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丹
[摘 要]从关注学生学习新知前的静态学情起点出发,不断创设新的动态起点,引领学生在步步拾级而上中不断获得成功感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的学习始终处于动态生长中,让学生的发展始终处于动态上升中。教学中,从学生“愤悱”之处入手、发掘文本功能、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就可以铺设一个个新起点,达到一个个新高度。
[关键词]动态起点;动态生长;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69-01
在教学预设环节,我们教师往往会充分关注当前学生的备学状态,而后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相应的导学模块,以有效提高单位時间内学习的密度和效度。这种从学生真实起点出发,十分“接地气”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降低学生阅读感悟的难度,但有时也会忽视学生认知循序渐进的规律,始终以同一频率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附近共振,最终只会让课堂停留于某一层次而不能继续动态上升。
因此,我们的课堂应始于学生学习前夕静态的学情,但又不要被其所牵制,在有所铺垫以及充分融合之后,就应将我们的学习放置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让学生从一个个动态变化的新起点拾级而上,走向认知的新高度。
一、关注学生可能“愤悱”之处,设计由惑到释的缓坡路径
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我们的教学预设,需要密切关注学生阅读中的“愤悱”之处,通过化难为易、降低理解坡度的教学设计,带着他们一步步破解心中的疑惑,形成有自我色彩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
如五年级下册《水》这篇课文,教师往往将着眼点放在作者以苦写乐的衬托手法上,而学生的兴趣点则在谁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快乐这一点上。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这一实际,教师就会通过若干干旱的图片和新闻报道资料来试图补充学生对缺水的痛苦经验,以此来发出珍惜水资源的呼吁。这样近乎说教的教学与学生的思路是大不吻合的,也难以唤起学生内心的认同和接纳。因此,我们不妨从“乐”字入手,和学生一起去寻找作者的“乐”。由此,学生会发现,描写“雨中之乐”的句子较短,突出的是那份强烈的自由、忘乎所以的情感;而描写“冲凉之乐”的句子较长,更利于抒发内心细腻的感受。在这尽情“乐”谈之后,教师抛出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下雨和冲凉,作者却那么兴奋和满足呢?”这样带着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之中,他们会再次进入课文,很快就寻找到了这快乐之源是来自缺水之苦。
二、发掘文本内在范例功能,设计由表及里的盘旋路径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度远超对作者表达手法的兴趣。如何带着学生走进文本,不光关注语言内容,更关注表达形式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发掘文本内在的范例功能,让学生由表及里,逐步从对内容的关注走向对形式的探究、学习、内化、迁移。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学生往往会被两位教头之间的交锋所吸引,为林冲轻松打败了洪教头而拍手称快,而对于打斗时的动作描写却毫不在意。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先找出描写比武的句子,然后尝试着加以提炼,归纳出洪教头的“掂量一番、耍了一阵、猛敲一下”,林冲的“把棒一横、往后一退、抡起棒一扫”等动作,再让学生比较动词在“一”前和在“一”后,在表达上有什么区别,由此进入品词析句中,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寻找描写方法的兴趣。这样,学生步步为营,不断从新的起点起跳,在盘旋上升中轻松得到了成长。
三、遵循学生认知客观规律,设计人文关怀的温馨路径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虽然初具逻辑性,但仍以直观经验感受、直接体验认知为主体,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思维为辅。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遵循当下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引领学生从感性认识出发,逐步走向理性的分析思考。学生在由表及里、逐层深入中就能感受到源源不断的新信息,探究兴趣和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课时,我让学生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告诉大家:“杨红樱笔下的吴缅喜欢鲁滨孙的原因是什么?”我让他们迅速扣住中心句中的“聪明机智”“具有坚强毅力”“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探索者”“发明家”“善于创造性劳动”等词眼,并联系文中的具体事例如“种植粮食”“驯养山羊”“克服寂寞”等来加以论述,然后让他们再尝试着将这些内容联系起来完整地说一说。这样,文本中高度概括的文字逐步与具体的事例一一对应,使学生获得了更深刻的感悟,思维与表达的条理性在这温馨交流中也得到了扎实的训练和梳理。
赋予学生语文课堂学习不断更新的动态起点,学生的认知就会随着教师引导的深入逐步走向丰富和深刻。这样的循序渐进、不断收获的学习喜悦,将让他们的语文学习快乐着、动态生长着。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