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江湖

2017-05-31 08:48晓凡
少林与太极 2017年5期
关键词:习武羊头侠客

晓凡

有人心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广,人心杂,春风吹,春意融。智者审时度势,择顺境而居,平凡而又渺小的我们则不断寻找着自己可以栖身的江湖。在武郎中的微信里,我结识潘老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段缘分带我进入了另一个江湖。第一次来沛见老师的时候,是在汉城古建筑群落里,六合堂总部静静坐落于此。准确地说,在少有的几句交流后,他便让弟子们表演金刚八式给我看,孔武有力的动作,大开大合的洒脱,使人瞬间感到气势磅礴。王跃珠大姐花甲之年却结实强壮的体魄,让我心生艳羡之情。潘老师则是一位身材中等、肩背浑圆、体魄强壮的习武之人,之前收到他寄送的签名书时,他的字体潇洒大气,透着一股子灵秀。

2016年冬,我经历了人生中一段黑暗难熬的低谷期。当时身体状况非常糟糕,从头到脚的无力感终日包围着我,日常工作对于我来说变成了严重超载的负荷。每况愈下的身体也让我的情绪跌落谷底,一团巨大的乌云笼罩着我的生活。我四处寻医问药无果之时的一次沮丧的发圈,意外收到潘老师回复。他说:“来六合堂练功吧,六合功夫会让你满意的。”那时我的心里还是不以为然,总觉得这位整日舞刀弄棍的师傅太过刚猛不适合我,但我已无它选,抱着试试的心态来沛。第一次练武之后我有些许失望,因为我并没有直接感受到身体状况有什么好转。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回家坚持了十余天,这时我感到自己有些许的力气和食欲了,我喜出望外,开始跟着潘老师更加坚定的练起武来。

老师常说“以拳悟道”,以医理明拳理,习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行为,更是对内心的领悟和对思想的提升,所谓明心见性。两个月后,我的体重增加了4.5公斤,好气色和精神头儿又重新回归我的生活,这是我当初万万没想有到的。在习武的过程中,时不时与老师进行的攀谈更是对我影响甚远。他像一位侠客,粗旷不拘小节;像一位良师,执教认真,一丝不苟;更像一位益友,言谈间饱含阴阳之道,使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变得通透不少。老师拳法精湛,为人却低调随和。在仅有的两次拜访中,我能感觉到潘老师那时正在经历着什么,他的情绪明显有些无奈和低落。之前我只觉得他是来去如风、快意江湖的侠客,可是见识了他无比感性和细腻的一面后,我有了很深的感触:潘老师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着忧愁和烦恼,只不过这些都被他练武时散发的夺目光彩所掩盖,旁人只看到他光鲜的一面,但他背后也有很多的忧愁与无奈。

我和潘老师有时也会小聚一下。自古英雄大多都是喝酒吃肉的,潘老师生性豪放洒脱,常去的餐馆大多都保留着“原生态”的韵味,低矮的民房、简朴的桌椅似乎和食客们给出的高评价不符。潘老师大手一挥:“上羊头”,便自顾自地坐下。就在硕大又散发腥气的羊头几乎令我无从下嘴之时,无意间看到老师已在寥寥几口中将羊头大快朵颐,我不禁心中暗想:老师若是生在宋朝,想必也是绿林好汉之一吧。细想看,老师的为人也许就和这小餐馆的气质一样,没有精心装饰的粉雕玉器,但是从内到外都散发着值得人信赖的气质。在之后的几次小酌时我们还聊过许多,从他到我,从古至今,从扶摇若鹏到社会现状。老师说在追求快餐文化和金钱的现代,传统武术正逐渐衰退,他想过通过传统武术商业合作来谋取更好的发展。《逍遥游》里这样说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外界的环境嘈杂而动荡,习武也许是一条连自己都会有所怀疑的道路,但是在我眼中,传统武术的独特在于它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修身养性,它的珍貴更在于它的纯粹。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儿,武术都会用博大精深的包容精神接纳你、感化你,让你置身其中收获快乐和健康。就像《逍遥游》里所说,比顺应天地万物之性更重要的是驾驭六气之辩,武术不需要太多灯红酒绿商业气息的污染,为国粹保留块净土,也为自己保持一份洒脱,不让世俗成为羁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希望能静心修炼从武林高手成就为一代宗师,自由穿梭于山水之间。

很多人问江湖在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感谢每次际遇带给我的精彩体验。我在的江湖不那么险恶,高楼不多,客栈更少,因此我格外珍惜每一次的遇见。潘老师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领略到了功夫江湖竟然会如此温暖。愿你诸事顺遂,平安喜乐,我的潘老师。

猜你喜欢
习武羊头侠客
侠客的踪影
挂羊头卖狗肉
探析木兰秋狝
侠客
五柳肚丝与红烧羊头
伊斯坦布尔的两只羊头
冬至“熬羊头”
战争纪念馆(外一首)
20年的侠客梦!
王宝强幼年习武照曝光 苦练一字腿鹰爪功