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摘 要: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研究对象,当然也是教师备课的立足点。教师备课的首要和核心的工作便是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理解教材,驾驭教材,进而处理教材,组织教材。
关键词:钻研;精通;驾驭;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72-02
一般而言,各门课程都是以教材为载体来展现自己的。因此,要有效的实现课程目标,必须通过教材这个中介物才能达到,因此,备教材是全部备课的的枢纽工程,其他课前准备都要围绕这个核心而展开。因此备教材才是备课重点。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备教材呢?本人认为备教材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是整个备课工作的基础,只有把教材吃准吃透,烂熟于心,才能为备好课提供一切必要条件。一些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深感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因而没教一遍都要重新认真钻研一遍,做到常备常新。
钻研教材有四个层次:
首先从总体上了解整套教材的概貌。全套教材是一个整体,它系统的反应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掌握了整体,才能以全局关照局部,看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备课才能瞻前顾后,把握课程目标的总要求与局部要求的关系及其程度,讲授前面时注意为后面作铺垫和准备,讲授后面时又能有意识地与前面沟通和照应,掌握教材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既有利于进行及时而必要的强化,又可以避免重复讲解。
其次,通览所教的一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各章节各单元的重点要求及其相互关系。这样,既为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提供了基础,又为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依据。
最后,进入钻研教材的核心地段,准备要教的具体教材。“钻研”的本色要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那就是要熟读、精思、深钻、细研。
二、精通教材
钻研教材的目的在于能够比较精通教材、牢固的把握教材。简言之,就是懂、通、用、道四个字。
懂,就是理解;领会教材的意义。
通,就是能把知识对象的上下,左右前后联系都贯通起来,形成多层次多侧的立体化理解。
通,是一种透彻的理解,一种彻里彻外的理解,一种能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理解。
用,就使用原理,法则;公式等理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解答有关习题。
道,就是对方法或规律的概括,特别是对知识所包含的文化底蕴的揭示。
三、驾驭教材
如果说精通教材是对教材内容理解的熟与透的话,那么驾驭教材就是对教材整体把握的高与活,备课者面对教材整体有一种居高临下,驾轻就熟;运用自如的感觉。那么怎样才能驾驭教材呢?
第一,要站在课程论的高度去驾驭教材。
第二,要站在教育学的高度去驾驭教材。
第三,要站在心理学的高度去驾驭教材。
第四,要站在教学法的高度去驾驭教材。
四、处理教材
钻研;精通;駕驭教材,最终是为了合理的处理教材。更多地从教学的角度和使用的角度去实施具体的处理技术了。处理教材的实质是备课者通过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使之发生一系列的转化。
1、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关于精选教材内容的核心问题是选择重点和判断难点。什么教材内容应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其选择的标准为,最基础的;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最关键的。这五条标准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作出合理选择。
教学难点不同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主要由它在知识结构中的特定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教材的难点则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关,具有很大的相对性。对此学生是难点对彼学生未必是难点。因此对教材难点的判断取决于教师对学情的把握是否准确。所谓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关节点。要判断是否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就要分析难点形成的一般原因,主要有四:(1)学生缺乏掌握新教材某一点上相应的感性知识,因而难以展开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的理解。(2)在学习新的感念、原理作基础,或已知感念、原理不准确、不清晰、不灵活,因而把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的概念、原理的回忆上,一步跟不上步步都被动,遂成难点。(3)已知对新知的负迁移作用(干扰作用)压倒了正迁移作用,因而在已知新知的转化中,学生失去了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辨析力而导致困境。(4)教材的推理过程有较大的综合性或推理程序比较复杂,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
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源泉,但教学内容并不等于教材内容。应该说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调整。加工和组合的结果。
精选教材内容必须为学生着想,它要求所选内容必须;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智力; 有利于学生领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有利于学生借助教材实例领会观察、实验和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关于调整教材内容包括,取舍;增补;校正;拓展;变通;调序等具体做法。
关于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化。既对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精神和本质等予以深入开掘,并视学生可能接受的程度作为揭示的尺度。因为过深则适得其反。
二是提炼。即对优选的教材内容或教材重点进行比较分析,把最精粹最有价值的内容展示给学生或用以作为学生探索和思考的目标。
三是概括。越是概括程度高的知识越具有迁移力,越是高度概括化的语言越便于记忆。
四是类化。即把知识对象归属到一定类别中去,从而把知识的范围放大,实际上是构成较为广泛的知识体系。
2、把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确切点说应是把教材体系纳入教学系统。关于对教材信息的组合。为了是教材中的知识信息能为学生主体所顺利的接受、加工和处理,并高速高效的促进他们身心的核心发展,教师必须善于对知识信息的不同性能加以分析并予以恰当综合,争取达到以下效果:
1实现信息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2实现信息的高容量和简约性的统一
3实现信息的单一性和多维性的统一
4实现信息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5实现信息的工作价值与文化底蕴的统一
6实现信息的规律性与范例性的统一
7实现信息的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备课是一门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还要习与研。主观努力加上客观帮忙,备课能力一定会增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