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楚涛
【摘要】中职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如思维、逻辑、心理等,以及提升学生高尚的人文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指出,人文性的核心理念是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因此,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设置、课程目标,都应该渗透更多的人文关怀。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主要分析为什么在新时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更应体现“人文”特点。
【关键词】中职语文;人文;教师;中职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10-01
一、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
常听中职语文教师抱怨道,“学生多数不爱学习文化课、不喜欢阅读,文字语言表达一塌糊涂,课堂睡倒一大片。”也有教师客观地说,“中职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时对课文见解独到,只是不喜欢中规中矩的课堂。”等等。
语文作为一门中职课程设置的文化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工具性和实用性。所以,它必须服务于所在的专业,必须围绕专业培养的目标来展开教学活动,包括它的教学内容、目标和形式,如果没有了专业特色、没有了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意识,便会动摇该学科在中职专业中存在的目的和意义。然而,语文作为主要以言语为载体传播思想文化的学科,本身具有的生动性和情感性则是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
作为中职教师,我清楚多数学生对语数英的厌恶之情,他们在文化理论课上很难进入状态,认为既然中职是学技术,那何必写作文、解方程和记单词。所以,70%左右的学生在课堂上是不会认真地看完课文,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根本就不看。但如果有一个贴近他们思想情感的课前导入,比如用一个故事,或者提一个热搜话题,那么,他们上课的情绪就会缓和很多。
二、为什么中职语文教学更应体现“人文”特点
语文课程论上讲:语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脱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
中职学生是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前身多数是学校的“捣蛋份子”、“成绩后进生”、“学困生”等。同时,中职学生在身心、人格、交际等情感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障碍和问题,如自卑、自暴自弃,缺乏爱和关怀等,有的是自以为是,行为偏激、异想天开……这一些因素的最后表现都集中在校园学习生活上,同时也给中职学校贴上标签——“中职学习就是混日子”。我有一个从高一转学中职的学生,一段时间后总觉得:老同学瞧不起他、自己是高考的逃兵,在中职学习堕落了,以前还有一个高考的目标,现在就是混日子。
由此可见,中职教育更应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思想情感和学习目标,这就是中职语文教学更应体现“人文”特点的原因。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所以,人文关怀比知识技能教育更重要。
三、怎样在教学中凸显语文的“人文”特点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人文关怀是灵魂,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上。那么,如何体现它的“人文”特点?我认为:
(一)教师应掌握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工具性和实用性是教学目标,而生动性和情感性则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是否具有“人文”特点;在指导学生热爱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之外,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渗透人文关怀。比如,在讲莫泊桑的《项链》时,同样的课文在高中的教学目标是侧重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学习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在中职语文中,则侧重于赏析人物的性格,体悟人物的情感来源,如就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悲剧提出个人的看法,或者谈谈对“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的理解。通过这一些互动,让学生明白“性格可以决定命运”、“爱慕虚荣是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等。
(二)教师应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才是“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教師应改变以往在课堂上做“主角”的习惯,把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积极发挥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动性,最终让课堂教学回归到自觉地生活体验。
比如,我在讲汪曾祺写的《胡同文化》时,根据教学的情感目标,结合当地潮汕逐渐消失的“四点金”、“下山虎”、“四马拖车”和“九龙吐珠”等传统建筑,让学生对文化遗产进行讨论。有的学生是因为没有看过这些建筑而比较好奇,有的是因为曾目睹过这些建筑被拆迁而想进一步多了解,有的则是因为还居住在这种建筑中而滔滔不绝地描述……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最后,经过教师的总结,学生大多可以体悟到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情感,以及对作者肯定“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中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的理解。
所以,人文关怀还体现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往往不只在课本知识上,如果想要建构一个活泼、开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圈子,发现学生的情感共鸣点,作为一个向导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三)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终身学习的观念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进行的贯穿于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其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中职学生虽然学习一技之长,但很多人在校学到的只是皮毛,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迫在眉睫,作为具有“人文”特点的语文学科更是任重道远。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不断向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观念。一方面要建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了解社会残酷的一面,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世界,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竞争的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的观念已日渐倍受认同。学会学习是终身教育强调的教育理念,终身学习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与其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终身学习的观念也是中职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迫切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情感关注,需要为他们建设一个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只有这样,他们的未来才会“更幸福、更有尊严、更有追求”。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更应体现“人文”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