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凌兰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
血透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
胥凌兰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
目的 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于血透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为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融入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例,两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634;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0;P<0.05)。结论对血透患者的护理中加入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更多的健康知识,能够以积极的状态来面对疾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也很高,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血透患者;护理;个体化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是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肝胆疾病等的有效方法[1]。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导入动脉管道、去泡器,再到达透析器。血液和血液透析主要借助于透析器内的半透膜进行逆流交换,交换后的透析液进入废液槽,而血液则再重新回到人体中,但已经得到了“清洗”。血透后患者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医学上常采用的是血透常规护理方法[2],但这种护理方法尚有一些不足,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多且护理满意度不高。对此,有学者提出采用在血透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入个体化健康教育,针对这一观点,本院选取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个体化教育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血清肌酐≥354 μmol/L(4 mg/dL),或尿量<0.3mg/(kg·h)持续24 h以上的患者;(2)体液过多(如球结膜水肿、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音呈奔马律或中心静脉压升高),持续呕吐,烦躁或嗜睡的患者;(3)高钾血症,血清钾≥6.5 mmol/L的患者。排除标准[3]:(1)恶性肿瘤晚期导致肾功能衰竭的患者;(2)患者本身存在有未经控制的糖尿病;(3)有颅内出血或颅高压的患者;(4)非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患者。将72例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2~58岁,平均(49.2±2.3)岁;肾衰竭病史1~9个月,平均(4.2±1.1)个月。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41~59岁,平均(48.3±2.8)岁;肾衰竭病史1~8个月,平均(3.9±1.2)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的目的,同意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血透常规护理方法。在血液透析开始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尤其患者的具体化验情况,再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透析器、透析液及不同的透析方式;随后,做好透析的准备工作,对透析机进行监测,预冲透析管路;在透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透析中还要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或置管处有无肿胀、出血等情况,一旦发现,迅速进行处理;在透析结束后,对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体重等进行测量,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对患者的肌酐、尿素氮、K﹢、Na﹢、Cl-等进行抽血检查,观察分析患者的透析情况。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再融入个体化健康教育。个性化健康教育主要从心理、饮食、药物使用等方面来展开[4],(1)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全方位采集患者的心理信息,进行客观量化的心理评定,根据患者的基本心理状态,在透析期间,适度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对患者讲述透析的原理及基本操作、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对血液透析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鼓励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自己的病情,必要的时候可以为患者建立适当的宣泄途径,引导患者稳定情绪;(2)饮食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病情及血液透析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饮食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制定适宜患者病情的饮食计划,并进行跟踪观察,记录患者的病情,适当的时候进行饮食的调节,让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3)药物使用教育:每天按时按量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药物,必要时可以陪伴患者用药,并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为患者讲解药理知识、治疗的原理等,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4)日常生活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健康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关于肾衰竭治疗有益的运动,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定的体力活动,或者由护理人员直接根据患者的病情来为患者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帮助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增强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5)其他:通过短信、多媒体、网络互动平台等现代工具,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更多相关信息和注意事项的教育普及,引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自身身体的变化,了解在突发状况下的自救措施。
1.3 观察指标 (1)在护理期间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对比两组患者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标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统计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7.2%,两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634;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0;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血液透析通过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经由透析器中,血液和含有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患者体内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5]。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大,患有肾衰竭的患者越来越多,对于血液透析的治疗及护理有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2.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情况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7.2%;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达到了94.4%,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血透患者的护理中加入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更多的健康知识,能够以积极的状态来面对疾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也很高,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1]杨庆霞,袁丽芳.血透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13(26):108-109.
[2]蒲君,潘红,谢琼,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3,24(8):56-57.
[3]曾玉凤,林红.交流技巧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02,24(6):193-194.
[4]倪华芳.老年血透患者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1):87-88.
[5]范春琴.肾衰竭患者血透初期液体容量失衡的护理干预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7-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