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禾
在2013年年底,2007年到2008年次贷危机的喧嚣已经逐渐远去,当年的痛苦逐渐变成一种回忆。即使是它的余波,2010年到2011年的欧债危机,也已经慢慢消散。我在寒冷的纽约街头,找了一家暖气十足的二手书店淘书。这种惬意,确实只有书虫才能体会。
一本标题耸人听闻的小书跳入我的眼帘——《如何从即将到来的房地产崩溃中获利》(How to Profit from the Coming Real Estate Bust),作者约翰.比诺(John Rubino),是美国的一个金融界人士,当过一段时间分析师和专栏作者,自己弄了个小网站,反正不是很有名气。出版社是罗代尔图书(Rodale Books),也没有什么名气。
鉴于金融危机以后,全世界都被吓了一个大跟头,很多书的标题都是“大危机”(Crisis)、“大崩溃”(Bust)之类,所以这本书的题目并没太吸引我。不过,鉴于旧书店的标价只有一美元,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我就把它丢到我的大口袋里,扛回了酒店。
结果,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大吃一惊。不是因为它对次贷危机的描述非常准确,也不是因为里面有什么惊人的、我没听过的逻辑,而是因为这本书的出版日期,是2003年。书的扉页上,印着一行很小的字,不注意看几乎找不到:2003 by John Rubino(2003年由约翰??鲁比诺撰写)。
也就是说,这个叫约翰.鲁比诺的人,在次贷危机发生4年以前,就完整地写出了次贷危机会发生的原因、演进的路径、可能造成的巨大影响和衍生品灾难,以及投资者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利。
如果把出版日期从2003年变成2009年,这会是一本非常平庸的书。但是,它撰写在2003年。
精准的实用手册
约翰·比诺/著
全书很简单,共分4个大段。第1段讲了美国房地产的历史,以及历史上的繁荣与崩溃循环。第2段讲了当时的地产泡沫,以及崩溃以后可能带来的影响。猜猜第2大段的第5章、第6章分别叫什么?第5章叫“全球和本地影响”,对,就叫全球、以及本地影响,而不是本地和全球影响,恰如危机之后的全球影响一样。而第6章的标题只有三个单词:衍生品、房利美、房地美,字字重逾千斤。
第3大段则分9、10两章,分别讲了如何在危机中保本和获利。如何保本?作者说现金、货币基金、黄金、一些可转债以及现金储备高的一些科技公司、医药公司、消费公司都不错。如何获利?第10章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做空的艺术。
第4大段则教投资者如何处理自己的房子,包括判断房屋所在地方的泡沫情况等等。
严格来说,这本《如何从即将到来的房地产崩溃中获利》,不能算一本特别学术的书,更可以算是一本傻瓜版的实用手册,在第139页到145页甚至列出了不少如何查询黃金行业数据资料的网站和咨询电话,第211页则列出了一堆买卖房屋的交易指南的书单。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些信息都没什么大用,摆明就是给大众看的。
但是,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却是如此之大。用一个成语来说,它对4年以后的次贷危机的描述,若合符节。
衍生品惹的祸
遥想当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但其实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地产危机,而更多的是一个衍生品危机。从房价的跌幅来看,香港市场在1997年曾经暴跌过70%,日本市场在1989年之后也跌了大概70%,而美国房地产市场在危机中,房价本身只下跌了大概27%(Case Shiller房价指数从2006年最高点184点,跌到2012年的最低点134点)。
但是,它对金融市场的巨大冲击,却比前两者来得迅猛得多。香港市场的房价下跌几乎没有导致什么像样的金融危机,同期金融系统受到的冲击更多来自于东南亚金融危机,而日本地产市场的崩溃,给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更多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病,没有美国市场的大崩盘那般快速而惨烈。
也就是说,从源头上来说,如果美国没有那么发达的衍生品市场,如果美国衍生品的杠杆倍数没有扩大到那么恐怖的地步,如果美国的投资银行没有购买那么多的衍生品,那么这场危机,根本不会如此惨烈。
而从危机的演化来说,如果美国市场不是如此有效、灵活、市场主义至上、只要规则允许一切皆有可能哪怕造成世界末日,如果美国的监管机构在危机前的前瞻性举动不是那么少、在危机中能行使的权力不是那么弱,那么美国的金融市场,也不会受到如此巨大而迅猛的冲击。
