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信英
摘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说”,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说”。它的有效性在于学生不仅要“想说”“会说”,而且要“说得充分,说得深入”。但平日的课堂上,学生不想说也不会说。对此,笔者试从“基于学情,巧设问题,激发学生‘说的愿望”“紧扣文本特别处,精设问题,放缓节奏,让学生‘说得充分”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有效追问,让学生‘说得深入”三方面,结合优秀的课堂观摩及笔者的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说;充分;深入;学情;文本特别处;生成;追问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69
我们大多语文课堂的现状是:学生不想说,说不好,或是句子表达不完整,仅蹦几个词;或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较为独立的看法与见的。可见,语文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至关重要。
对此,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结合优秀的课堂观摩及笔者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践进行阐述:
一、基于学情,巧设问题,激发学生“说”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首先得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而什么样的话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可见,首先得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已知、未知、想知、疑点、难点,阅读状态、阅读水平、思维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生活经历等。学情了解越充分,教学起点定位就越准确,问题设计就越能“贴”着学生,学生“说”的愿望就越能被激发。而基于学情的教学问题的设计,可从“情”“奇”和“疑”三处着手。
1. 紧扣经典作品和学生生命成长之间的契合点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引发“说”的欲望。当然,这需要执教者不仅要了解学情,还要潜心研读文本;不仅要了解经典文本“写什么”“怎么写”两个问题,也要深入体察作家写作时的心境,了解文本“为什么写”的问题。因为这个“为什么写作”的问题恰恰能勾连起作家与孩子生命成长中的契合点,引发情感共鸣,激起表达欲望。例如,2013年的“浙派名师小说教学研讨”课上执教《父母的心》的程老师,他在着力解读文本“为什么写”时,设计两问:一是“作家川端康成,他很小时候,父母就离世了,他一生孤独,可他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节?”二是“如果是你,你被送出去了,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你会想什么?” 在这样的问题中,孩子的世界与川端康成的世界相遇,内心情感被唤醒,表达欲望被调动,学生的表达不再是人云亦云或“伪感动”“高大上”,而是真实而自然的内心的声音。
2. 巧设悬念,激起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说”的兴趣。例如小说教学中,在学生未接触文本之前,教师可先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然后让学生去猜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走向,这样的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能引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如《父母的心》一课的教学切入点就是抓住本文中富有波澜的“故事情节”,叙述该故事,在情节发展关键处停下,“面对高贵夫人领养他其中一个孩子的要求,他们是如何反应呢?”,然后让学生以猜读的方式一步步去猜测情节的发展走向,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注意力被吸引,此起彼伏,学生“说”的非常热烈。
3.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用学生所提问题来引导课堂教学,满足其探究知识的愿望。例如,笔者在《端午的鸭蛋》教学前,曾让学生对文本提出一些疑问,其中32人(共40人)疑问:题目是“端午的鸭蛋”,为什么又用大量笔墨写习俗,写高邮的鸭蛋?将学生的疑问呈现课堂中,与教师的教学产生共振,有效地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二、緊扣文本特别处,精设问题,放缓节奏,让学生‘说得充分”
让学生“说”得充分,也就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说”清楚、“说”透彻。要让学生“说”得充分,教师需能敏感地发现文本中一些意味丰富的“特别之处”,精设问题,放缓教学节奏,重磅敲击,深挖细掘,让学生充分地说、多角度地理解。
文本的特别之处,或是文本矛盾处,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中老王的似是而非的回答,“住那里多年了”,“家”与“住”之间的矛盾;或是文本模糊处,如《羚羊木雕》一文中奶奶的话“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样”指哪样的理解;或是文本空白处,如《变色龙》中警官“我早晚要收拾你!”警官为什么要这么说,他以后会收拾赫留金吗等等;甚至可以是文本的看似的“无疑处”,例如朱自清《背影》中“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此处的称谓,为什么是“我的儿子”而不是“他的孙子”等。
