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体 周峰 王言
摘 要: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部分同学的就业目标还不够明确,近50%的大学生想做职业规划,但不知道该怎么做,对就业期待值比较高,对就业政策不甚了解,笔者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结果,在端正大学生择业观念、增强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升精准就业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5B-0027-02
大学生就业问题,目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在逐年增长,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社会可就业职位并没有同比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高校及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背景对象
就业是大学生毕业时面临的重要问题,就业的选择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采用无记名方式。共发放问卷268份,回收268份,其中有效问卷268份,有效回收率100%。本次调研,男生占28.4%,女生占71.6%;大一学生占32.1%,大二学生占12.3%,大三以上学生占55.6%;独生子女占63.4%;家庭经济富裕者占9.7%,家庭经济一般的占75.5%,家庭经济困难的占14.5%;生源来自大城市的占23.9%,中小城市的占38.1%,县城及农村的占38%。
二、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去向及就业区域
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去向各有不同,就本次调查来看,31.7%的大学生倾向于毕业后直接就业,7.1%的大学生倾向于自己创业,10.4%的大学生倾向于毕业后考公务员,50.8%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大学生关于毕业后去向,一部分人有着清晰的规划,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目标不够明确。作为就业指导老师,应在学生在校期间,增加职业规划课程,加大对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
大学生关于毕业后就业区域的选择各不相同,在本次调查中,46.3%的学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32.5%的学生选择在中小城市就业,1.5%的学生选择在农村基层就业,2.2%的学生选择到国外发展,7.8%的学生选择去国家需要的地方,5.6%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就业地域不重要。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还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选择的主要区域,这是由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资源多,就业机会大,工资待遇较高,个人进步快,因此,大多数大学生更愿意选择毕业后在大城市或中小城市就业。
(二)大学生期待薪酬
大学生对于就业薪酬的期待35.1%的学生希望能够达到7000以上,16%的学生希望能够达到6000~7000元,16.8%的学生希望能够达到5000~6000元,19%的学生希望能够达到4000~5000元。2015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平均薪酬4473元。现在本科生对于薪酬的期待较高,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就大学生期待薪酬进行一定的指导。
(三)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态度
对于当前的就业前景有59.7%的大学生持悲观的态度,3.4%的大学生持乐观的态度,4.9%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前景一般,14.2%的大学生对于就业前景比较焦虑。总体来说,现在大学生普遍不看好现在的就业前景,认为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困难较多。
(四)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方式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主要获得就业信息的方式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30.9%)和社会关系网(31.7%)。其次为各大人才招聘网(19.8%)和各类供需见面会(11.2%),最少的为职业介绍机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平台,学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定期更新学校就业信息网站的信息,为大学生收集、汇总、发布更多的就业信息,增加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毕业生就业搭桥牵线,并定期举办一些供需见面会,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良好的条件。
(五)大学生就业单位的选择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工作单位如果具有能提供丰富的工作经验、与个人兴趣相联系、能应用到专业知识等优势,则更容易吸引大学生。通常我们认为的工资收入和人脉关系、综合素质的提高、家庭因素也是大学择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对于职业指导、国家政策、晋升机会等因素的考虑相对较少。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单位时,优先考虑的是单位是否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工资福利是否较好,能否发挥个人兴趣专长。此外,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和工作稳定性也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初入职场时,希望能够选择一个体现自我价值,有较好工资福利的单位。期望能够在这样的单位里保障自己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结合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标准,并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优先考虑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其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也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方向。不同单位性质意味着不一样的就业前景、户口指标、薪资水平以及培训体系。大学生在选择单位时,希望能够选择更稳定、就业前景更好、薪资水平更高、培训体系更健全的单位。
(六)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
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6.7%的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非常了解,50%的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有所了解,36.9%的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不太了解,6.4%的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不了解。就业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现实中劳动者就业问题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方案及采取的措施。大學生对于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关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选择,对于大学生选择职业和后期更换职业都有很大的帮助。从本次调研来看,大学生关于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较好,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对于就业政策不够了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及就业指导老师需要增加对这部分群体的关注,保证大多数同学了解就业政策,在选择职业时利用就业政策,为自己选择有前景的职业。
(七)大学生职业规划情况endprint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计划的过程,是在对各种要素分析权衡基础上,确定一个人在当下时间状态下最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规划对于个体职业发展方向的确定有着重要作用。在这次调研中,6.7%的大学生做过职业规划,且目标明确。25.4%的大学生做过规划,但目标不明确。54.1%的大学生想做职业规划,但不知道该怎么做。13.4%的大学生没有想过要做职业規划。现阶段,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想做职业规划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应该关注这部分同学,为他们提供职业规划,帮助他们找到现阶段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他们后续职业的选择提供帮助。
(八)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缺乏工作经验,就业期待值较高,就业人数太多。其次,自身素质不高和社会关系不足也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大学求职过程中,较少遇到专业不对口和缺少职业规划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各学校职业规划课程较丰富,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所需的竞争力和适应性。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学生还遇到了缺乏工作经验、就业期待值较高的问题,就业指导老师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定位、合理就业,并与用人单位多联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学生积攒更多工作经验。以丰富的工作经验去面对正式的就业。此外,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全方位培养学生,让学生以过硬的素质去面对职场上的挑战。
三、对策及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有自己的思考,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期待薪酬过高,对就业政策了解较少,部分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就业困难较多。通过此次调查,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加大各类就业项目的宣讲,端正大学生择业观念
我们发现大学生关于就业前景持比较悲观的态度,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关于国家就业政策的了解还不够,有部分同学还没有做过就业规划或者做了就业规划但是目标不够明确。但是大学生关于就业都有自己清晰的认识,不会轻易决定就业地区,就业方向,而是通过自己思考,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的选择。但近80%的学生选择到大中小城市就业,只有1.5%的学生选择在农村基层就业。此外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经验缺乏,就业期待值较高等,这就需要学校就业指导老师通过举办基层就业事迹报告会、宣讲会、走访基层就业地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就业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基层就业项目,引导学生选择基层就业,服务基层。同时,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清晰明确的职业方向,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关于就业的制度和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保证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
(二)加强实习实践培训课程,增强就业实践能力
当前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对就业能力需求由单一的专业需求开始转向了综合需求。要求大学生兼备团队协作、适应环境、组织沟通以及专业素养等多方面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结合调研中学生们反映出的就业困难,如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工作经验等问题,学校应该开展一系列实习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应该包含对口性强的专业实习实践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实习实践。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不足,通过实习实践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对用人单位、就业岗位的了解。除此以外,针对54.1%的大学生想做职业规划,但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情况,作为学校和就业指导老师,在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在就业指导效果上要下功夫,对学生进行系统择业、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实践,让学生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和现在专业的就业前景,让学生真正将职业规划落地。
(三)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精准就业服务水平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30.9%的大学生是通过学校就业中心获得就业信息,其他还有社会关系网(31.7%)、各大人才招聘网(19.8%)和各类供需见面会(11.2%),由此可见,学校就业中心在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用发挥得还不够。为了更好地做好精准就业服务,应将新媒体建设作为重点,加强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更好地、更精准地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对接,将就业信息用更便捷、更高效、更直接、更精准的方式发送到大学生手里,让学校、学院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真正为大学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就业创业重点研究课题“专业实习、实践对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迪.大学生就业:愿景与现实[J].高教探索,2014,(4).
[2]莫军成.实习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4).
[3]李晓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