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吞钡检查与颈椎椎间盘CT扫描对食管型颈椎病应用价值比较

2017-06-01 11:35向海鸿陈涛程功文
当代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骨质增生误诊率椎间盘

向海鸿,陈涛,程功文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江西 九江 332000)

食管吞钡检查与颈椎椎间盘CT扫描对食管型颈椎病应用价值比较

向海鸿,陈涛,程功文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对比食管吞钡检查与颈椎椎间盘CT扫描对食管型颈椎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食管型颈椎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使用食管吞钡以及颈椎椎间盘CT扫描进行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探究临床诊断准确率与误诊率。结果在食管吞钡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见到食管粘膜规则,管壁部分有充盈缺损和弧形压迹;在CT的检查过程中可以见到椎体前缘的骨赘形成和骨质增生现象。经食管吞钡检查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6.25%,误诊率为3.75%,经颈椎椎间盘CT扫描诊断患者的临床误诊率为13.75%,准确率为86.25%,两种诊断方式的误诊率及准确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食管吞钡方法进行检查和使用颈椎椎间盘CT扫描的患者相比,使用食管吞钡进行检查既简便安全,而且还能符合食管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要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食管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椎间盘CT扫描;食管吞钡

食管型颈椎病在临床疾病分类中属于颈椎病的一种[1]。食管型颈椎病的引起原因是颈椎前缘骨质增生压迫了患者的咽喉下部分或者食管的后方管壁,从而产生咽喉部的异物感或者吞咽困难的症状[2]。食管型颈椎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被误诊为食管性病变,因此在本文研究项目中对食管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放射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明确放射方法对食管型颈椎病患者起到的治疗作用。选取部分食管型颈椎病患者80例,对放射诊断方法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食管型颈椎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43~77岁,平均(60.23±3.45)岁。患者体质量(56.82±9.56)kg,身高(164.45±8.15)cm。80例患者中初中及以下学历10例,高中学历38例,大专及以上学历32例。以上患者排除有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者,并排除患有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本研究实验进行之前,以上所有参与实验患者均对本次实验有足够了解,均属自愿,签署自愿协议文件,在研究过程中患者可随时退出,整个实验过程贯彻伦理学原则。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80例食管型颈椎病患者中,分别使用食管吞钡以及颈椎椎间盘CT扫描进行诊断。所用仪器为岛津VERSA80型数字肠胃机,部分患者采取立位多轴、仰头立位多轴等体位。

食管吞钡:首先嘱咐患者食管造影检查前禁食,将造影剂混合医用适量硫酸钡,调成糊状;然后为患者进行颈、胸及腹部透视,使患者立位或仰卧右前斜位,然后服用钡剂,患者在透视的情况下进行小量吞咽的动作,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适当变动患者体位进行跟踪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摄片。

颈椎椎间盘CT扫描:使用双排螺旋CT机( GE~ProspeedⅡ型号)进行扫描,双排螺旋CT机扫描参数设置为FOV=300 mm、准直器0.6 mm、pitch=1.0,电流100 mA,电压120 Kv,层厚和层距都为5 mm,食管型颈椎病患者均采取仰卧位,扫描前须摘取项链等颈椎处金属物件,扫描范围位于颈椎椎间盘处。

1.3 观察指标 食管吞钡和颈椎椎间盘CT扫描的患者在放射影像资料提供给诊断的关键性病理特征越多,说明此种放射影像诊断方法于食管型颈椎病患者后期的治疗价值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食管吞钡患者检查情况与CT检查情况 在食管吞钡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见到食管粘膜规则,管壁部分有充盈缺损和弧形压迹;在CT的检查过程中可以见到椎体前缘的骨赘形成和骨质增生现象。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食管吞钡患者检查情况

表2 患者CT检查情况

2.2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与误诊率 经食管吞钡检查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6.25%,误诊率为3.75%,经颈椎椎间盘CT扫描诊断患者的临床误诊率为13.75%,准确率为86.25%,两种诊断方式的误诊率及准确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椎病主要是颈椎发生退行性变,引起椎间盘突出,由于颈椎钩追关节失去结构稳定性和钩锥骨质增生,导致患者颈椎动脉的血流不畅,引起动脉供血不足。由于食管型颈椎病患者在临床方面的症状体现不明显,一般患者颈椎处会出现前缘骨质增生且有前纵韧带钙化呈现突起状态,同时对食管后壁产生压迫,导致患者食管受到刺激,食管管腔变窄,患者会感到吞咽困难;另外颈椎前缘的骨质增生会促使患者的食管后壁发生增生,使食管狭窄化,患者同样感到吞咽困难;不同患者的颈椎骨质增生位置不一样也会导致食管的吞咽功能受阻。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和后期治疗与影像放射方法关系十分密切,结合颈椎病的基本临床影像可进而直接观察到患者颈椎详细情况和相关咽食管之间的关系。由于食管型颈椎病的主要特征是椎体前缘特大骨赘,食管吞钡方法检查可对食管后壁形成的压迹,能较为清晰的显示出颈椎病变情况,从而即可快速的对患者进行确诊;CT检查方法虽然可通过食管后壁的压迹进行明确的诊断,但无法完全显示出患者食管后壁的压迫情况。据本研究结果显示,食管吞钡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见到食管粘膜规则,管壁部分有充盈缺损和弧形压迹;在CT的检查过程中可以见到椎体前缘的骨赘形成和骨质增生现象。经过研究,发现食管吞钡所显示的影像学资料最符合食管型颈椎病患者的病理特征[3],能准确的为后期的治疗提供诊断依据,通过检查可以判定患者食管后壁的压迹形态和颈椎前缘骨赘的关系,同时还可以鉴别患者吞咽困难的根本原因。与其它方法相比,食管吞钡进行检查既简便安全[4],能符合食管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要求,直接观察到患者颈椎和下咽食道的关系,还能清晰的显示出患者颈椎病的具体病变情况,从而排除其他疾病。同时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无须忍受像CT等较为复杂的步骤所带来的不适,可减少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良体验。在价格方面,食管吞钡检测方法与CT等其他检测方法相比,价格较为低廉,具有经济实惠的特点[5],适宜普通收入人群使用。

综上所述,食管吞钡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和使用颈椎椎间盘CT扫描的患者相比,食管吞钡进行检查既简便安全,而且还能符合食管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要求,具有较高的临床放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陆惠忠,左保庆.食管型颈椎病X线诊断分析(附64例报告)[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12):2200-2201.

[2]唐康,张文志,李旭等.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食管型颈椎病1例[J].颈腰痛杂志,2014(3):229-230.

[3]高越超.90例食管型颈椎病临床反射诊断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4(24):493.

[4]谢伦.食管型颈椎病65例临床放射诊断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4):91.

[5]邹士军.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放射诊断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5):561-5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34

猜你喜欢
骨质增生误诊率椎间盘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55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