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前不久,笔者听一位教師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触摸春天》,以下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片段。
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张望。”):她为什么“张望”?她在“张望”什么?蝴蝶会飞到哪里?安静渴望去哪里?(教室里一片沉寂,教师不得不提示学生:“蝴蝶会飞到哪里呢?”)
生1:花园。
师:还有呢?
生2:草原。
师:安静是不是也想去看看呢?(学生一脸茫然。)同桌交流讨论,蝴蝶会飞到哪里?安静心中想到哪里去?她仰着脸时心里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并没有新的发现,教师只得再次启发学生:“蝴蝶飞到花丛中,安静特别想看到什么?”)
生3:蝴蝶飞到花丛中,安静特别想看到五颜六色的鲜花。
师:对呀,她是多么想看到美丽的春天啊!蝴蝶还会飞到哪里?
生4:蝴蝶飞到校园里,安静就特别想去上学,学习知识,为祖国做贡献。
师:是啊,安静也想去校园里学习,为祖国做贡献,成为有用的人。我们课后还可以收集一些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
……
课后,笔者问执教教师为什么会设计上述问题,并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这名教师说,这样设计是想让学生知道,安静想到很多地方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缤纷多彩。笔者恍然大悟,这节课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学生学力不足的问题,更有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到位的问题。相比之下,后者的问题更突出,更严重,因为如果遇到学力更强的班级,教师基于这种思想所做出的设计,必然让教学失之于浅。
《触摸春天》这篇文章可以做出怎样的解读?笔者仅围绕上述教学环节展开分析。
首先,联系下文我们知道,安静这时的“张望”是有内心活动的——“这只蝴蝶在她生命中划过一道弧线,诉说着飞翔的概念。”“弧线”和“飞翔的概念”展示了安静此时的内心轨迹。在安静八岁的人生中,她第一次拢住了一只蝴蝶,内心是多么兴奋和激动啊!“张望”表现出安静对蝴蝶的喜爱和留恋,也表现出安静心中想象的蝴蝶飞走时的画面。当她放开蝴蝶仰头张望时,心中或许由对小动物的留恋,衍生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由触摸生命的律动,衍生出了对生命的热爱;由对飞翔的认识,衍生出对飞翔的向往。此时,在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里,她已追随着蝴蝶飞舞的轨迹,感受到了飞翔的快乐,人生的美好。
其次,我们联系课文最后一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来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盲童安静凭借着“神奇的灵性”“拢”住了一只蝴蝶,然后又“放”走了它。“拢”和“放”这两个极其普通的动词,准确地传达出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在这样一个极其偶然的过程中,安静的内心世界丰富起来,缤纷起来。这个缤纷的世界里有浓郁的花香,温润的花朵,扑腾的蝴蝶,飞翔的弧线……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正是安静整天在花园中留恋时所嗅到的、触摸到的、想象到的。不过,在此之前,这些是零散的,它们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而这个偶然的机会把一切都联系起来了,其联结点是——对生命的热爱。是的,正是因为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不弃,安静才有幸体验到了世界的丰富多彩。透过安静的内心世界,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更直白地讲,作者想借助安静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基于这样的解读,笔者认为这个环节应该着力探寻安静的内心想法,体会她的“缤纷世界”。教学内容可以这样设计: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在蝴蝶飞走后,盲童安静仰头张望的时候,她会想些什么呢?”随后,小组交流,相互启发,感受此时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体会正是因为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安静才创造出了缤纷多彩的内心世界。最后,顺理成章地从文本最后一句话中分析出生命的真谛。
(作者单位:老河口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