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雨
摘要:印度,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故事丰富,底蕴深厚,印度人民创作了许多寓言、故事,流传民间,影响深广。《西游记》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其地点便是天竺,即今天的印度,潜在的文化交流以佛学形式呈现,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清流、分支、交汇、碰撞,文化的渗透与反差是相互的,本文就印度“最初的诗”《罗摩衍那》与中国小说的渊源展开浅陋的分析。
关键词:季羡林 《西游记》 《罗摩衍那》 文化源流
中图分类号:I20;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05-01
一、《<西游記>里的印度成分》摘要
季羡林在《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其中一篇《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提到《罗摩衍那》与中国其他小说的联系,例如罗摩类似《水浒传》中的宋江、罗什曼那类似李逵;《西游记》神猴孙悟空是哈奴曼在中国的化身等。他在这本书另一篇《<西游记>里的印度成分》中,就提到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外来成分,在这篇文章中季羡林先生主要列举了一些《西游记》源自印度的例子:(1)《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二中高僧末阐提同恶龙斗法的故事与《西游记》东海龙王。(2)《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九僧魔斗法,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3)《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佛和恶龙斗法同《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二郎神变化斗法的故事。
二、《罗摩衍那》与《西游记》间的关系
季羡林先生在《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这本书中数次提到《罗摩衍那》与《西游记》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这两部成书时间相距一千多年,但作品中某些内容是存在渊源关系的。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孙悟空的形象与哈奴曼的渊源
季羡林先生认为孙悟空既受到《罗摩衍那》中哈奴曼的影响,又受到国产无支祁的影响。在两部书中,不管是哈奴曼还是孙悟空,二者都是猴子形象,都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哈奴曼为了治好罗摩的伤,用手把山托到面前,又托回去。而孙悟空大闹天宫连玉帝都降伏不了,可见也是本领非凡。性格上二者也都忠诚勇敢,哈奴曼忠于自己的主子,孙悟空忠于唐僧。
正如季羡林先生在书中所说:博览群书的吴承恩很有可能从《罗摩衍那》中吸收了哈努曼的形象特点来塑造孙悟空,把印度神猴与中国的无支祁结合起来,再加以幻想润饰、创造发展,塑造成了孙悟空这样一个勇敢大胆、生动活泼、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艺术形象。
(二)情节的相似性
除了季羡林先生所列举的一些《西游记》与印度佛教宗卷中情节相似的例子,笔者发现《西游记》情节与《罗摩衍那》中也有相似的地方。
在《罗摩衍那》中哈奴曼遇女妖张着血盆大口,哈奴曼变得出奇的小,钻进了她张开着的大嘴。女妖合上了嘴,以为把哈奴曼吃掉了。谁知哈奴曼钻到她的肚子里,把她的内脏弄碎。在《西游记》里也存在钻进对方肚子里的情节:唐僧四人过火焰山时受阻,为了灭火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的过程中,孙悟空也曾化作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此外,黄眉大王设小雷音寺,孙悟空也变做西瓜,黄眉大王啃瓜时,孙悟空变小钻进了他肚子里面。
(三)女性贞洁——金圣宫和悉多
金圣宫被妖怪赛太岁抢走三年,多亏了紫阳真人送的彩衣,以致赛太岁只要一碰金圣宫就手疼,护住了贞洁。也正因为金圣宫未失贞洁,才能与国王重修于好,否则很难与国王复合。像满堂娇侍二夫,最后只得烈死,令人心疼。贞洁问题在宋明以前还算是比较开放的。到了宋代,朱熹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宋明理学的兴盛,让女子的贞洁之风也兴盛起来。《西游记》金圣宫、满堂娇此类描写女子的贞洁,不仅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罗摩衍那》的影响,金圣宫与悉多是有渊源的。
在《罗摩衍那》中,也十分注重女子的贞洁。虽然魔王已死,但是罗摩怀疑悉多是否还保持着贞节之身,忠贞的悉多选择自焚,最后火神证明了悉多的清白,二人和好。但后来罗摩听到流言蜚语,误认为悉多失贞,甚至把怀孕的悉多遗弃在山林。这反映出印度很注重贞洁观念。
古代的印度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不管是婆罗门教还是印度教,都十分强调女性贞洁问题。印度教还规定“火葬殉夫”,如果寡妇不殉夫,则视为不忠贞。印度对女性贞洁问题的重视也影响到《罗摩衍那》中的悉多,从而影响《西游记》金圣宫、满堂娇等女性。不论是《西游记》中的满堂娇死亡的悲剧,还是《罗摩衍那》悉多被弃的悲剧,不可否认,都是所谓女性贞洁问题导致的悲剧,贞节何处是归乡?我们期待着社会的成熟和理性,那时贞节将不再是一个困扰人们的问题,而是显露出它原来的本意,当它不再是一种残忍的限定,而是让人们在顺畅的呼吸中,自由而谨慎地把握自己的身体与灵魂,那时我们才不会再感到贞洁枷锁的沉重,生命之河才能无拘无束自在流淌。
三、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罗摩衍那》与《西游记》有很多渊源影响:哈奴曼和孙悟空、二者的情节、女性贞洁问题等,我们应当承认历史上印度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就像《罗摩衍那》等印度文化对《西游记》的渊源影响,这种承认不是否定中国文学的悠久文化成果,相反,笔者认为更多的是有目的地吸收借鉴印度文化的精华,来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羡林.《西游记》与《罗摩衍那》——读书札记[J].文学遗产,1981(3):29.
[2]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 萧兵.无支祁哈奴曼孙悟空通考[J].文学评论,1982(5):66-82.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