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霞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究《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结构体系,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课程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233-01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作为化工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化工类专业整体教学质量水平,关乎着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新课改后,对《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活动设计,为经济市场提供大量专业型技术人才。对此,在进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并具备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优化教学模式,落实创新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并提高了教学难度。对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优化教学模式,结合化工单元操作工作流程,构建以工作过程为指导方向的教学模式,设立课题研究项目,明确理论学习、仿真操作以及实践训练等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在学习中实践,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1]。例如,在《离心泵输送水》教学设计中,教师先针对离心泵进行理论教学,提出离心泵开停车操作、切换操作以及故障排除方式,以水为工质,进行离心泵输送。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开展实践操作环节,一是拆装离心泵;二是离心泵的开、停车操作;三是离心泵的切换操作;四是对预先设置的离心泵进行故障排除,并按要求完成能力训练报告。最终,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使得学生了解离心泵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流量调节等内容,学会操作离心泵、选择离心泵以及维修离心泵,并在实践探究中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意识,进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创新意识
在进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单一化教学方式,将分层指导、重点指导以及个别答疑等教学方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的合理选择,进而实现《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列管换热器热空气加热水》教学设计中,在课前引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展示换热器,并提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他有什么作用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出学生创新意识,集中课堂注意力,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新知探究中,教师引入实验探究法,明确换热器测量温度、操作流程、实际功能等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强化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在知识探究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生成教学反馈,调整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重視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挖掘,引导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中,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教学评价,保证教学效果
在进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目前教学模式,在课程研究项目开展的各个环节中设计评价内容。在理论学习模块中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在仿真操作任务中主要考察学生在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模拟技术操作,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在实践训练中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环境,创建真实的操作情景,考察学生对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在单元设计中考察学生综合性知识应用能力[2]。同时,在实际评价中,教师要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技术考核,提高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结束语:
本文通过探究《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优化教学模式,落实创新教育”、“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创新意识”、“完善教学评价,保证教学效果”等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谦,胡影,姜坤. 信息化教学在《化工单元操作与设备》课程教改中的应用[J]. 轻工科技,2015,12:202-203.
[2]徐素鹏,李晓乐.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改革实践[J]. 广州化工,2016,07:194-196.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