的作业、出勤率等因素也作为平时成绩在期评总成绩中占到了一定的比重,但是这种过程考核大都是流于形式,这就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教风。由于期末成绩占期评总成绩的比重较高,一般是70%~80%,所以很多同学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抄袭作业的现象严重,到期末考试前夕就押题、猜题,学生追求的是通过考试,而不是真正学习知识。单一的考核方式也不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出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脱钩。
(3)学生缺乏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在适当的时候选取一些案例和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案例讨论没有兴趣,一个班只有少数的几个同学发言,而能够分析到点子上的学生屈指可数,甚至在一些班级案例讨论也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来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4)习题难度大。目前许多高校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中没有习题,有配套习题的教材习题的难度又大大地高于教材的难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上课听懂了,教材上的内容也掌握了,可是做起题目来却无从下手的情况。一些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只讲解知识点,不讲典型例题,这就使得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太难,这样就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厌学的情绪。
3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路径探讨
(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依据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而是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图、文、声、像高度集成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还应采取诸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传统讲授法、实验教学法等传统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特别是对于西方经济学中一些图形的推导、曲线的生成,教师的板书是不可或缺的。
(2)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西方经济学的考核迫切需要改革当前单一的考核方式,应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考核体系中,应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建立多个观测点,包括出勤情况、平时作业、上课认真程度、案例讨论时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外资料阅读笔记等。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课堂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课堂设计的原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对于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将知识点讲深讲透,比如在讲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应该将这个概念的几个要点讲清楚,比如地域原则、流量、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等。知识点讲清楚后,接下来就应该选取有代表性的习题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针对问题再做进一步的讲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在讲完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之后出的一些题目学生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通过习题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理论讲完之后接下来就应该讲运用,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学分顺利毕业。此时就对教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案例的选择十分重要,案例首先要和所讲的知识点关联,可以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其次案例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热点问题,案例选择好了之后还应合理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还需给予学生思考问题、查找资料的时间,最好在案例讨论课上课之前就把需要讨论的内容布置下去,学生有所准备,就不会发生教师在案例讨论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马莉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
[2]宋锋华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教改路径分析[J].市场周刊,2015(7).
[3]许晓红,李定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师,2008(8).
[4]李创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J].山东纺织经济,2007(6).
[5]李昭楠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5(1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开放基金项目 (湘财教指〔2015〕54号)。
[作者简介]刘拓知(1978—),女,湖南湘潭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