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旭
(肇庆学院 教务处,广东 肇庆 526061)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质量工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肇庆学院为例
李晓旭
(肇庆学院 教务处,广东 肇庆 526061)
地方本科高校面临转型发展的大好契机,在此背景下,对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实施的“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质量工程”项目一方面要符合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另一方面也要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支撑和抓手.本文以地方本科高校肇庆学院为例,分析了近年来该校“质量工程”的实施情况,提出了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应如何从导向机制、课程改革,管理平台及评估体系等方面来做好质量工程项目,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有效促进转型发展的顺利实现做出贡献.
地方本科高校;质量工程;转型;应用型人才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要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等部门也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决定在全省高校中遴选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肇庆学院等14所地方本科高校成功入选.在此背景下,被选出的这些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为抓手,培养应用型人才.自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实施以来,全国各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当今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对“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如何以质量工程为载体和抓手,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教学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终实现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目的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为顺利实现应用型转型发展,首先需正确理解转型发展的核心内涵.在潘懋元先生看来,应用型高校应以教学为主,同时也要开展研究,不过它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的、开发性的研究[1].学术界对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认为应用型高校是综合性大学,是职业教育、学术教育和大众教育的统一体,其聚焦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型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上.第二种将应用型高校定义为研究型和高职型的中间形态或延生形态,将应用型人才真正的和后两者区别开来.第三种对应用型高校的定义,注重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上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定位,应用型大学的最终指向都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关系着转型发展的真正实现.而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性、理论型而言的人才,是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类型.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应着力培养本科技术类应用型人才,使得他们能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去解决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沟通、协调和管理技能.
2.2 深化改革和提高质量是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共同要求
地方本科高校实现向应用型转变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自然向应用型转变,最重要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质量工程”内涵丰富,全面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内涵发展、协调发展和信息共享的理念,其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起到重大的推动和引领示范作用.
此外,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意见》中也指出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并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
2.3 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对推动转型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质量工程”通过项目的形式呈现,渗透到人才培养各要素和教学过程各环节,其落脚点是探索成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科人才的经验,通过改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来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其主导是提升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终极目标是实用主义,取得实效.这正好契合了高校转型发展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高校转型发展需要以“质量工程”为载体和抓手,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进而实现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实现人才培养的闭环管理和反馈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
3.1 肇庆学院质量工程省级以上立项情况分析
肇庆学院于2000年升格为本科,是一所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善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2016年,学校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行列,这为学校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自实施“质量工程”以来,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2015年共获得省级及以上立项118项,其中体育教育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尤其在近两年,立项数和项目类别均较前几年有大幅增加,其中2014年获省级立项40项,2015年获省级立项36项,是2013年立项数的两倍之多,新增了精品教材、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项目类别,如表1所示.
表1 肇庆学院获省级以上质量工程立项情况
2016年,《广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十三五”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中,将“质量工程”建设内容归纳为九大类,分别对应相应的实施载体,即专业类、课程类、实践教学类、教师教学类、综合改革项目、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创业类项目和资源联动共享项目建设.
图2 肇庆学院获省级以上立项“质量工程”项目分类统计
经过数据收集统计后(除创新创业类项目和资源联动共享项目建设外)得知,如图2所示,立项数占比最多的是教师教学类(47%),其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项、教学团队7项、教学改革项目47项,这反映出教师申报教改项目积极性较高,同时也看到教学团队申报相对较少,这方面有待加强;其次是专业类(18%),其中特色专业6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6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项,这显示出学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努力,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重点打造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物联网工程特色专业,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建设,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三是实践教学类(16%),包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项、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0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项,学校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改善实践育人环境,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知识转化和实际应用能力;第四是课程类项目(10%),包含精品视频公开课8项、精品资源共享课4项,学校加大了课程建设的力度,在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是总体上,专业设置需要继续优化,实践教学类和课程类项目建设仍需加强,应用型课程项目立项数相对少,需继续通过项目引领和示范,推动学校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大力促进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
3.2 肇庆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校级立项情况分析
肇庆学院重视质量工程工作,自实施以来,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不断加强校级项目立项建设,积极培育成为省级项目,近十年共立项400余项,如表2所示.
所获立项的部分校级项目经过培育可以成功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但也存在部分项目立项后没有继续深入研究,导致与立项之初的预期目标相差较远.另外,校级项目的总体结项率不高,这与教师们重立项轻建设的现象有关,也与管理过程缺乏监控有关.
表2 肇庆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校级立项情况
4.1 建立成果应用导向机制,鼓励立项研究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
发挥学校宏观统筹作用,在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大学生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项目类别上加强引导、立项和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支持教师与企业导师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鼓励研究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发挥科研反哺教学作用,积极培育成教学成果奖.
4.2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和最关键落脚点是要切实推进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转型[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应用型课程体系来实现,通过调研,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和开发课程,以社会需求和企业标准设计课程内容,对接高职高专课程理念,形成有利于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水平.在质量工程立项中,鼓励应用型课程项目的申报,在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4.3 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平台的建设,创新有效管理机制
质量工程项目多,项目管理人员每年忙于省级和校级项目材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占用大量时间,无法抽身出来进行项目的过程监控和管理工作,因此,需建立“质量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平台,做到有效的全过程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借助平台系统实现申报、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信息化管理,根据管理办法和预期建设成果,实时监控各项目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及时提醒和督促负责人按时、按质的完成规定任务,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全程监管力度相对薄弱的局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以增强项目的实效性,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4.4 构建后评估反馈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闭环管理
学校培养人才最终的检验标准是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程度.对于质量工程而言,项目实施的过程和结果是学生是否受益,受益面有多大.为保证项目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建立后评估机制,同时根据后评估机制通过调研、跟踪和反馈的信息,制定有效的调控对策.所谓的后评估机制特指项目后评估对政府投资“质量工程”的各个项目实施过程产生某种约束作用的方式和机理.后评估机制能够对“质量工程”项目运行的状况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有效的反馈,从而来保证项目质量,取得实效[4].而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检验,也能够形成反馈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
实施“质量工程”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地方本科高校,应以教育转型为契机,质量工程为抓手,积极作为,顺势而上,将主动融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这样,才能够在转型政策、质量工程和学校发展上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发展模式,才能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真正贡献力量.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01):10-11.
〔2〕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06):60-64.
〔3〕朱士中,顾永安,何东亮.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探索[J].新余学院学报,2014(05):1-6.
〔4〕蓝勋.本科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的后评估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
G640
:A
:1673-260X(2017)05-0193-03
2017-01-10
肇庆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肇庆学院“质量工程”及教改类项目管理平台的建设研究(zlgc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