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探讨

2017-05-31 04:22羿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有效性初中语文

羿莉

【摘要】本文从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现状出发,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应用提出应用策略,希望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目标实现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语言;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09-01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现状

1.评价语言不合理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通过评价语言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评价活动督促学生进步,提升教学效率。但是在实际评价语言运用上,一些教师没有重视评价语言的合理性,尤其是针对一些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往往采用批评性的评价语言,这些否定的评价语言使得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学习积极性被打击,不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存在命令式语言现象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少数教师为了掌握课堂主动权,习惯用命令式的语言开展教学,由此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迫感,同时这种强迫学生听从自己教学的方式也容易忽视学生的想法与意见,学生可能出现逆反心理。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这种命令式教学语言的存在显然与这一思想相背离。同时,命令式语言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3.提问语言缺乏时效性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课堂交流的重要性,但是在关注课堂交流同时又不小心步入了另外一个误区,即一部分教师课堂交流就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方式,片面的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交流的方式之下,教師仍然是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主体地位仍然没有得到发挥。此外,在提问语言应用上,教师没有关注到语言的科学性,提问的语言无法对问题进行准确表述,而学生在无法理解问题之时不敢参与课堂互动,致使课堂中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4.未关注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与语言有着直接关联的学科,语言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合理应用可以对学生个性与能力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语言应用中,一部分教师仍然片面追求学生拥有获得正确答案的能力以取得更高的分数,强硬的进行知识灌输,而没有结合语文学科的语言特性对学生语言学习进行正确引导,没有关注学生发展性思维培养,阻碍了初中学生个性与能力的成长。

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策略

1.转变语言观念。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将命令式语言向商讨式语言进行转变,从而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体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适当对自己手中的教导权进行放松,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与自己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以命令式的语言去强制要求学生依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而要学会适时的放手,将语言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在积极主动的意识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商讨式的教学语言应用可以使学生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学生才更愿意交流,敢于交流。其次,可以用引导式的教学语言取代灌输式教学语言,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考试分数仍然占据了绝对的地位,学生成绩的好坏依然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答题技巧,就要从根本上去教学语言进行转变,以引导式的教学语言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而不是用灌输式语言左右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后,将评判式转变为建议式,在对学生成绩优劣进行评价时,直接的评判式可能打击到学生自信,而建议式语言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恰当的建议与帮助,学生将更好的认识到问题,从而主动的解决问题。

2.教师自身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教师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一些教师自身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知识储备相当丰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无法对语文知识进行精确表达,学生接收到不到教师传递的教学信息。这一现象的存在就是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表现。基于这一问题,初中语言教师要意识到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对于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要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持续的提升,从而强化自身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存在普通话不熟练、专业术语应用不到位、专业语气用词过多、话说语气不自然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能力不足的表现,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总结自身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语言修养进行提升,从而更好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提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应变能力是否灵活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特征,教师要灵活的进行教学语言应用,针对每位学生具体情况,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服学生而又不完全牵制学生。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是否清晰,也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只有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学生才能更好理解从而一步一步实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良好的学习态度不断督促自己进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通过丰富知识储备对自己语言功底进行强化。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及时总结与反思自己,对不恰当的语言运用进行及时纠正,并通过加强与学生沟通,使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更好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在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之下,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语文应用的有效性,不断优化与改进教学语言应用策略,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军霞.试论语文教师与教学语言[J].学周刊,2012,(30):152-153.

[2]郭清平.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行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3]田忠贵.初中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艺术[J].才智,2010,(06):210+135.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有效性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