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涵肃
(惠州市惠城区第十五小学,广东 惠州 516000)
有效引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陈涵肃
(惠州市惠城区第十五小学,广东 惠州 516000)
数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借助有效引导能促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想要创建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获得高效的教学成效,教师就要对自身角色进行定位,使自己变成学生学习时的合作者及指导者,巧妙运用引导的艺术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运用有效引导的措施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有效引导;实践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小学阶段基础性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水平直接对我国义务教育系统的完善与健全产生着影响.当前,随着多数地区新课改的开展,对小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挑战,新课改还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要增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进而培养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
新课改的要求使得小学数学教师要更为重视对学生兴趣进行整体的提升.有效引导,其实就是要突出引导的合理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提升教学有效性,重点就在于教学的引导方面.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发展的阶段,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而怎样才能把其兴趣引导到数学学习上,就需要教师不断增强对有效引导的整体性认识[1].具体的表现见表1.
表1 有效引导的重要性表现
(一)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想要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更多的兴趣,教师就要结合一定的情境给学生进一步的引导.环境因素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假如能使用科学化与有效化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其对数学进行深入思考,就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具体开展教学时,教师应将学生的综合水平当作着手点,巧妙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处于良好的情境中,从而对其开展正确的引导.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务必要立足于现实,不能脱离实际,假如脱离实际环境来创设情境,就会使学生产生不切实际的感觉,从而给学习数学带来不利影响.
如,教师讲解“图形的面积”时,在学生所学过知识的基础上来创设情境是非常有效的,在这个基础上来导入新课就会更为容易.如,学生已经学习了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等的基本知识后,这时教师就可据此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更快融入数学学习中,并促使其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以及理论,还要使学生产生正确的认知,如此对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借助三角形教具或日常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来比较各种平面图形的大小,再进行面积计算的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对相关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在课后也会去寻找更多与平面图形相关的事物,让所学知识能够真正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此外,教师要想突破教学期间的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与任务,可通过亲手制作一些与平面图形有关的教学模型来正确地引导学生,或与学生一同制作一个平面图形,让其仔细进行观察,引导其说出观察后的想法.如此不仅能够达成教学目标,还可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更多知识.
由此可见,创设合理有效的、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使其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使课堂教学不再单调枯燥,增加了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此才可以促进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同时,这也是有效引导措施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问题能让人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会有思考,也只有有了疑问才能达成引导的目的.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时,教师要巧妙地结合所学内容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据此开展积极的讨论,如此才可达到有效引导的目的.伴随着问题,学生能发现自身不理解的地方,不仅如此,其还可加以分析,运用自己的方式与能力去解决问题,如此,就能养成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而教师的引导作用也非常有必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如此才可使学生拥有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够使其思维能力得以培养与提升,从而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一节时,可先让学生选择一些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让学生运用这些三角形随意进行拼凑.接着,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用哪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推算得来?”用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使其学习到求三角形面积的规律,即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可以借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了.这不但能够引导学生牢牢掌握有关规律,培养并提升其思维能力,还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率.
(三)发现错误,引导学生改正
由于小学生对新学习的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均较弱,反应速度也慢,就会导致有时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产生错误的答案,尤其是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在对待学生错误地回答问题这件事情上会对其进行直接的批评,使用严厉的措辞与态度来指明学生的错误,接着直接讲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促使适得其反的效果的产生.小学生的个性还处在塑造的阶段中,假如教师直接进行批评,不但会伤害学生自尊心,还会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面对学生犯错这个问题时要深思熟虑,切忌鲁莽行事,可以换角度进行思考,学生在某个问题中犯错是否是自己讲解不到位,从中不但能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还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这也可以算是一种教学资源.对此,教师应用和缓的态度,引导学生正确改正自身的错误,杜绝其自卑心理的产生,并学会在错误中进行反思.
如,在教师让学生背记加法与乘法等的运算律期间,应叮嘱其不要心急,有时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乘法运算律中的窍门,会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背诵,如此进行学习最易致使错误的产生.假如学生无法很好地背记与运用,教师就应当正确引导学生,不要有过多的压力,要学会发现其中的规律,运用最佳的记忆方式来进行背诵[2].
(四)积极沟通并交流学习情况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最根本的目的即给予学生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使其大胆提出看法.但是,小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较易偏离重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教学的重点,采用适当的方式把学生有所偏移的学习重点进行及时的改正.具体方式参见表2.
表2 改正学生偏移重点的方式
有效引导的教学模式,能极大地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其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意识的提升,给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小学数学教师还要不断增强研究的力度,找到更为有效的引导措施,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提高.
[1]王相阳.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6(19):120-121.
[2]郭军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6(3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