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玲
1924年,鲁迅的译文《苦闷的象征》在《晨报副刊》连载。几个月后,丰子恺的同名译文在《上海时报》连载。当时,鲁迅已是文学大师,而丰子恺不过初出茅庐。两位作者同时翻译同一著作,一时引起关注。丰子恺的学生季小波将两部译作逐一比较后认为,鲁迅的译文句子偏长,佶屈聱牙,读者很难理解。反观丰子恺的译文,通俗且有文采。季小波将自己的看法写信告诉鲁迅。在信中,他专门摘录一段译文作比较。收信后,魯迅给季小波回了一封长达三页的信,说:“我的译文确实没有丰子恺的易懂。毋庸置疑,这是我的缺点。”
此时,北新书局和上海商务印书馆分别准备尽快出版两位作者的译本。鲁迅请求北新书局暂缓发行,说:“若我的作品抢了先机,必然影响新人丰子恺作品的发行。”于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得以先出版了丰子恺的译本。得知事情原委后,丰子恺专程向鲁迅道谢。鲁迅却说:“这没什么,一部好作品完全可以有多种译本。我们要取长补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作为一位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的作家,鲁迅在面对新人时,展现的正是如水般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