更多的细节,也导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07年的一次只有平均27%左右的下跌,演化成一场不可收拾的乱局。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危机前极低的首付比例,以及美国宽松的个人破产法规。
举一个反例来说,香港地区的个人破产法规极其严格,宣布破产多年以后才可以恢复正常的个人金融生活,而银行对个人买房的首付也有一定要求。因此,在1997年和2008年的两轮房地产大跌中,尽管房价跌幅远逾美国,香港市场的个人房地产贷款违约率,却与次贷危机中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更何况,美国市场还有那么多可怕的衍生品。
一堆糟糕的房地产贷款资产,碰上了一堆糟糕的金融产品,以及一些过于理想化的、奉行市场自我调节至上的政府监管,在一个大家互相博弈为主、互相扶持与合作为次的自由市场里,造成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大灾难。其中缺少1个,2007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都不会如此惨烈。
反观当前的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尽管一线城市的年租金回报率已经只有1.5%上下,但相比美国在2007到2008年的崩溃,我们还有一些可以松口气的地方。
其一,首付比例非常之高,同时个人破产法根本没有出台,没有个人破产的可能。其二,我们没有那么复杂的、基于房地产的金融衍生品,甚至都没有什么衍生品。其三,我们的市场国有化程度更高,机构之间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拆台落井下石的情况更加普遍。其四,我们的监管更加前瞻(比如一直在提高首付比例),在历史上的危机中,采取的措施也更加强而有力。其五,中国市场的潜在增长空间更加巨大,要知道,当前中国的人均GDP,按名义值算只有美国的大概1/8,按购买力平价算也只有大概1/4,而日本在1989年的这个数字,是当时美国的大概80%。
当然,这不是说,内地的房地产市场没有下行的可能,或者说即使下行,对中国经济也不会有什么冲击。毕竟,内地一线城市的租金回报率之低、房地产对经济影响之广,都是让人感到深深不安的。只是说,鉴于以上的这些情况,一场类似美国市场在十年前的瞬间大崩溃的概率,相对来说要低得多。如果内地房地产市场开始下行,那么更可能带来的,是对中国经济长期、缓慢、却也不可忽视的压力。
本土化才能做好投资
我从这本书上还体会到一点,如果你想投资一个市场,那么你最好得去本地生活一段时间。你得真正从骨子里了解这个市场,体会这个市场,能够摸清它的细节、感受它的脉搏,这样才能做出真正踏实的投资。
对于一个常在中国内地做投资的投资者来说,他能理解美国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吗?能理解国会、监管机构、政府、企业、媒体之前复杂的博弈关系吗?能理解美国企业财务报表上的各项内容,背后都是什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吗?能理解衍生品背后復杂的勾稽关系、杠杆套嵌吗?他了解美国人是怎么思考的吗?他有靠谱的美国投资者“朋友圈”、能听到各种不同的意见吗,就比如,这本在2003年印刷的、非常小众的(只此一版,再无重印)、几乎没什么人看过的书吗?
换句话说,一个美国人如果突然跑来中国内地投资,他能了解内地市场的细节吗?他会知道打新股带来的收益加成吗?会知道直销基金的手续费可以打1折吗?会知道创业板公司的不少净资产,来自于高估值时代收购造成的商誉吗?他能理解固定收益市场中的刚性兑付吗?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这本《如何从即将到来的房地产崩溃中获利》几乎完美的预测了4年以后的次贷危机,但是预测毕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做空也并非最稳妥的赚钱方式。在出版本书5年以后,2008年1月,约翰.鲁比诺又出版了一本看空美元的书,《美元的崩溃和如何在其中获利》(The Collapse of the Dollar and How to Profit from It)。可惜,这次他好运不在,美元指数从当时的大概75点,涨到了当前的将近100点。
所以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君不见,机智如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就常说,他不太依靠宏观预测做投资,“就算美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他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作者为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研发中心执行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