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嵩
摘要:学风在广义上来说是高校的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和学习中无形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以及治学方法。狭义上对学风的定义就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习惯和气氛,这是学生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高校学风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37-01
学风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学校中学习的风气,学风的优劣对高校的建设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影响。学风在广义上来说是高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和学习中无形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以及治学方法。具有优良学风的高校学习环境中存在一种较为适合学术交流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中师生能够主动追求知识。狭义上定义学风,就是指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习惯和气氛,这是学生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
一、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教育为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技术人才,但是在高等教育不斷普及的进程中仍然浪费了许多的教育资源。许多在校大学生愿意把握在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为高校的学风建设贡献出一定的力量。但同时,还是有很多在校人员没能够意识到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行为习惯中仍然有许多与高校的优良学风建设相冲突的地方。
高校课堂上出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迟到、旷课、早退。这种行为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甚至出现在一些党员、学生干部的身上。这种现象在一些让学生感觉乏味和理论性较强的课堂上出现的频率较高,在教学纪律要求较强和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的课堂上出现得较少。另外一些学生对网络、社团等课外的活动有着过多地关注,从而忽略了学习的进程,在期末考试中挂科的现象十分多见。还有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不满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精神不满,并且会反映在课堂上。学生对个别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不认真、教学方法单一等教学问题不满意。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能动性,不能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内容。最严重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十分矛盾,感觉自己学习的压力很大,却又难以行动起来。自我控制能力极差,学习静不下心等不利于学习的心理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如果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思考出现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首先是个别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有着不劳而获的心理。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中没有目的性和目标性,学习时多了一些随意和放纵,没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其次是学校的一些不完善的政策也给学风建设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很多高校将“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学校在招收教师时重点考量的是科研能力。如果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研究课题,必然会缩减用于教学的准备时间。另外,随着高校扩招的进行,高校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招取了大量的年轻教师,有一些资历较浅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上经验不足,对高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了较为不好的影响。学校的学风建设体系有待完善,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全面育人的学习氛围尚未形成。
二、新时期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开展集体教育
思想直接指挥着学生的学习行动,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文化的教育,教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学生初入大学的殿堂时,就开始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想进行系统的培养,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扼杀在萌芽的状态。帮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结合现实的情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要充分利用两课的资源以及其他的思想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一次洗礼。
(二)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明白自己以后要走的道路。学校作出一些硬性的规定来督促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规定学生每天早上进行早读,晨练。学校也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在大学中对自己专业的好奇心。
(三)完善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
学校提出的每一项学术方针都不应该是独立的,而是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学校应该重视对学风制度的建设,由不同身份的校内人员参与制度制定,制度的内容大致为教师的教学规定、科研规定,学生学习的日常规范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的制度,能较好和较全面地建设学校的学风。
三、结语
学校的学风建设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的任务,而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改变,为自身发展、为学校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萌萌.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3):61-63.
[2]郑镇锋.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2):237-238.
[3]单连春.当代社会人生境界思想研究[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158.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