文本的诸多特别之处,正是蕴藏着丰富的意蕴与价值意义的所在,紧扣这些特别之处的问题思考,必然会给予学生丰富而多角度的思考,因为这些特别之处,带来的是各种“可能性”而不是“答案”。
但是,即便是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也会出现学生“有感无言”或“有感难言”的时候,此时,教师不能急于表达看法,要耐得住等待,受得住煎熬。因为学生的言语表达“受阻”之时,恰是提高学生“说”的能力的“瓶颈”所在。所以,教师须及时调整课堂进度,放缓教学节奏,力明“无言”“难言”之因。思考时间不够,给予充分的时间;“说”向不明,可细化要求,提供思考的角度;说”得不清,无法成句,可建议学生先写后说的形式整理思路;“说”得不够,及时肯定总结,搭建平台,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发现更广的世界等。
三、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有效追问,让学生“说”得深入
“追问”,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进一步发问,意图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直到达成目标为止。但“追问”并不意味教师对每个问题都不分巨细追问不止,(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的疲劳);也不是对某一学生追问不止(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甚至恐惧的心理);更不是千方百计把学生“诱导”到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理解上。高质量的“追问”,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得更深入。它讲究追问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性。
1. 及时捕捉课堂有价值的生成进行追问。语文课堂是预设也是生成的课堂。课堂中生成的内容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谓“有价值的生成”,应是在教学目标导向下的学生的有意义的自主建构。追问就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达成。例如,2012年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的“下阕”的解读,就是由课堂上学生的一个“发现”引起的:
(教师要求学生读词,然后在课堂笔记本上写阅读感受,共同分享)
师:刚才,老师发现一个同学很内秀,他虽然有很精彩的发现,却没有举手。现在,我们请他说一说。
生:我发现上阕辛弃疾是站在高高的北固亭上,下阕他却躲起来了。
师:躲到哪儿却了?
生:躲到历史故事中却了。
師:哪些故事呢?你能给大家讲讲吗?
当时,教师在课后反思中说:“学生的发现,打乱了我原本准备好的一大段过渡语,却为课堂平添了很多魅力”,下阕的学习,教师正是借学生的“发现”给出学习角度(即“追问”)——从学生讲的三个历史故事出发,然后学习“用典”的妙处,继而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这种及时捕捉课堂的有价值生成,步步追问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向深处,显然学生的“说”也越来越深入。
2. 因课因时灵活采用各种追问形式,或因果追问、发散追问、逆向追问,或改变角度、化整为零、问而不答巧搭桥梁等。如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时,学生对课文第一段中“清国留学生”带上引号表示不解,当时笔者没有马上作答,而是反问“对哦,那为什么第二段中的‘中国留学生没有带上双引号?”在同类比较中,学生发现了“清国留学生”引号的讽刺意味。这种“问而不答巧搭桥梁”的追问,将学生的问题作为桥梁,连接起另一处“风景”,在比较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深入地表达。
3. 有层次性的追问,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的“说”都有所提高。王益民老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他层层递进的“追问”很值得学习:
师:请你用一个字来领起全文,你觉得哪个字最切中要害?(生:“骗”字!)
师:被骗的人有哪些?(生:略)
师:就是这些人?【第一次追问,为下面的进一步追问设伏】(生:略)
师:……他们仅仅是受骗者吗?【第二次追问,拓宽了作品人物意义的丰富性】
生:安徒生为何安排一个小孩来揭穿谎言?【学生自主发现,或许也可视为“追问”?】
生:小孩比较容易说真话。
师: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吗?【第三次追问,开始走向作品深刻的价值意义】
可见,在王老师层层递进的追问中,学生完成了由“文本人物形象”到“作品意义”的思考与解读,学生的思考与发言在不断地朝着作品价值意义深化。
“听说读写”中“说”的能力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它虽没有专设的应试的等级评定,但却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一大体现。“想说”“说得充分”“说得深入”,这既是学生语文素养“听说读写”中“说”的不同发展层次的要求,也正是当今语文课堂对话三度(“温度”“广度”“深度”)特征的一种体现。基于学情的问题巧设、抓住文本的问题精设、捕捉生成的问题追问,这些以“学情为出发点”,“以文本为抓手”“以课堂生成为契机”的问题设计,正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课堂“主导”作用的体现,也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价值的课堂实践。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瑞安市塘下镇新华北街8号(新华中学) 3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