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规模仅次于水稻、小麦,而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远远大于水稻和小麦。在粮食生产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伴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生物能源利用的蓬勃兴起,玉米又是理想的饲料、能源兼用型的作物,因此防治玉米螟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作用十分重大。
关键词:寒地;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中图分类号: S476;S435.1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0.038
玉米虫害是影响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玉米螟发生范围广、危害重,因此科学防治玉米螟是保证玉米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有效的防治,每年可以挽回玉米产量几百亿吨。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部门的项目支持下,县乡各级农业植保技术推广部门积极配合,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不断开发、示范和推广玉米螟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新技术,积极开展并实施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对有效防治玉米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赤眼蜂
赤眼蜂分布很广,属于广寄性昆虫,无论在山区、平原、沼泽、森林、果树、农田均有分布,全世界有记载的赤眼蜂约有100余种,约寄生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脉翅目等24个科300多种昆虫卵。我国有记载的赤眼蜂有14种,赤眼蜂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目前被繁殖利用的有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广赤眼蜂等10余种。现在赤眼蜂生产繁育工艺已经实现了工厂化、商品化和规范化管理,田间防治玉米螟技术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已经成为寒地北方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机理
赤眼蜂雌蜂将卵产在害虫卵内,蜂卵在害虫卵内孵化为幼虫,并以害虫卵液为营养,来完成自己的卵、幼虫、蛹、成虫4个生长发育阶段。由于蜂的幼虫发育与害虫卵的发育是相互制约的,害虫卵被赤眼蜂产卵寄生后,害虫卵因卵黄受到破坏变质和缺乏营养,使害虫卵胚胎停止发育,在卵期死亡不能孵化出幼虫。而赤眼蜂却以害虫的卵液作为养料,在其卵内生长,发育到成蜂后破壳羽化而出,又继续去寻找新的害虫卵寄生,如此循环不断,将害虫消灭在卵期,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3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
3.1释放时间
在玉米螟产卵初期至盛期,或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放蜂时期。1代区7月10日左右,2~3代区6月20日左右,间隔5~7天放第二次,共放2~3次。
3.2释放蜂量
每667平方米放1.5万头,分2~3次释放。分二次放,第一次放0.7万头,第二次放0.8万头;分三次放,第一次放0.4万头,第二次放0.6万头,第三次放0.5万头。
3.3释放点数
每667平方米设置1~3个释放点。即从边垄数分别20、15、10条垄为第一放蜂垄,之后分别每隔40、28、20条垄设一个放蜂垄,每个放蜂垄第一个释放点距地头20步,之后每隔40步为1个释放点。
3.4释放方法
在放蜂点选择1棵玉米,将蜂卡别或挂在中部叶片背面的叶脉上。
3.5注意事项
蜂卡送到后要及时释放到田间,遇小雨时可以释放,遇大雨时应将蜂卡存放在冷凉的地方,切勿与农药放在一起。
4防治效果调查
4.1玉米螟卵寄生率调查
在最后一次放蜂10天后,每块地随机采集玉米螟卵20~25块,放置培养皿内发育3天后,检查记载卵寄生情况,卵全部变黑的为寄生卵;要选择在放蜂区的上风头250米远的玉米田做对照,调查方法同放蜂区。
4.2防治效果及测产调查
在玉米收获前进行剖秆调查。按照棋盘式法,每块地取5点,每点调查20株,共调查100株。记载被害株数、活虫数量、虫孔数量,雌穗上部折秆、雌穗下部折秆、穗柄受害、秆受害株数。
5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玉米螟天敌技术的利用与推广逐渐走向正规,尽管如此,我国玉米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还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因此,宣传、普及和推广先进的、实用的、生物的玉米螟防治技术乃当务之急。所以要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机会,大力推广赤眼蜂玉米螟防治技术,以便早日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
作者简介:石会波,大专学历,研究方向: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